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情表》《项脊轩志》课后训练(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陈情表》《项脊轩志》课后训练(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19: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情表
项脊轩志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C.大类女郎也 类:像。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落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今已亭亭如盖矣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李密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要“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①                    ,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    )希望获得启示,(    )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    )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②                    。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    )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写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③                    ,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5.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从而  即使  但
B.不仅  也  从而  即使  但
C.不仅  也  因而  虽然  但
D.既   又  因而  虽然  但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①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纟卢②,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姁(xǔ)姁:温和的样子。②缉纟卢(lú):将麻析成缕再搓成线。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B.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C.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D.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妣,已故的母亲。古代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
B.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后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C.正德,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聘,指订婚或女子出嫁。本文中表示女子出嫁意思的还有“来归”。
10.下列说法与原文所述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母亲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所以感到很累,有位老婆婆端了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让母亲喝。喝了以后,母亲就不会说话了。
B.母亲去世以后,家中人请画工为母亲画遗像,家中人就让画工照着作者和淑静画,因为他们和母亲很相像。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D.“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的痛苦心情。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2)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12.文中母亲“勤于操劳”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
情表
项脊轩志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C.大类女郎也 类:像。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落下。
答案D
解析D项,薄:迫近。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答案B
解析A项,用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可译为“我”。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介词,因为。D项,副词,总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今已亭亭如盖矣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答案C
解析A项,古义指不能走路;今义指不可以。B项,古义指辛酸悲苦;今义指辛劳苦累。C项,形容高耸,古今同义。D项,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说给人,使人知道。
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李密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答案示例老人痛苦无奈的呻吟,官吏急切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解析可以从文章中作者的申告、祖母的呻吟、官吏的呵斥等角度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要“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①                    ,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    )希望获得启示,(    )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    )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②                    。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    )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写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③                    ,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5.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从而  即使  但
B.不仅  也  从而  即使  但
C.不仅  也  因而  虽然  但
D.既   又  因而  虽然  但
答案B
解析“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文中强调“情感”,故“希望获得启示”和“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应为递进关系,排除A、D两项;文中“成为健全的人”是阅读的目的,应用“从而”,排除C项。文中“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是一种假设,应用“即使……但……”。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写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参考答案:①更应当求“真” ②人们仍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③有时可以直抒胸臆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①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纟卢②,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姁(xǔ)姁:温和的样子。②缉纟卢(lú):将麻析成缕再搓成线。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B.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C.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D.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答案B
解析“入学”作“(有光)与从兄有嘉”的谓语,所以“入”前不能断开,排除C项;“意恋恋”作“有光”的谓语,“意”前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妣,已故的母亲。古代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
B.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后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C.正德,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聘,指订婚或女子出嫁。本文中表示女子出嫁意思的还有“来归”。
答案C
解析“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有误,一个皇帝在位可以使用多个年号,且不重叠。基本上明清两朝的皇帝是一个皇帝终生只用一个年号,之前的皇帝很多都有多个年号。
10.下列说法与原文所述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母亲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所以感到很累,有位老婆婆端了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让母亲喝。喝了以后,母亲就不会说话了。
B.母亲去世以后,家中人请画工为母亲画遗像,家中人就让画工照着作者和淑静画,因为他们和母亲很相像。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D.“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的痛苦心情。
答案D
解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分析有误。这一句是“从婚事方面来说明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2)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参考答案:(1)(平时)对待僮仆们很宽厚,即使责打了他们,他们也都不忍在背后说难听的话。
(2)先母半夜睡醒,督促我小声诵读《孝经》,如果我能熟练地、一字不错地背下来,(母亲)就十分高兴。
12.文中母亲“勤于操劳”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①回到吴家桥的娘家就做棉花活;②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④缝缝补补一刻不停,每间房里都整齐清洁。
参考译文亡母周孺人,在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夫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时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口气喝完,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
先母名桂,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崇尚简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与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鬟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每间房里都整齐清洁。(平时)对待僮仆们很宽厚,即使责打了他们,他们也都不忍在背后说难听的话。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次遇到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半夜睡醒,督促我小声诵读《孝经》,如果我能熟练地、一字不错地背下来,(母亲)就十分高兴。
先母过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过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聘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就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吗!天啊 多么悲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