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九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天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天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天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天。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明清时期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取代。
C.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契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后来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命题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答案:D
解析:A项,“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错误,材料一第2段说“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可见并非都“发展”。B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1段中“‘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可知,选项有两个问题,一是扩大范围,把《说文解字》换成“古代辞书”,二是把文中“可以理解为”偷换成“被……取代”。C项,“‘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契合孔子的观点”错误,材料二第2段说的是“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答案:B
解析:B项,“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原文说的是“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见“三年之丧”是古代礼制,并非孔子提出来的,他只是对这一礼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上天为每一个人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答案:C
解析:A项说的是“真理”和“安宁”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二“孝”的论据。B项,表达的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孝”无关。D项,材料二中虽然提到了与父子有关的内容,但“‘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才是论述重点,D项中孝顺父母宗亲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作为论据。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5.对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①“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②但教学中偏重继承,限制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又有局限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鸭的喜剧
鲁 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①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子②。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
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③”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选自《鲁迅全集》)
注①爱罗先珂(1889—1952),俄国诗人,童话作家。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曾先后到过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地。1921年在日本因参加“五一”游行被驱逐出境。后辗转来到我国。②科斗子:小蝌蚪。③俄罗斯母亲: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爱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中“我”引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意在表明“我”不认同爱罗先珂对现实的感受。
B.作者描写爱罗先珂外貌,突出他独自靠在卧榻上眉头微蹙的特征,妙笔传神,勾勒出一个思想者的形象。
C.爱罗先珂主张自食其力,劝友人种白菜,养各种动物,寄托了他期盼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
D.作品善于摹声摹形,用“咻咻的叫”写小鸭,以“满院飞跑”绘小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生灵的活泼可爱。
答案:A
解析:A项,由文中“这应该是真实的”可知,“我”不是不认同,但因为住得久了,已经习惯了,所以没有感觉到罢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带有纪实性色彩,情节曲折生动,明快而又深沉,在饶有情趣的生活小事中含有深意。
B.小说细节相当丰富,而且富有表现力。如盲诗人在夏夜里独自在卧榻上怀想缅甸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
C.小说运用了象征手法,许多地方有象征意义。“沙漠”是社会现实的象征,而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这也可以理解为不只是指自然气候,而是含有双关意义,即也隐喻着社会。
D.作品看似“喜剧”,却隐含悲剧色彩,爱罗先珂想排遣寂寞却始终未能如愿,意味着他温情博爱的社会理想难以实现。
答案:A
解析:A项,“情节曲折生动”有误,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散文特色,细腻温婉,情节性不强。
8.请简要概括爱罗先珂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童心未泯。为了摆脱心灵的寂寞,他买来蝌蚪,在院子水池里养育未来的“池沼的音乐家”。②喜好天籁。他双目失明,却能凭心灵与听觉来感知天籁,迷恋缅甸夏夜蛇鸣虫唱的神奇。③温和善良。与仲密一家和睦相处,与孩子们亲密无间,甚至将爱倾注在可爱的小生灵上。
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文中对爱罗先珂的描写,比如为了摆脱心灵的寂寞,他买来蝌蚪,想培养“池沼的音乐家”,说明他童心未泯;他十分迷恋缅甸夏夜蛇鸣虫唱的声音,说明他喜爱大自然的声音;劝仲密夫人养各种动物,与仲密一家和谐相处,说明他善良温和等。
9.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鉴赏。(6分)
参考答案:①遍地音乐的缅甸之夜的生意盎然,反衬出“连蛙鸣也没有”的北京夏夜的寂寞荒凉;②“我”因习以为常对环境感觉的迟钝,反衬出盲诗人的敏感;③对“俄罗斯母亲”的渴念,反衬出盲诗人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和失望;④鸭子在“沙漠”上的叫声,反衬出比无声更“寂寞”的世界。
解析:反衬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了解了反衬的特点,便于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知此道乎 ”帝曰:“尧、舜岂不知 ”公著曰:“尧、舜虽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豫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选自《宋史·吕公著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答案:B
解析:动词“幽”的宾语是“其主”,在“其主”后断开,排除A、C两项;动词“得”的宾语为“人”,应在“人”后断开,排除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封驳,意为封还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所以“释老”泛指佛教。
D.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答案:C
解析:C项,“释老,指释迦牟尼”解说有误,“释老”是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谈论治国时,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B项,二人只是谈到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吕公著并没有趁机劝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2)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参考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地请求,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2)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都一一加以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
14.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 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为了不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因为皇上还年轻,需要直言规劝国君的臣子,以防有人谄媚惑乱皇上。
参考译文吕公著字晦叔,从小爱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凭恩荫补为奉礼郎,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召吕公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的职务,回到经幄。吕公著原封不动地退回诏令说:“司马光因为履行职责而被罢免,这是让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畅所欲言。”神宗把诏书直接交给门使。吕公著又说:“皇帝的诏令不通过门下省,那么门下省封驳的职责,因我而废弃。希望治我的罪,以端正纪律纲常。”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地请求,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起用他执掌河阳,又召回朝廷,神宗悠闲时同吕公著谈论治国之道,于是谈到了佛教、道教,吕公著问道:“尧、舜知道这些学说吗 ”神宗说:“尧、舜哪能不知道 ”吕公著说:“尧、舜虽然知道这些学说,但仅把知人和使百姓安居作为难事,所以成为尧、舜。”神宗又说唐太宗能用权术智谋驾驭臣下。吕公著回答说:“唐太宗的德行,是能使自己放下架子听从劝谏而已。”神宗对他的话表示赞许。不久,任同知枢密院事。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吕公著说:“如果试了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于是作罢。西夏囚禁了他们的君主,宋朝将要大举征讨西夏。吕公著说:“问罪的军队,应当首先选择主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不如不出兵。”等到出兵后,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们不敢说,吕公著多次陈述兴兵的害处。元丰五年,吕公著因病乞求离开职位。
哲宗即位,吕公著以侍读的身份返回朝廷。太皇太后派使臣迎接,询问他想要说的,吕公著说:“先帝本意,把宽省民力作为第一要务。但建议的人以变法侵夺百姓为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统统被排斥,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颁行而百姓更加困苦。果真能得到公允正直的人,谈论寻找天下的利弊,同心协力来做,应该不难。”又请求备置谏员,以广开言路。
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都一一加以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右司谏贾易因说话直率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他仅被降为怀州知州。吕公著退朝对同事说:“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将来有人进邪言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预先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逢 故 人
杜 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选自《全唐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的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答案:C
解析:C项,“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不正确。本诗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不是惊喜。
16.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①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②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③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要结合诗中关键字词分析。“不相见”是“悲”,“发似丝”是“悲”,“落花”让人“悲”,“忽忽期”还是“悲”。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 ”。
(2)《师说》一文不仅论证思路严密,而且语言表达简洁生动,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与其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① 。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眼前的事物。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② ,豫则祸不生 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 求得先机。
18.下列在文中方框内所填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解析:第一处是间接引用,不能用冒号,排除A、D两项;第二处,“先事虑事”“先患虑患”为对偶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与后面的内容为对偶句,因此,该处应用句号;第三处是荀子引文的结束,应用句号加引号;第四处“站稳脚跟”和“求得生机”都是动词短语,中间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19.有人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从表达上看,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修改后的句子更好。“这句谚语”指代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故用“这句谚语”承接前文,与前文衔接更紧密。结合前后文可知,此处强调不要只看现在,而要看得长远,故后两个分句应为“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因此,修改后的句子与前文联系紧密,表达也更准确。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答案:①而是在发展变化 ②先患虑患谓之豫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等物质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
21.作诠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请根据材料第1段内容尝试用一个判断单句对“松脂”作诠释,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松脂是松树中含有的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被用作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的一种黏稠液体。
2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2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写出序号处应填入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5分)
参考答案:①叶绿体 ②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光能) ③有机化合物 ④生物化学反应 ⑤松脂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动。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它系在木桩上,它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安分了。
当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于对比之中彰显了比较明显的立意倾向,即大象“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是受到“心理定式”的影响,因此不敢越雷池半步。大象其实是被自己以前的观念所束缚,不了解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而放弃了想要移动木桩的念头。
在很多情况下,人也跟大象一样。面对一个目标,人们可能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没有达到目标,就会灰心丧气,认为这个目标是自己永远都不能达到的。于是,自己便被心中的“木桩”拴住了。由此忽视了自身潜能的激发,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壮大,忽视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忽视了一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终放弃了尝试和努力,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这便是“心理定式”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影响,往往会让人陷入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成功的机会。
在审题时,大家也要避免以下误区: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象”这个形象,容易让大家联想到青少年,于是脱离材料整体的寓意,大谈“家庭教育”问题,主张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倡导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是培养安分守己的懦夫。材料并没有这种意思。②坚持就是胜利。考生若凭主观想象,很可能认为小象没有坚持挣脱束缚,以至于长成大象后放弃努力,就范于一根木桩,于是提出“坚持就是胜利”的观点。这种审题也有失偏颇。材料反映的是“心理定式”现象,却提出“永不言弃”的观点。③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能有考生认为,大象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力量,以为自己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于是提出“要有自知之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偏离材料的寓意,陷入了想当然的泥淖之中。第六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九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天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天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天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天。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明清时期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取代。
C.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契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后来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命题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上天为每一个人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5.对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鸭的喜剧
鲁 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①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子②。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
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③”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选自《鲁迅全集》)
注①爱罗先珂(1889—1952),俄国诗人,童话作家。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曾先后到过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地。1921年在日本因参加“五一”游行被驱逐出境。后辗转来到我国。②科斗子:小蝌蚪。③俄罗斯母亲: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爱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中“我”引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意在表明“我”不认同爱罗先珂对现实的感受。
B.作者描写爱罗先珂外貌,突出他独自靠在卧榻上眉头微蹙的特征,妙笔传神,勾勒出一个思想者的形象。
C.爱罗先珂主张自食其力,劝友人种白菜,养各种动物,寄托了他期盼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
D.作品善于摹声摹形,用“咻咻的叫”写小鸭,以“满院飞跑”绘小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生灵的活泼可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带有纪实性色彩,情节曲折生动,明快而又深沉,在饶有情趣的生活小事中含有深意。
B.小说细节相当丰富,而且富有表现力。如盲诗人在夏夜里独自在卧榻上怀想缅甸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
C.小说运用了象征手法,许多地方有象征意义。“沙漠”是社会现实的象征,而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这也可以理解为不只是指自然气候,而是含有双关意义,即也隐喻着社会。
D.作品看似“喜剧”,却隐含悲剧色彩,爱罗先珂想排遣寂寞却始终未能如愿,意味着他温情博爱的社会理想难以实现。
8.请简要概括爱罗先珂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9.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鉴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知此道乎 ”帝曰:“尧、舜岂不知 ”公著曰:“尧、舜虽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豫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选自《宋史·吕公著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封驳,意为封还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所以“释老”泛指佛教。
D.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谈论治国时,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2)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14.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逢 故 人
杜 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选自《全唐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的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16.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 ”。
(2)《师说》一文不仅论证思路严密,而且语言表达简洁生动,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与其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① 。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眼前的事物。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② ,豫则祸不生 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 求得先机。
18.下列在文中方框内所填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 。” 、
B., ” 。 ,
C., 。 。” ,
D.: 。” 。 、
19.有人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从表达上看,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等物质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
21.作诠释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请根据材料第1段内容尝试用一个判断单句对“松脂”作诠释,不超过50字。(4分)
2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2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写出序号处应填入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动。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它系在木桩上,它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安分了。
当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六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20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材料三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不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摘编自刘倩《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1.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答案:B
解析:A项,“……就能……”说法错误,材料二第2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从材料二第4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来看,选项说法错误。D项,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来看,“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D
解析:D项,“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体现了他的“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B.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
C.鲁迅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D.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
答案:A
解析:A项与材料三的连接更紧密,更体现了鲁迅的精神至上主义。
4.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①材料二共5段,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者在当代的责任和使命,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更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②首先提出“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接下来从“机遇”“挑战”两个方面指出当前艺术创作者存在的困惑,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在今天,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识现实。指出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应该“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最后强调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目标是把精品提供给人民群众,以此来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5.铁凝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源头活水。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说出你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赞同。①文学及艺术作品固然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但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创作的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接下来是读者、观众、听众的再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使作品获得最大的丰富与完善。③扎根人民同样意味着以文艺为人民服务,正如鲁迅,他着眼于国人思想意识的改变,力图通过文艺达到振兴疲敝旧中国的理想,这正是扎根人民获得创作活水的实例。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棱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色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是:“三天怎么了 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选自《廊坊日报》2021年7月12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的猎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非偶然。
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
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
D.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
答案:B
解析:B项,表现了“爷爷的勇敢”理解有误。表现的是爷爷毫无战斗经验,而不是勇敢。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耳朵突然支棱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
B.“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照应,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色,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
C.“三天怎么了 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同时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红军队伍作风优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
D.小说的情节设置紧凑、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吸引了读者,把读者拉入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述。
答案:A
解析:A项,“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分析错误,“眼睛不再浑浊”不是动作描写。
8.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4分)
参考答案:(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群众,严格的自律精神。(2)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救助战友和群众,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9.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6分)
参考答案:(1)题目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特殊天气情况。(2)用爷爷修饰“雷雨天”,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题目也是全文的线索,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4)轰炸以及在轰炸中爷爷被救助、老兵等七人的牺牲发生在“雷雨天”,“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更加烘托了爷爷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以它为题目有利于读者把握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代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
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C.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答案:D
解析:“遭”的宾语为“母忧”,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应在“母忧”后断开,排除A、C两项,“别驾从事”是官职名,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也称孝廉。
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州长官的别称。
C.七政,是中国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
答案:B
解析:B项,“刺史”,汉设立为监察郡县的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陈蕃不接待宾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
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姓为打猎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
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他担任太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
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掌权、陷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
答案:A
解析:A项,“赏识和挽留”分析有误,文中无此信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2)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
参考答案:(1)陈蕃利用朝会的时机,坚持为李膺等人申辩,请求加以宽恕,提升他们的官爵。
(2)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正好窦武也有这个打算。
14.陈蕃“终取灭亡之祸”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1)宫廷争斗,宦官专权;(2)谋事不密,走漏风声;(3)宁折不弯,不避强权;(4)身逢乱世,敢于直言。
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官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征召任命为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当时李膺担任青州刺史,以执政威严出名,下属郡县官员听说李膺来到,全都自动离职而去,只有陈蕃因为政绩清廉留下来。同郡人周璆,是位清高人士,前后郡守招请他都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准备一张榻,周璆走了,就把榻悬起来。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托他办事,不得通传。使者用欺诈的方法求得拜见,陈蕃很生气,用竹板打死了使者,因此获罪被贬为修武县令。稍得升迁,被任为尚书。陈蕃性情严肃方正,不接待宾客,士民也敬畏他的清高。征召他任尚书令,送行的人都没走出外城城门。
延熹六年,皇帝驾临广成苑围猎。陈蕃上书劝谏说:“天下太平的时候,还要有节制,何况现在用兵不止,四方百姓流离失所,这正是您伤心憔悴,夜不入睡的时候。又恰初秋多雨,百姓开始种麦子。现在放弃了鼓励百姓耕种的时机,反而要他们驱禽赶兽,从事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心意。”奏书送上没有被采纳。自从陈蕃做了光禄勋,他同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举,不偏袒权富,因而被豪门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不久,征召为尚书仆射。延熹八年,代替杨秉为太尉。陈蕃辞让说:“通晓七政,解说五典,我不如议郎王畅。聪明豁达,文武全才,我不如囚犯李膺。”皇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人再次被起用,他们排挤诬陷忠良大臣,彼此阿谀勾结。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都因违背皇上的意旨而受到惩处。陈蕃利用朝会的时机,坚持为李膺等人申辩,请求加以宽恕,提升他们的官爵。反复申诉,言辞恳切。皇上不听,陈蕃因此流泪起身而出。
窦太后执朝政后,陈蕃和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天下之士无不伸长脖子盼望天下太平。然而皇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正好窦武也有这个打算。陈蕃于是跟窦武一起谋划铲除宦官,事情泄露后,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天就杀害了他。
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直言评论昏庸的风俗。奔走于艰难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他们并不是不能洁身自守。而是可怜一般世士以远尘俗为高尚,对于人伦道德却不关心。他们认为逃离世事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路途遥远但意志更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答张十一①
韩 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②筼筜(yúndāng):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同“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竞”与“闲”生动传神。“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踯躅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写出来了。
C.诗中所写之景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表现了诗人此时悠闲超脱、了无羁绊的状态以及自由闲适之情。
D.“斗觉”二字用得奇崛,诗人并没有直接点出情感,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为什么变成这样,却不说明。诗意委婉,韵味醇厚。
答案:C
解析:“此时悠闲超脱、了无羁绊的状态以及自由闲适之情”分析有误。静与闲的景象背后其实是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16.本诗颈联意蕴丰富,请概括分析这两句诗中主要蕴含了哪些感情。(6分)
参考答案: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结合注释,可以看出作者对被贬的哀叹;“未报恩波知死所”,有未报君主的遗憾;“莫令炎瘴送生涯”,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和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还想着“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的“怨而不怒”的精神。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但是“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3)《师说》中把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点明作者的态度和最终结果的句子是“ , ”。
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3)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第一句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就是这么个直性子。
答案:C
解析:A项,提示下文;B项,解释说明;D项,表示后面内容是对前面的总结;C项,冒号前内容为总说,后面内容为分说。C项中的冒号与文中冒号作用相同。
19.“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作家引用诗文的常用方法,本文最后一句是怎样通过引用唐诗来体现“似与不似”的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养在深闺人未识”语出《长恨歌》,本来说的是杨贵妃的经历,作者将其借来形容文化遗产,这就是“不似”,让读者感到很新鲜。“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来形容文化遗产虽然不为人民大众所知,但是在宣传引导下可以让大众知晓又很恰当,这就是“似”。这让读者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
20.有人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种修改 请阐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不同意。原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更加形象,更有感染力;原文“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由浅入深、由显及隐,构成了递进关系,改后的语句破坏了递进关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女红,又被叫作“女工”“女功”,指的是妇女制作的手工成品或手工工艺。代代相传的女红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鲁西南民间艺术家所创作的女红取材广泛,大部分来自植物与动物,图案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其次,此地女红着色鲜艳,特别喜欢① ,从衣服到鞋袜,从铺盖到门帘,从头饰到摆件,大都是红艳艳的。在图案设计上则往往突出实用性,精制细作,以物寄意,表达浓浓的美好情怀。我国不少地方的女红② ,这在鲁西南女红文化中也非常显著。女儿出嫁,母亲会在为女儿缝制的被褥上绣上石榴、龙凤等图案,意在祝愿多子多福、夫妻和睦。新生儿满月,家里亲戚要送给孩子虎头鞋和虎头帽,寓意虎虎生威、趋吉避凶,希望孩子③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参考答案:①使用鲜艳的红色 ②都有祈福的寓意 ③健康平安长大成人
22.请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3分)
参考答案:①鲁西南传统女红取材广泛,②着色鲜艳,③常借各种图案寄寓美好的情怀。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梁晓声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世间》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故事的字里行间,处处承载着梁晓声关于生活原点的记忆。谈及创作原因,梁晓声说:“诚实、善良、厚道是中国人最为宝贵的价值观,写这本书就是想让年轻人了解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这很重要,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更多地去了解当代中国。”在互动交流中,梁晓声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为读书,我在进入复旦大学读书时获得了同学们的特别关照,到了分配工作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说,‘这个青年不错’,最终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梁晓声说,读书带给他最大的益处是,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生活中要良善,要给人以温暖,不放过任何一次做好事的机会”。
梁晓声的话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启示。材料哪一点让你感受最深 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重点介绍了梁晓声关于《人世间》的创作目的以及他对阅读、创作的看法。提示语部分限定了思考的切入点应为梁晓声的话,主要为两点:(1)强调诚实、善良、厚道等是中国人最宝贵的价值观;(2)通过阅读思考人性,通过阅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善意和温暖的人。梁晓声讲述自己上大学和参加工作的经历,是为了强调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参考立意:①问君那得良善意,但有读书“活水”来;②良善花常开,书香沁人心;③深入读书屋,品质悄然开;④阅享新时代,书香润人心。第六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20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材料三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不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摘编自刘倩《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1.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体现了他的“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B.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
C.鲁迅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D.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
4.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4分)
5.铁凝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源头活水。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说出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棱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色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是:“三天怎么了 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选自《廊坊日报》2021年7月12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的猎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非偶然。
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
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
D.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耳朵突然支棱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
B.“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照应,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色,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
C.“三天怎么了 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同时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红军队伍作风优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
D.小说的情节设置紧凑、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吸引了读者,把读者拉入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述。
8.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4分)
9.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代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
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C.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也称孝廉。
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州长官的别称。
C.七政,是中国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陈蕃不接待宾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
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姓为打猎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
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他担任太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
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掌权、陷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2)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
14.陈蕃“终取灭亡之祸”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答张十一①
韩 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②筼筜(yúndāng):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同“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竞”与“闲”生动传神。“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踯躅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写出来了。
C.诗中所写之景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表现了诗人此时悠闲超脱、了无羁绊的状态以及自由闲适之情。
D.“斗觉”二字用得奇崛,诗人并没有直接点出情感,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为什么变成这样,却不说明。诗意委婉,韵味醇厚。
16.本诗颈联意蕴丰富,请概括分析这两句诗中主要蕴含了哪些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但是“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3)《师说》中把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点明作者的态度和最终结果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第一句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就是这么个直性子。
19.“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作家引用诗文的常用方法,本文最后一句是怎样通过引用唐诗来体现“似与不似”的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分)
20.有人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种修改 请阐明理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女红,又被叫作“女工”“女功”,指的是妇女制作的手工成品或手工工艺。代代相传的女红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鲁西南民间艺术家所创作的女红取材广泛,大部分来自植物与动物,图案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其次,此地女红着色鲜艳,特别喜欢① ,从衣服到鞋袜,从铺盖到门帘,从头饰到摆件,大都是红艳艳的。在图案设计上则往往突出实用性,精制细作,以物寄意,表达浓浓的美好情怀。我国不少地方的女红② ,这在鲁西南女红文化中也非常显著。女儿出嫁,母亲会在为女儿缝制的被褥上绣上石榴、龙凤等图案,意在祝愿多子多福、夫妻和睦。新生儿满月,家里亲戚要送给孩子虎头鞋和虎头帽,寓意虎虎生威、趋吉避凶,希望孩子③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梁晓声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世间》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故事的字里行间,处处承载着梁晓声关于生活原点的记忆。谈及创作原因,梁晓声说:“诚实、善良、厚道是中国人最为宝贵的价值观,写这本书就是想让年轻人了解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这很重要,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更多地去了解当代中国。”在互动交流中,梁晓声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为读书,我在进入复旦大学读书时获得了同学们的特别关照,到了分配工作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说,‘这个青年不错’,最终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梁晓声说,读书带给他最大的益处是,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生活中要良善,要给人以温暖,不放过任何一次做好事的机会”。
梁晓声的话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启示。材料哪一点让你感受最深 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