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硿硿焉 微波入焉
B.今以钟磬置水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不知其浅深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殆与余同 独与迈乘小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石之铿然有声者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得双石于潭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而大声发于水上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释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 。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② 。坎坷的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创作出了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③ ,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5.下面文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推断问题。
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必定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所感动,而心向往之。而现代的中学生用大数据分析古诗词也一定能培养其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的诗词来说,中学生只要认真品读其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就能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到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这不是比把诗词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①读者阅读诗歌,不一定会被作者的人格及人生境界所感动。
②
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 ,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 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 ,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 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笔走龙蛇 虚张声势 显达 随遇而安
B.笔走龙蛇 矫揉造作 显赫 随波逐流
C.行云流水 矫揉造作 显赫 随遇而安
D.行云流水 虚张声势 显达 随波逐流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陶渊明只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B.无怪乎在古今诗词中,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C.无怪乎在古今诗词中,陶渊明只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D.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其加以修改。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祐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世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门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的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这里是说杭州百姓为苏轼立生祠,表达对苏轼的感激之情。
D.建中靖国,宋徽宗的年号,用来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则是干支纪年法,古代专用来纪年。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把书上知识传授给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数次在杭州任职,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
C.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他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
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13.本文有多处记述了苏轼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实际做法,请简要概括。
石钟山记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硿硿焉 微波入焉
B.今以钟磬置水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不知其浅深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殆与余同 独与迈乘小舟
答案D
解析A项,相当于“然”/兼词,相当于“于此”。B项,介词,把/介词,用。C项,代词,指“石穴罅”/代词,指“其中的”。D项,均为连词,和。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石之铿然有声者
答案B
解析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①天空中,②属性词,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A项,都是“认为”的意思。C项,都是“清脆悠扬”的意思。D项,都是“形容声音响亮有力”的意思。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得双石于潭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而大声发于水上
答案D
解析D项和题干中的句子的句式都是介词结构后置。A项,宾语前置。B项,判断句。C项,定语后置。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释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 。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② 。坎坷的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创作出了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③ ,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①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②成为他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③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①处,结合“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释等各种思想的影响”“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等分析,此处主要讲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②处,结合“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分析,此处主要讲成为他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③处,结合“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分析,此处主要讲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5.下面文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推断问题。
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必定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所感动,而心向往之。而现代的中学生用大数据分析古诗词也一定能培养其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的诗词来说,中学生只要认真品读其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就能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到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这不是比把诗词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①读者阅读诗歌,不一定会被作者的人格及人生境界所感动。
②
③
参考答案:②中学生用大数据分析古诗词不一定能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③中学生认真品读苏轼的艺术作品不一定能感受到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而现代的中学生用大数据分析古诗词也一定能培养其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拿苏轼的诗词来说,中学生只要认真品读其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就能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到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或然”,不是“必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 ,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 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 ,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 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笔走龙蛇 虚张声势 显达 随遇而安
B.笔走龙蛇 矫揉造作 显赫 随波逐流
C.行云流水 矫揉造作 显赫 随遇而安
D.行云流水 虚张声势 显达 随波逐流
答案C
解析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结合“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分析,语境主要讲创作,应选“行云流水”。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结合“反对”“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分析,应选“矫揉造作”。显达:指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结合“终唐之世,陶诗并不”“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分析,主语为“陶诗”,应选“显赫”。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结合“‘乐观’情绪”分析,应选“随遇而安”。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陶渊明只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B.无怪乎在古今诗词中,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C.无怪乎在古今诗词中,陶渊明只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D.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答案D
解析结合后文“终唐之世,陶诗并不 ,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可见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应当是陶渊明及其诗歌。A项,不合逻辑,前面说“古今诗人中”,后面又说诗句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且“陶渊明只有的”表述不合习惯。B项,不合逻辑,前面说“古今诗词中”,后面又说陶渊明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C项,“陶渊明只有的”表述不合习惯。故选D项。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其加以修改。
参考答案: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解析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陶诗”应该放在“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的前面;二是成分残缺,应在“看作人生的真谛”前加“把它”。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祐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答案C
解析“呼”的对象是“卒长”,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急”补充“事”,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虽禁军且为我尽力”,意思是“你们虽是禁军,姑且为我尽力”,语意联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涂潦”作“不避”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故选C项。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世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门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的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这里是说杭州百姓为苏轼立生祠,表达对苏轼的感激之情。
D.建中靖国,宋徽宗的年号,用来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则是干支纪年法,古代专用来纪年。
答案D
解析D项,“古代专用来纪年”错误,干支在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纪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把书上知识传授给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数次在杭州任职,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
C.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他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
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答案B
解析B项,“数次”错误,苏轼在杭州任职两次,从“再莅杭”可以看出来;“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错,坝堰闸门还用来排泄湖水。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参考答案:(1)苏轼在堤上搭建小屋居住,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2)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却不敢说,用诗来讽谏,希望有益于国家。
解析(1)庐:名词用作动词,搭建小屋。分堵:分段。卒:最终。全:保全。(2)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用。庶:希望。
13.本文有多处记述了苏轼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实际做法,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苏轼访察关中利弊,为百姓、衙役减少损失。②苏轼在徐州任上解除黄河水患,保全徐州百姓。③苏轼在杭州任上,修建“苏公堤”。
解析“治国”就是治理好国家,“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从文中找出体现苏轼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实际做法,简要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要输送南山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要经过砥柱险处,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水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人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 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又把富人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那些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没有被淹没的城墙仅有三版。苏轼在堤上搭建小屋居住,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却不敢说,用诗来讽谏,希望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是诽谤皇帝的,(将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任命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疏浚,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容纳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容纳湖水,就疏通这两条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湖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在堤上种了木芙蓉、杨柳,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的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为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