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看不见也 ,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
2.(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所到的鸟叫声很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3.(2023四上·三河月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 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4.(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 。它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5.(2023四上·三河月考)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弓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 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二、选择题。(20分)
6.(2023四上·三河月考)古代战土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的传声速度比空气的传声速度快
C.通过地面听到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
7.(2023四上·三河月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这句话中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是( )。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8.(2019四上·余杭期末)将皮筋绷在支架上,将皮筋按压到一定程度后放手,皮筋发声。下列三组实验中,能证明“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是( )。
A. B. C.
9.(2023四上·三河月考)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时常用的仪器,医生借助听诊器能够清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 )。
A.听诊器头的薄膜能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诊器的听筒能聚集声音
B.听诊器周边的空气振动传到了医生的耳朵里
C.接触听诊器的那只手将声音传递给了医生
10.(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钢尺没有振动
C.用力程度还不够
11.(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弹吉他时,( )振动,我们听到了乐声。
A.手 B.吉他弦 C.吉他
12.(2023四上·三河月考) 一般来说,爸爸的声音与女儿的声音相比较,( )。
A.爸爸的声音低 B.女儿的声音低 C.女儿的音高低
13.(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用木锤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 )。
A.① B.② C.③
14.(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 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 )。
A.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敲击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15.(2023四上·三河月考)下列现象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
三、判断题。(20分)
16.(2023四上·三河月考)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
17.(2023四上·三河月考)汽车的鸣笛声很响,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 )
18.(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击打后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 )
19.(2023四上·三河月考)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20.(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伸出桌面的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
21.(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22.(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物质。( )
23.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24.(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
25.(2023四上·三河月考)物体只要受到力,就会发出声音。( )
四、连线题(12分)
26.(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五、下面是耳朵的结构图,请将各部分的名称写出来。(6分)
27.(2023四上·三河月考)
六、简答题。(16分)
28.(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可以用哪些词汇来进行描述 请写出6个。
29.(2023四上·三河月考)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30.(2023四上·三河月考)宇航员在太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听到外边的声音吗 为什么 (6分)
七、实验探究。(12分)
31.(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是小科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模拟实验,请完成下题。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2)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碎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3)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气球皮 上的(填“音叉”、“杯子”或”空气”)。
(4)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近,碎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摸不着;信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信息。
2.【答案】动听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我们所听到的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3.【答案】轻重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答案】声带;高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它越紧,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5.【答案】介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介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介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要快。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是人为发出的声音,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声音的强弱和振幅关系,因此要探究支架的跨距要相同,振动的幅度不同,C符合题意。
9.【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弯曲钢尺之后,钢尺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发生振动,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弹吉他时,吉他弦振动,我们才能听到乐声,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爸爸的声音与女儿的声音相比较,爸爸的声音比较低,女儿的音高比较高。这是因为我们的声带不同,男生的声带比较粗,所以发出来的声音比较低,女生的声带比较细,发出的声音比较高。
1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编钟时,编钟由于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这探究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1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妈妈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与液体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液体传播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 C。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式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题目说法正确.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充满声音,有的声音很悦耳,有的声音很刺耳,汽车鸣笛声很响,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题目说法正确.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用击打后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因为音差被击打后会振动,振动会传到水面,引起水面荡起的水波。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当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气球皮越薄,实验现象越明显。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题目说法正确。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用力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用力小,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题目说法错误。
23.【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当橡皮筋绷得紧时,声音高。当橡皮筋绷得松时,声音低。
【分析】本题考查橡皮筋松紧的声音。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题目说法错误。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力,如果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才会发出声音。题目说法错误。
26.【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钢琴、抓挠桌面、敲击铝片琴,都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揉搓皮筋、拉伸皮筋,按压鼓面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27.【答案】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觉神经⑥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
28.【答案】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9.【答案】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30.【答案】不能。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因此,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不能听到声音。
31.【答案】(1)鼓膜;振动
(2)强;答
(3)空气
(4)近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3)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纸屑的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小科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沙子等轻小的物体来替代。
(4)声音的高低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较近时,物体振动得越快。
1 / 1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看不见也 ,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
【答案】摸不着;信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信息。
2.(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所到的鸟叫声很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答案】动听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我们所听到的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3.(2023四上·三河月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 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答案】轻重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 。它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答案】声带;高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它越紧,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5.(2023四上·三河月考)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弓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 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答案】介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介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介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二、选择题。(20分)
6.(2023四上·三河月考)古代战土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的传声速度比空气的传声速度快
C.通过地面听到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要快。故选B。
7.(2023四上·三河月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这句话中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是( )。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是人为发出的声音,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C。
8.(2019四上·余杭期末)将皮筋绷在支架上,将皮筋按压到一定程度后放手,皮筋发声。下列三组实验中,能证明“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声音的强弱和振幅关系,因此要探究支架的跨距要相同,振动的幅度不同,C符合题意。
9.(2023四上·三河月考)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时常用的仪器,医生借助听诊器能够清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 )。
A.听诊器头的薄膜能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诊器的听筒能聚集声音
B.听诊器周边的空气振动传到了医生的耳朵里
C.接触听诊器的那只手将声音传递给了医生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故选A。
10.(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钢尺没有振动
C.用力程度还不够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弯曲钢尺之后,钢尺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发生振动,故选B。
11.(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弹吉他时,( )振动,我们听到了乐声。
A.手 B.吉他弦 C.吉他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弹吉他时,吉他弦振动,我们才能听到乐声,故选B。
12.(2023四上·三河月考) 一般来说,爸爸的声音与女儿的声音相比较,( )。
A.爸爸的声音低 B.女儿的声音低 C.女儿的音高低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爸爸的声音与女儿的声音相比较,爸爸的声音比较低,女儿的音高比较高。这是因为我们的声带不同,男生的声带比较粗,所以发出来的声音比较低,女生的声带比较细,发出的声音比较高。
13.(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用木锤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编钟时,编钟由于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选C。
14.(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 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 )。
A.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敲击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这探究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15.(2023四上·三河月考)下列现象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妈妈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与液体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液体传播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 C。
三、判断题。(20分)
16.(2023四上·三河月考)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式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题目说法正确.
17.(2023四上·三河月考)汽车的鸣笛声很响,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充满声音,有的声音很悦耳,有的声音很刺耳,汽车鸣笛声很响,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会觉得比较刺耳。题目说法正确.
18.(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击打后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用击打后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因为音差被击打后会振动,振动会传到水面,引起水面荡起的水波。题目说法正确.
19.(2023四上·三河月考)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当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气球皮越薄,实验现象越明显。题目说法错误。
20.(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伸出桌面的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题目说法正确。
21.(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用力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用力小,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题目说法正确。
22.(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物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题目说法错误。
23.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当橡皮筋绷得紧时,声音高。当橡皮筋绷得松时,声音低。
【分析】本题考查橡皮筋松紧的声音。
24.(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题目说法错误。
25.(2023四上·三河月考)物体只要受到力,就会发出声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力,如果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才会发出声音。题目说法错误。
四、连线题(12分)
26.(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钢琴、抓挠桌面、敲击铝片琴,都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揉搓皮筋、拉伸皮筋,按压鼓面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五、下面是耳朵的结构图,请将各部分的名称写出来。(6分)
27.(2023四上·三河月考)
【答案】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觉神经⑥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
六、简答题。(16分)
28.(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可以用哪些词汇来进行描述 请写出6个。
【答案】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9.(2023四上·三河月考)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答案】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30.(2023四上·三河月考)宇航员在太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听到外边的声音吗 为什么 (6分)
【答案】不能。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因此,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不能听到声音。
七、实验探究。(12分)
31.(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是小科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模拟实验,请完成下题。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2)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碎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3)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气球皮 上的(填“音叉”、“杯子”或”空气”)。
(4)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近,碎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时。
【答案】(1)鼓膜;振动
(2)强;答
(3)空气
(4)近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3)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纸屑的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小科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沙子等轻小的物体来替代。
(4)声音的高低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较近时,物体振动得越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