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枣核》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3 21: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核》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以朗读为主,体会文中海外游子思念故乡、依恋故土之情。?
2、?找准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用精炼语言概括文章情节。?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善于设置悬念、一线串珠的巧妙构思。?
4、?以利用参考书、讨论的方式培养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善于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2、?理解文章以“枣核”为传递思乡爱国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学法指导】?
1、?朗读法:精读课文勾画出生僻字词和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关键词、关键性语句。?
2、?自主学习法:利用手中教辅书,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体会文章语言特点及中心主旨。?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枣核》便是其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同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2、作者简介??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蒙族人,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1935年6月毕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课前预习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蹊跷(??? ????)?? ?山?坳?(?? ?????) ?? ?掀启(????? ???)???21教育网
?镶嵌(?? ??? ??)???? 国籍(?? ?????)?????? ?玛瑙(?? ?? ???)21cnjy.com
衣兜( ) 匀称( ) 厂甸( )
2、辨音
称( ) ( ) ( )
殷( ) ( )
3、释义
(1)同窗
(2)托付
(3)立业
(4)劈头
(5)不约而同 (6)感慨良深
二、整体感知(要求同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同窗友人想要枣核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1)请学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
(?? )枣核——(?? )枣核——(?? )枣核——点主题
(2)并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精读课文
找出文章中表现美籍华人思乡心切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四、巩固理解
1、第一段中,“托付”前为何要用“再三”修饰?
2、第三段中,“她托在掌心”一句,把“托”换成“放”行不行?为什么?
3、文中交代朋友优裕的生活,目的何在?
4、对“北海”的详细描写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