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一部分: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西汉
东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220年
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饥馑仍臻。餧(wèi,饥饿)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阅读材料想一想:西汉末年,社会出现了什么状况?
贫富差距分化
赋税徭役沉重,
百姓民不聊生
1.西汉末年
王莽(公元前45一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8-23在位。汉平帝时,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
至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起义军)攻入长安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
西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王莽
外戚
2.王莽新朝
西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王莽
农商失业,食货皆废……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天下户口减半矣。
——《汉书·食货志下》
阅读材料想一想:王莽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吗?
当时出现了什么状况?
2.王莽新朝
东汉
西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汉光武帝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
3.东汉建立
3.东汉建立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又经过十多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平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长安
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根据课本内容填一填:
建立时间:
都 城:
建 立 者:
公元25年
洛阳
光武帝刘秀
措施1: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问题。
措施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措施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小组探究: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光武帝统治的措施
4.光武中兴
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措施4: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惩处贪官污吏。
措施5: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4.光武中兴
小组探究: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光武帝统治的措施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4.光武中兴
总结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 (光武帝去世时) 2100万
105年 5300多万
东汉人口统计表
人口回升、经济发展
4.光武中兴
东汉射猎收获画像砖
想一想:这样的措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后汉书》
4.光武中兴
想一想:这样的措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光武中兴
知识拓展:
中 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时期 西汉初年 东汉初年
统治者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帝
背景 战乱之后社会经济凋敝 战乱之后社会经济凋敝
主要 措施 士兵还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轻徭薄赋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勤俭治国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以民为本
4.光武中兴
知识联系:分析比较汉初和东汉的措施,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第二部分: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去世年龄
殇帝 1 2 邓太后临朝 邓挚(邓太后兄)执政
安帝 13 31 江京、李闰等
顺帝 11 30 阎太后临朝 阎显(阎太后兄)执政 孙程
冲帝 2 3 梁太后临朝 梁冀(梁太后兄)执政
质帝 8 9 桓帝 15 36 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
灵帝 12 34 窦太后临朝 窦武(窦太后父)执政 曹节、张让、赵忠
外戚专权
宦官专权
阅读表格:东汉末年的即位的皇帝都有什么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_____听政
皇帝长大
依靠____
诛杀_____
夺回君权
____得宠
把持朝政
太后
宦官
外戚
宦官
_____专权
大权旁落
外戚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思考:外戚、宦官能够交替专权的原因?
外戚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1、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统治腐朽不堪,社会不公、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延熹九年)正月,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
(延熹九年)三月,司康、豫州饥死者什四五。
(熹平二年)正月,大疫。
(熹平四年)四月,郡国七大水。
(熹平六年)四月,大旱,七州蝗。
——《后汉书·孝桓帝纪》 《后汉书·孝灵帝纪》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太平御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汉末年还发生了那些事?
黄巾起义
西汉
东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184年
公元
105年
张角
黄巾起义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
影响
黄巾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发动的全国性农民暴动。它虽然没能推翻东汉政权,但是使这个老迈腐朽的土建王朝遭受重创,奄奄一息。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黄巾起义
第三部分:
东汉灭亡与群雄并起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东汉灭亡
群雄并起
字 仲 谋
孙 权
第四部分:
兴与衰,后人评
东汉兴于光武帝柔术治国;
东汉衰于外戚宦官专权;
原因:
启示:
思考:东汉兴盛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什么启示 ?
反思评价
兴
光武中兴措施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局面形成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的恢复和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184年,张角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的瓦解。
220年,曹丕建魏,东汉结束,三国开始。
衰
亡
东汉的兴衰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