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知人论世”源出《孟子》中的一段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后人浓缩为“知人论世”。要想了解作者其人,就必须知晓他所处的时世以及他在这个时世中的行为和经历。
历史上,许多文学批评家都把“知人论世”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评论晋人刘琨的作品时说:“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这是用刘琨罹逢厄运的经历,来解释其诗作何以多感慨悲愤之词。
“知人论世”常被学者视为重要的人物研究法。陈寅恪先生在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写的审查报告中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历史学者朱成甲写的《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用的就是陈寅恪所说的“知人论世”的人物研究法。朱成甲说:“我费了比研究李大钊本身的材料多得多的时间,去研究与之相应的背景,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大量事件和人物。”朱先生这样研究李大钊,无疑比只研究李大钊本人的材料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得多。李新、刘桂生两位史学名家评价朱成甲所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时说:“它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这句话是对“知人论世”的人物研究法的极好说明。
(摘编自李乔《也谈“知人论世”》)
材料二 孟子所谓“知人论世”,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成为一种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人间词话》)。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介绍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通过持续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而本意是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张籍用同样的手法作了巧妙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他们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例谈“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材料三 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加上阅读者、理解者的多元性及其自由发挥的特性,人们不一定关切作者是谁,不一定关切它产生的时代。这就是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性,或者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这对读者是有价值的,但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由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意义一旦创作之后,与创作者便是若即若离的,其即其离取决于研究者对文本的需求。如果研究者仅仅是满足艺术上的需求、满足某种共同的意义需求,那就是“离”;如果研究者想对文本的内容和性质、文本的来源和特点等作深入的研究,想对作者创作这种文本的缘由进行探索,那就是“即”。在前一种情况,文本是独立的存在,文本并不必然与创作者一致。因此,文本的阅读与解释,与“知人”“论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司马迁说读到孔子的书,就想象孔子的为人。他根据文本去想象作者,没有人怀疑其想象的可靠性。而这种想象之所以存在、可靠,是因为它的“公式性”,即对每个作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作品去想象他,但那不属于“身处”和“时世”了,而属于观念的逻辑,属于人文的理想,属于公共精神的需求。如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研究与理解,如果限定在“世”的范围,无疑有其解释学意义,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但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我们才能“知其所以不然”。在解释文本实践中,离开“知人”和“论世”,并不是离经背道、毫无收效的行为,尤其不是缺乏创造的行为。
(摘编自李承贵《“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解释学命题的考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要想彻底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读他的作品,还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世,以及他在这个时世中的行为处事。
B.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人物,用在研究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人物和社会事件上的时间可能要比用在历史人物本身上的还要多。
C.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际等介绍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吟咏其诗。
D.解读文本时,要想“知其所以然”,应当“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身处和时世,并且同时要保持一个公正公平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作者创作作品,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在一定境遇中完成的,所以论其世不但有助于知其人,还有助于知其文。
B.材料二中的“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与材料三中的“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并不矛盾。
C.历史人物的行为与其生活的时代、相关事件和人物有密切关系,所以要研究历史人物,不能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应该让时代来解释人物。
D.阅读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如果认为此诗写的是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那么这首诗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B.一个被重构的问题决不能处于它原本的视域之中。
C.优秀的文本其意义具有无限性,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D.作者如果完全让读者牵着鼻子走,决不能有伟大的成就。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4分)
5.有人主张研究文本时跳出“知人论世”的窠臼,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建水①记(之四)
于 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 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作干巴菌,正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目充瞌睡呢。
(选自《建水记》,有删改)
注①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
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水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士,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
B.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己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14.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书 愤
陆 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①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①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袭扰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
B.颔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颈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
D.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16.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 , 。”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认为其文字简练、含蓄隐晦的两句是:“ ,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大枣,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① !那些水果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② 。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8.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偶 对比 夸张
B.比拟 比喻 对偶
C.排比 拟人 对比
D.拟人 排比 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在汉代铜镜的背面,不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形象,有的还篆刻着文字:“作佳竟(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池饥食枣,浮游天下敖(遨)四海,寿如金石保。”里面所描绘的“仙人”就是汉赋中的神仙形象。浙江上虞出土了一面东汉龙虎镜,铭文中也提到了仙人王子乔。
唐朝与前代相比,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时代,所有事物都可以作为创作题材。唐朝铜镜的背面,刻的是“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精心雕刻的图案也是以饮酒、弹琴等为主题的。有朋友、有音乐、有美景,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到了宋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宋镜不像唐镜,刻那么多雅致的诗。普通百姓家用的镜子,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宋朝铜镜上的铭文大多像是打出的各类小广告,通过宣传扩大铸镜作坊的知名度,好让镜子的销量更好一点。
今天,我们现在再看汉朝、唐朝和宋朝的镜子,确实能从中感受到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22.请分别概括汉、唐、宋三朝铜镜铭文内容上的特点,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夫童蒙①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②,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朱熹)
注①童蒙:幼稚而蒙昧;即启蒙。②涓洁:洁净,清洁。
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就上述材料进行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三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知人论世”源出《孟子》中的一段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后人浓缩为“知人论世”。要想了解作者其人,就必须知晓他所处的时世以及他在这个时世中的行为和经历。
历史上,许多文学批评家都把“知人论世”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评论晋人刘琨的作品时说:“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这是用刘琨罹逢厄运的经历,来解释其诗作何以多感慨悲愤之词。
“知人论世”常被学者视为重要的人物研究法。陈寅恪先生在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写的审查报告中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历史学者朱成甲写的《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用的就是陈寅恪所说的“知人论世”的人物研究法。朱成甲说:“我费了比研究李大钊本身的材料多得多的时间,去研究与之相应的背景,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大量事件和人物。”朱先生这样研究李大钊,无疑比只研究李大钊本人的材料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得多。李新、刘桂生两位史学名家评价朱成甲所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时说:“它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这句话是对“知人论世”的人物研究法的极好说明。
(摘编自李乔《也谈“知人论世”》)
材料二 孟子所谓“知人论世”,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成为一种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人间词话》)。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介绍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通过持续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而本意是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张籍用同样的手法作了巧妙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他们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例谈“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材料三 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加上阅读者、理解者的多元性及其自由发挥的特性,人们不一定关切作者是谁,不一定关切它产生的时代。这就是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性,或者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这对读者是有价值的,但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由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意义一旦创作之后,与创作者便是若即若离的,其即其离取决于研究者对文本的需求。如果研究者仅仅是满足艺术上的需求、满足某种共同的意义需求,那就是“离”;如果研究者想对文本的内容和性质、文本的来源和特点等作深入的研究,想对作者创作这种文本的缘由进行探索,那就是“即”。在前一种情况,文本是独立的存在,文本并不必然与创作者一致。因此,文本的阅读与解释,与“知人”“论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司马迁说读到孔子的书,就想象孔子的为人。他根据文本去想象作者,没有人怀疑其想象的可靠性。而这种想象之所以存在、可靠,是因为它的“公式性”,即对每个作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作品去想象他,但那不属于“身处”和“时世”了,而属于观念的逻辑,属于人文的理想,属于公共精神的需求。如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研究与理解,如果限定在“世”的范围,无疑有其解释学意义,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但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我们才能“知其所以不然”。在解释文本实践中,离开“知人”和“论世”,并不是离经背道、毫无收效的行为,尤其不是缺乏创造的行为。
(摘编自李承贵《“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解释学命题的考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要想彻底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读他的作品,还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世,以及他在这个时世中的行为处事。
B.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人物,用在研究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人物和社会事件上的时间可能要比用在历史人物本身上的还要多。
C.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际等介绍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吟咏其诗。
D.解读文本时,要想“知其所以然”,应当“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身处和时世,并且同时要保持一个公正公平的态度。
答案:C
解析:C项,“首先将……然后再……”错误。原文强调“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先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际等介绍给学生,然后再吟咏诗歌。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作者创作作品,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在一定境遇中完成的,所以论其世不但有助于知其人,还有助于知其文。
B.材料二中的“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与材料三中的“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并不矛盾。
C.历史人物的行为与其生活的时代、相关事件和人物有密切关系,所以要研究历史人物,不能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应该让时代来解释人物。
D.阅读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如果认为此诗写的是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那么这首诗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答案:D
解析:D项,“那么这首诗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他们作诗的本意”,但是“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因此不能说没有理解诗歌本意,这首诗就没有阅读价值了。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B.一个被重构的问题决不能处于它原本的视域之中。
C.优秀的文本其意义具有无限性,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D.作者如果完全让读者牵着鼻子走,决不能有伟大的成就。
答案:D
解析:A、B、C三项符合文中的“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理解者的多元性及其自由发挥的特性”和“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等观点。D项说的是作者不能完全受读者支配,这个观点与材料三没有关联。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示例:①举例论证。如第4段以朱庆馀与张籍的诗歌酬唱为例,证明不了解相关背景,就无法理解诗歌本意的观点。②引用论证。如第2段引用王国维的话进行论证。③假设论证。如第4段最后一句“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他们作诗的本意”运用了假设论证。④归纳论证。如第2段通过归纳黄子云、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总结出“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介绍不可少”的观点。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论证方法有哪些,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等,并明确其各自的特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对于本题来说,材料二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如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句子,引用陶渊明的诗句等。材料二第2段先后指出了黄子云、章学诚等人的观点,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指出“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介绍不可少”,使用了归纳论证的论证方法。第4段以朱庆馀和张籍的诗为例进行分析,并在段末指出“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他们作诗的本意”,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的论证方法。
5.有人主张研究文本时跳出“知人论世”的窠臼,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1)赞同。①文本一旦创造出来,就有了独立性和普遍意义,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作者信息的情境下产生;②读者本身及其需求是多元的,有的读者有自由发挥的特性,不一定关切作者或作品产生的时代;③限定在“世”的范围,可以“知其所以然”,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才能“知其所以不然”,这是有创造性的行为。
(2)不赞同。①从事理上看,每一个作品都是由有特定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的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写成的,如果研究者想对文本的内容和性质、文本的来源和特点等作深入研究,想对作者创作文本的缘由进行探索,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条件和作者本身的经历。②从实践上看,历史上许多文学批评家都把“知人论世”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和重要的人物研究方法,同时,“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建水①记(之四)
于 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 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作干巴菌,正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目充瞌睡呢。
(选自《建水记》,有删改)
注①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
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答案:D
解析:D项,“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说法错误。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目的在于写建水人纯朴洒脱,依然保持着饮食文化的传统,意在强调建水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水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答案:A
解析:A项,“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错,文章并没有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角度来叙述,而是作者不时地参与进来,比如“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都是亲身体验。并且还转换角色,从步行者、归家的人的角度叙述,叙述角度多样。
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
参考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解析:首先要明确文章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建水城的饮食,然后分析这些饮食描写与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①文章运用大量笔墨写了建水城内临安饭店中食客满堂的场面,“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以此表现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文章还重点写了烧卖的做法,“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并且说“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以此表现建水城的历史传承。②后文还重点写了小巷中蘑菇的香气和小巷里的人提着蔬菜行走,并对蔬菜进行了铺陈,“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以此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也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参考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解析:空间线索主要体现在作者的行踪转换上,可从前到后梳理文中表示地点或处所的词语,如临安车站、城门、街面等,指出作者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时间线索与时间有关,这里作者更多的是注重大的时间概念之间的转换,文中提到了两个大的时间点,一是古代,一是当下,呈现出时间的延续,作者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答案:C
解析:“与梅尧臣游”的“游”是“结交”之意,主语应该为欧阳修,是欧阳修结交梅尧臣而不是师友,“师友”不能做其主语,所以应该从“师友”后面断开,排除A、D两项。“遂以文章”作状语修饰“名冠天下”,“凭借文章名扬天下”,所以前后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士,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
B.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平民。
答案:A
解析:A项,“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说法错误,学士是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己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答案:D
解析:D项,“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可知,应为朋友在世时欧阳修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欧阳修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而不是欧阳修在世或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参考答案:(1)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 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
(2)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
14.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 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①杜衍这四人是治国的贤才,欧阳修不忍贤才被诬;②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如果这四个人被罢黜,就会让在朝奸邪之徒阴谋得逞。
解析:依据原文“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可知,欧阳修认为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有治国的贤能,这些人又都是正直之士,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黜,在朝奸邪之徒会弹冠相庆,四夷之敌会振臂喝彩。
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进言相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欧阳修获罪被贬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范仲淹出使陕西,聘请欧阳修做书记官。欧阳修笑着推辞说:“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 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升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兼掌谏院。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分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黜,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其言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洒脱以及独特追求,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传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闻名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书 愤
陆 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①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①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袭扰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
B.颔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颈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
D.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答案:D
解析:D项,错在“消极情绪”。诗人虽年老体衰,但还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
16.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6分)
参考答案:①国家破碎,山河分裂,外族袭扰,战祸惨烈,百姓遭殃;②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③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
解析:从首联“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可以看出第①点;从颔联“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可以看出第②点;从“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可以看出第③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 , 。”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认为其文字简练、含蓄隐晦的两句是:“ ,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是:“ , 。”
答案:(1)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2)其文约 其辞微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大枣,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① !那些水果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② 。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8.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偶 对比 夸张
B.比拟 比喻 对偶
C.排比 拟人 对比
D.拟人 排比 夸张
答案:C
解析:“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语段中没有夸张、比拟和对偶。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原句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应该把相关语句放在后面加以强调,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来看,原句更整齐,更有表现力。本部分表现的对象是北平之秋,所以原句的指代更明确一些。
解析:比较改句与原句的不同,可以发现,一是原句“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放在后面,一般来说,语意表达的侧重点在后面。二是“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是散句,“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是排比句;“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是散句,“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是整句,从两处看,原句的表达效果都要好于改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答案:①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②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面对各种水果色香味的描述,和“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此处应该填对水果的极度的喜爱之情;第②处,前面说“那些水果都摆列得那么好看”“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可知这里说的是果贩的这些做法所带来的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在汉代铜镜的背面,不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形象,有的还篆刻着文字:“作佳竟(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池饥食枣,浮游天下敖(遨)四海,寿如金石保。”里面所描绘的“仙人”就是汉赋中的神仙形象。浙江上虞出土了一面东汉龙虎镜,铭文中也提到了仙人王子乔。
唐朝与前代相比,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时代,所有事物都可以作为创作题材。唐朝铜镜的背面,刻的是“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精心雕刻的图案也是以饮酒、弹琴等为主题的。有朋友、有音乐、有美景,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到了宋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宋镜不像唐镜,刻那么多雅致的诗。普通百姓家用的镜子,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宋朝铜镜上的铭文大多像是打出的各类小广告,通过宣传扩大铸镜作坊的知名度,好让镜子的销量更好一点。
今天,我们现在再看汉朝、唐朝和宋朝的镜子,确实能从中感受到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参考答案:①删去“今天,”或“现在”;②将“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改为“时间的流逝和文学形式的变化”。
解析:“今天,我们现在”语义重复,删去“今天,”或“现在”;“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搭配不当,将“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改为“时间的流逝和文学形式的变化”。
22.请分别概括汉、唐、宋三朝铜镜铭文内容上的特点,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
参考答案:汉:描绘神仙形象。 唐:充满盎然诗意。 宋:富有市井气息。
解析:由“在汉代铜镜的背面,不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形象”“里面所描绘的‘仙人’就是汉赋中的神仙形象”概括出汉朝铜镜铭文描绘神仙形象。由“唐朝铜镜的背面,刻的是‘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概括出唐朝铜镜铭文充满盎然诗意。由“普通百姓家用的镜子,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宋朝铜镜上的铭文大多像是打出的各类小广告”概括出宋朝铜镜铭文富有市井气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夫童蒙①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②,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朱熹)
注①童蒙:幼稚而蒙昧;即启蒙。②涓洁:洁净,清洁。
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就上述材料进行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大意: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谈举止,然后是扫洒清洁,然后是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立意参考:①教育要养成从细微处入手的良好习惯;②好习惯要从最基础的做起;③良好习惯少年始。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精神一直为古代史家所尊奉,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作《史记》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通古今之变”是其理论核心。“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各类史料以著史。“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含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运用贯通古今的思维方式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含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是( )(3分)
A.吕不韦《吕氏春秋》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 D.翦伯赞《中国史纲》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从乾陵到茂陵
林 非
汽车开出了西安市区,就在一片望不到边缘的丘陵地上,缓缓地攀登着。
这黄土高原上,有多少数不清的方阵:火红的,是辣椒;碧绿青翠的,是玉米;黄澄澄一片的,是刚收割后耙平的土地。这缤纷的色彩,这几何的图形,多么秀丽迷人。庄稼人的手真巧,心真灵,我觉得自己似乎是进了艺术家们精心开垦的花园。
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辽阔和雄浑的大地,层层地包围着它,不由得使我从心底里感到舒展,想要伸出手掌去触摸那离得很近的天空,扯几朵白云下来。
在这高原上,望着头顶的云彩,沉思着天地的悠悠,回忆着祖先的足迹,我的多少情思,随着起伏的丘陵,越过人生,越过历史,在半空里翱翔,就这样到达了乾陵底下的一片平滩上。
我沿着夹道的石俑,穿过两行碧绿的枫树,往顶上攀去。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我心里想,走不了几步路,就能站在顶上眺望了。不过真的走起来,却还挺费劲的。那一段陡峭的土路,爬得我气喘吁吁,额头冒汗,幸好路畔有丛丛的柏树,遮住燥热的阳光,阵阵的凉风,习习吹来,唤起了我跋涉的兴致,于是信步走了上去。
走到土路的尽头,一座几十丈高的峭壁,雄赳赳的,倾斜在那儿。我的心儿在胸口突突地跳,喉咙里不住地喘着粗气,原来我刚才过早地轻视它了。我将会功亏一篑,屈服于被自己轻视的小丘吗 绝对不行,这不合我的脾气,于是我在崚嶒的乱石中,寻觅着平稳的立脚点,左手按住石块的边缘,右手拉着石缝里的青草,连奔带跑,总算走到了小丘的顶上。
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点,往四周极目远眺,苍茫的大地尽收眼底。连同武则天在内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称号的那些独裁者,当他们活在世上时,都想牢牢地统治这幽谷里的子民;一旦死去,还要将他们的尸骨,永远高踞在群氓的顶巅,这是多么狂妄和愚蠢的念头。对于不甘做奴隶的人们,对于具有自尊心的人们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
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缅怀往昔和瞻望未来。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
看完了乾陵,背着一身历史的重担,我又乘上车,赶往南边百里以外的茂陵去。在阴沉沉的暮霭中,我远远望着那座埋葬汉武帝刘彻的坟墓,觉得很晦暗和凄凉。比起陡峭的乾陵来,它自然要矮小得多了。不过它的形状也规则得多了,简直是立体几何中最为标准的梯形图案。有几个操着南方口音的老人,冒着零零落落的雨丝,在路旁眺望着这座土丘,他们在想些什么 不知道是充满感情的膜拜,还是含有理性的否定 当我在暮色苍茫中,匆匆赶往霍去病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在他的墓前凭吊一番,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作历史的遐想了,虽然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曾在我的青年时代,鼓舞过我踏上人生的途程。
我迎着一阵阵潮湿的雾气,迎着从天顶上垂下的夜幕,大步流星地走去,终于寻觅到了墓侧两庑的石雕。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看似幼稚和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瞧瞧那个石俑吧,只是就着一块椭圆形的巨石,稍加凿磨,便活脱脱是个焦躁不安的人,睁大了眼睛,紧紧闭住了阔嘴,在诅咒着天道的不公,瞧他那硕大的手,还伸开粗糙的指头,压住自己凸起的肚子,憋着满腹的怒气,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我分明像是看到了他在不住地抽噎。
看完了石人,我还想仔细揣摩人与熊搏斗的那座石雕,可是天色愈益昏暗了下来,我只好迈开脚步,浏览了精神抖擞的卧牛,英姿勃发的跃马,眈眈疾视的伏虎。而当我站在那座马踏匈奴的石雕前,辨认着威武的马头下面,在那石像扬起的脸颊上,眼睛和鼻子都被压扁了似的,可是他拉住马腹的手指,却镂刻得太清晰了,显出一种蠕动和挣扎的力量。这无名的艺术家,用模糊的影子强调那石像狰狞的神情,却又用分明的笔法强调他抗拒的力量,审美的情趣实在丰富多彩,像这样来刻画力度的艺术似乎还不多见,它顿时使我想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那样磅礴的气势。
我深深庆幸着今天这后半段的旅程,能在无意间亲炙不少稀世的艺术珍品。从黎明到黄昏,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
(选自《岳阳楼远眺》,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自己认为乾陵只是矮矮的小丘,后又写攀登时气喘吁吁,但最终也不放弃,意在突出自己倔强顽强的性格。
B.文章写到汉武帝墓前几位老人的眺望,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想象和推理,实则表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C.在写到霍去病墓时,作者只引用了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却足以表现出作者对霍去病的无限尊重。
D.作者在写石俑和马踏匈奴的石人时,并未简单地停留于对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善于抓住其神韵,形象而有灵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以景点、行踪来安排材料,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B.第2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土高原色彩绚烂、苍茫雄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C.有别于游乾陵的感慨,作者在游霍去病墓时将重点放在了墓旁的石雕上,在对石雕作品的细致刻画中,带领读者游弋于永恒的艺术空间。
D.文章主要放在对历史的“遗作”——陵墓的夹叙夹议上,以叙衬底,以议调色,并融注史实,行文舒展,可谓耐人寻味。
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9.“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你认为作者都收获了什么 请结合原文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
仲舒为人廉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B.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C.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D.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士,古代负责教学的一种官名。秦汉已有,晋以后一般都设在太学或国子监中。
B.对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回答,自汉朝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五伯,即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茂才,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称,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上门求学之人众多,他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传授学业,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见过他。
B.董仲舒居家著书,仍然关注国事。他辞官归家之后埋头修学著书,但只要朝廷派官员到他家征询他对重大问题的意见,他都会有根有据地作出解答。
C.董仲舒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他先辅助骄横好武的易王,后辅助凶残蛮横的胶西王;他审时度势、巧施计谋,将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
D.董仲舒廉洁正直,受到权臣嫉恨。董仲舒认为掌握大权、位至公卿的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因此对董仲舒心生嫉恨,之后终于寻找时机对他进行了报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2)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1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董仲舒为什么说孔子的门徒羞称五伯。(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停舟的地点和时间。两句倒装,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卧闻岳阳城里钟”,起句朴素自然。
B.颔联的“空江”两个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的空旷景象,也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轻快之情。
C.颈联描绘月下晚唱,江月似乎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提示诗人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
D.全诗写旅中思归,却深藏不露。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全诗的感情变化。
16.请结合全诗赏析“轻舟短楫去如飞”。(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理想遭遇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屈原列传》中,屈原在人生抱负不得施展的时候,却能“ , ”,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2)《过秦论》中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的句子是:“ , 。”
(3)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一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1)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①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2)它们的枝头粗壮疏落,叶子平展阔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了。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② ,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18.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用 比喻 排比
B.夸张 借代 排比
C.比喻 拟人 引用
D.拟人 借代 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1)句可以改写成“始终没看清楚”,(2)句可以改写成“它们的枝头粗疏,叶子平大”,从语意上看这两句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21.阅读下面文段,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4分)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22.高中三年,除了同学、老师、家人,还有这些人陪伴着你,他们或给你慰藉,或给你希望,或引你遐思……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写一段话。(5分)
李清照 苏轼
示例 “曰‘思无邪’”,面对文艺,你言简意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面对学问,你学思并重;“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面对秩序,你严肃规矩。孔子,你多么智慧!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把一些难度较高、挑战性较大的运动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运动项目统称为极限运动。例如速降、翼装飞行、极限单车、攀岩、跑酷等。有人认为极限运动对身体极限的探索,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体现了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精神。也有人认为极限运动风险太高,几乎是拿生命当儿戏,是没有意义的冒险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精神一直为古代史家所尊奉,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作《史记》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通古今之变”是其理论核心。“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各类史料以著史。“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含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运用贯通古今的思维方式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含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答案:D
解析:A项,“前者更有价值”错误,文中无此意。B项,“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误,由“章学诚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C项,“‘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误,“会通”是“融会贯通各类史料以著史”,“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于文无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答案:D
解析:“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误,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错,条件关系不成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是( )(3分)
A.吕不韦《吕氏春秋》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 D.翦伯赞《中国史纲》
答案:A
解析:A项,《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四库全书》把它归为“子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参考答案:①先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内涵。②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③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
5.在当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③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从乾陵到茂陵
林 非
汽车开出了西安市区,就在一片望不到边缘的丘陵地上,缓缓地攀登着。
这黄土高原上,有多少数不清的方阵:火红的,是辣椒;碧绿青翠的,是玉米;黄澄澄一片的,是刚收割后耙平的土地。这缤纷的色彩,这几何的图形,多么秀丽迷人。庄稼人的手真巧,心真灵,我觉得自己似乎是进了艺术家们精心开垦的花园。
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辽阔和雄浑的大地,层层地包围着它,不由得使我从心底里感到舒展,想要伸出手掌去触摸那离得很近的天空,扯几朵白云下来。
在这高原上,望着头顶的云彩,沉思着天地的悠悠,回忆着祖先的足迹,我的多少情思,随着起伏的丘陵,越过人生,越过历史,在半空里翱翔,就这样到达了乾陵底下的一片平滩上。
我沿着夹道的石俑,穿过两行碧绿的枫树,往顶上攀去。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我心里想,走不了几步路,就能站在顶上眺望了。不过真的走起来,却还挺费劲的。那一段陡峭的土路,爬得我气喘吁吁,额头冒汗,幸好路畔有丛丛的柏树,遮住燥热的阳光,阵阵的凉风,习习吹来,唤起了我跋涉的兴致,于是信步走了上去。
走到土路的尽头,一座几十丈高的峭壁,雄赳赳的,倾斜在那儿。我的心儿在胸口突突地跳,喉咙里不住地喘着粗气,原来我刚才过早地轻视它了。我将会功亏一篑,屈服于被自己轻视的小丘吗 绝对不行,这不合我的脾气,于是我在崚嶒的乱石中,寻觅着平稳的立脚点,左手按住石块的边缘,右手拉着石缝里的青草,连奔带跑,总算走到了小丘的顶上。
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点,往四周极目远眺,苍茫的大地尽收眼底。连同武则天在内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称号的那些独裁者,当他们活在世上时,都想牢牢地统治这幽谷里的子民;一旦死去,还要将他们的尸骨,永远高踞在群氓的顶巅,这是多么狂妄和愚蠢的念头。对于不甘做奴隶的人们,对于具有自尊心的人们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
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缅怀往昔和瞻望未来。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
看完了乾陵,背着一身历史的重担,我又乘上车,赶往南边百里以外的茂陵去。在阴沉沉的暮霭中,我远远望着那座埋葬汉武帝刘彻的坟墓,觉得很晦暗和凄凉。比起陡峭的乾陵来,它自然要矮小得多了。不过它的形状也规则得多了,简直是立体几何中最为标准的梯形图案。有几个操着南方口音的老人,冒着零零落落的雨丝,在路旁眺望着这座土丘,他们在想些什么 不知道是充满感情的膜拜,还是含有理性的否定 当我在暮色苍茫中,匆匆赶往霍去病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在他的墓前凭吊一番,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作历史的遐想了,虽然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曾在我的青年时代,鼓舞过我踏上人生的途程。
我迎着一阵阵潮湿的雾气,迎着从天顶上垂下的夜幕,大步流星地走去,终于寻觅到了墓侧两庑的石雕。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看似幼稚和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瞧瞧那个石俑吧,只是就着一块椭圆形的巨石,稍加凿磨,便活脱脱是个焦躁不安的人,睁大了眼睛,紧紧闭住了阔嘴,在诅咒着天道的不公,瞧他那硕大的手,还伸开粗糙的指头,压住自己凸起的肚子,憋着满腹的怒气,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我分明像是看到了他在不住地抽噎。
看完了石人,我还想仔细揣摩人与熊搏斗的那座石雕,可是天色愈益昏暗了下来,我只好迈开脚步,浏览了精神抖擞的卧牛,英姿勃发的跃马,眈眈疾视的伏虎。而当我站在那座马踏匈奴的石雕前,辨认着威武的马头下面,在那石像扬起的脸颊上,眼睛和鼻子都被压扁了似的,可是他拉住马腹的手指,却镂刻得太清晰了,显出一种蠕动和挣扎的力量。这无名的艺术家,用模糊的影子强调那石像狰狞的神情,却又用分明的笔法强调他抗拒的力量,审美的情趣实在丰富多彩,像这样来刻画力度的艺术似乎还不多见,它顿时使我想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那样磅礴的气势。
我深深庆幸着今天这后半段的旅程,能在无意间亲炙不少稀世的艺术珍品。从黎明到黄昏,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
(选自《岳阳楼远眺》,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自己认为乾陵只是矮矮的小丘,后又写攀登时气喘吁吁,但最终也不放弃,意在突出自己倔强顽强的性格。
B.文章写到汉武帝墓前几位老人的眺望,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想象和推理,实则表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C.在写到霍去病墓时,作者只引用了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却足以表现出作者对霍去病的无限尊重。
D.作者在写石俑和马踏匈奴的石人时,并未简单地停留于对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善于抓住其神韵,形象而有灵性。
答案:A
解析:A项,错在“意在突出自己倔强顽强的性格”,更多的是要表现作者对象征着封建独裁者意图不朽的陵墓的态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以景点、行踪来安排材料,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B.第2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土高原色彩绚烂、苍茫雄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C.有别于游乾陵的感慨,作者在游霍去病墓时将重点放在了墓旁的石雕上,在对石雕作品的细致刻画中,带领读者游弋于永恒的艺术空间。
D.文章主要放在对历史的“遗作”——陵墓的夹叙夹议上,以叙衬底,以议调色,并融注史实,行文舒展,可谓耐人寻味。
答案:B
解析:B项,第2段并没有写出黄土高原的“苍茫雄浑”。
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参考答案:①昔日帝王武则天和李治的陵墓在作者的笔下成了矮矮的小丘,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帝王与帝王陵墓也是渺小的。②为后文作者对封建帝王与人民百姓的议论张本。
解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上,“矮矮的小丘”具有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外观,实际上是放到历史上看,帝王与帝王陵墓也算不了什么。联系后面“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的议论,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9.“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你认为作者都收获了什么 请结合原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封建独裁历史的可笑。登上乾陵,追忆武则天等历代封建帝王的独裁历史,不过是一场虚空。②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自由平等永远属于人民;历史的独裁最终被不甘奴役的人们推翻,人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历史进步的永恒动力。③无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人类的瑰宝。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文明的创造会历久弥新。
解析: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部分,加以分类即可。从第7段的议论可以得出第①点,从第8段的议论可以得出第②点。从“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看似幼稚和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能在无意间亲炙不少稀世的艺术珍品”可以得出第③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
仲舒为人廉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B.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C.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D.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答案:A
解析:“久获罪”作“恐”的宾语,前面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数上疏谏争”是“多次上书直言规谏”的意思,中间不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士,古代负责教学的一种官名。秦汉已有,晋以后一般都设在太学或国子监中。
B.对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回答,自汉朝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五伯,即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茂才,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称,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答案:A
解析:A项,“博士”秦汉已有,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汉武帝后专掌经学传授,成为学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上门求学之人众多,他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传授学业,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见过他。
B.董仲舒居家著书,仍然关注国事。他辞官归家之后埋头修学著书,但只要朝廷派官员到他家征询他对重大问题的意见,他都会有根有据地作出解答。
C.董仲舒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他先辅助骄横好武的易王,后辅助凶残蛮横的胶西王;他审时度势、巧施计谋,将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
D.董仲舒廉洁正直,受到权臣嫉恨。董仲舒认为掌握大权、位至公卿的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因此对董仲舒心生嫉恨,之后终于寻找时机对他进行了报复。
答案:C
解析:错在“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董仲舒做胶西相,是被人陷害,不是被重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2)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参考答案:(1)他居家教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甚至没见过他。
(2)到了去官归家后,他根本不过问家庭产业,只是埋头诵读,专心著书。
解析:(1)“下帷”,指教书;“以久次”,状语后置,依学辈先后;“或”,有的人。(2)“及”,等到;“归居”,归家;“终”,根本。
1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董仲舒为什么说孔子的门徒羞称五伯。(3分)
参考答案: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不符合“仁人”的不谋取私利、不计较自己的功劳的标准。
解析:根据文中“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可以推知。
参考译文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年轻时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甚至没见过他。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学生们都效法、敬重他。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先后一百多位,而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策问结束后,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辅佐易王。易王,是汉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骄横,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过了一段时间,易王问董仲舒:“越王勾践和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密谋攻打吴国,后来终于灭了吴国。孔子说殷纣王有三位仁人,我认为越王勾践也有三位仁人。齐桓公有疑难问题就向管仲请教,我有疑难就向您请教。”董仲舒回答说:“臣愚昧,不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施行不正当的诈术,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的诸侯贤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头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说得好。”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任胶西王的相。”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师,对待他还比较尊重。董仲舒害怕时间长了会遭到不测之罪,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董仲舒共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书直言规谏,指定教令颁行国中,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归家后,他根本不过问家庭产业,只是埋头诵读,专心著书。董仲舒养病在家,朝廷如果讨论重大问题,就派使者和廷尉张汤到他家征询他的意见,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据。从汉武帝初即位,魏其、武安侯先后做丞相,开始推崇儒学。到董仲舒对策,推尊宣扬孔子,罢黜百家。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州郡推荐茂才孝廉,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年纪大了,在家里寿终。后来他家迁往茂陵,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凭学问做了大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停舟的地点和时间。两句倒装,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卧闻岳阳城里钟”,起句朴素自然。
B.颔联的“空江”两个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的空旷景象,也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轻快之情。
C.颈联描绘月下晚唱,江月似乎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提示诗人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
D.全诗写旅中思归,却深藏不露。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全诗的感情变化。
答案:B
解析:B项,“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轻快之情”错误。“空江”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的渺小孤独无助。
16.请结合全诗赏析“轻舟短楫去如飞”。(6分)
参考答案:渔人驾着轻快的小船,划动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或反衬),用渔人的轻舟短楫、疾去如飞,反衬诗人被贬离乡的沉重苦闷。
解析:从内容上看,可以理解为言渔人轻快之情,还可以理解为反衬诗人沉重之情,渔人“轻舟短楫”故可“去如飞”,自己羁旅仕途负重,思归而不得归,反衬诗人此刻沉重的心情。从手法上看,是衬托,乐景衬哀情,写渔人之乐衬自己之哀。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理想遭遇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屈原列传》中,屈原在人生抱负不得施展的时候,却能“ , ”,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2)《过秦论》中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的句子是:“ , 。”
(3)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一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答案:(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2)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1)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①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2)它们的枝头粗壮疏落,叶子平展阔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了。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② ,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18.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用 比喻 排比
B.夸张 借代 排比
C.比喻 拟人 引用
D.拟人 借代 夸张
答案:C
解析:“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芭蕉分绿上窗纱”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段中没有夸张、借代和排比手法。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1)句可以改写成“始终没看清楚”,(2)句可以改写成“它们的枝头粗疏,叶子平大”,从语意上看这两句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原文(1)句的句式“恐怕……呢”表现出作者自得的心情,使表达更委婉。原文(2)句用双音节词强调梧桐枝叶的特点,描写更具体形象,富有音韵美。
解析:比较原句与改句不同在哪里,再从表达效果上分析。(1)改句少了“恐怕……呢”,少了推测的语气。(2)改句“枝头粗疏,叶子平大”,与原句“枝头粗壮疏落,叶子平展阔大”,原句节奏更舒缓,富有音韵美。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参考答案:①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②可是数目繁多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面“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可以推知。第②处,根据“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以确定是转折复句,根据后面“重重叠叠地挂着”可知数目繁多。
21.阅读下面文段,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4分)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参考答案:开拓进取(艰苦创业) 开放融合(交流融合、兼容并包) 革故鼎新(技术创新)
解析:文段第1句是从创业艰难角度说的,第2句是从楚人的融合精神角度说的,第3句是从技术革新角度说的。答题时要统揽全局,注意关键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22.高中三年,除了同学、老师、家人,还有这些人陪伴着你,他们或给你慰藉,或给你希望,或引你遐思……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写一段话。(5分)
李清照 苏轼
示例 “曰‘思无邪’”,面对文艺,你言简意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面对学问,你学思并重;“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面对秩序,你严肃规矩。孔子,你多么智慧!
答案示例:(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面对晚归,你愉悦欢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面对思念,你真诚深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面对家国,你无限哀愁。李清照,你多么有情!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面对亡妻,你精诚盈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面对贬谪,你孤高自傲;“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人生,你洒脱旷达。苏东坡,你多么纯真!
解析:弄清例句的形式,首先引用文化名人的名言,再加以诠释,三个分句从三个方面分说,最后“×××,你多么××!”总说。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把一些难度较高、挑战性较大的运动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运动项目统称为极限运动。例如速降、翼装飞行、极限单车、攀岩、跑酷等。有人认为极限运动对身体极限的探索,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体现了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精神。也有人认为极限运动风险太高,几乎是拿生命当儿戏,是没有意义的冒险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极限运动展开思考。可以对两者进行简单的判断。如“生命诚然可贵,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价值更高”,或者“生命可贵,应该在更有意义的领域闪耀它的光芒”。更好的立意是思考两者的关系。比如,“挑战极限不等于视生命于儿戏”“在保护生命的前提下挑战极限”“不断突破极限,不停丰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