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第六册知识要点[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语文总复习第六册知识要点[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6-19 07: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总复习
第六册知识要点
一、 重点篇目
课文整体结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含电影文学)—文言文及诗词(全部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
《藤野先生》、《白杨礼赞》、《孔乙己》、《变色龙》、《鲁提辖拳达镇关西》、《鱼我所欲也》、《出师表》、《诗词五首》《曹刿论战》、《上疏密韩太尉书》
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
祈愿(qí) 污秽(huì) 街衢(qú) 田圃(pǔ) 喑哑(yīn)
雾霭(ǎi) 匿名(nì) 诘责(jié) 自给(jǐ) 煦暖(xù) 婆娑(suō) 主宰(zǎi) 秀颀(qí) 虬枝(qiú) 喧嚣(xiāo)
矍铄(juéshuò)铿锵(kēngqiāng)戛然而止(jiá) 涟漪(liányī) 脚踝(huái)捋胡子(lǚ) 附和(hè) 阔绰(chuò) 羼水(chàn) 戳穿(chuō)聒噪(guō) 迸裂(bèng) 腌臜(ā zā) 臊子(sào) 嬉闹(xī) 撩逗(liáo) 休憩(qì) 葳蕤(wēiruí) 迤逦(yǐlǐ) 歪歪趔趔(liè) 白皙(xī) 癖性(pǐ) 中流砥柱(dǐ) 恻隐(cè) 懦弱(nuò) 膂力(lǚ) 和面(huó) 诓骗(kuāng) 踉跄(liàngqiàng) 残骸(hái)蠕动(rú) 田塍(chéng) 深邃(suì) 馄饨(húntún)与混沌(hùndùn)
窈窕(yǎotiǎo)好逑(qiú) 蒹葭(jiānjiā) 著帩头(zhuóqiào) 鬑(lián)皲裂(jūn) 加冠(guàn) 容臭(xiù) 仓廪(lǐn) 苑囿(yuànyòu)存恤(xù)猖獗(chāngjué)陟罚臧否(zhì pǐ)以遗陛下(wèi)猥自枉屈(wěi)
三、加点的字或词语的解释
坦荡如砥(磨刀石) 姹紫嫣红(姹、嫣:娇艳) 油光可鉴(当镜子照)
深恶痛疾(恶:厌恶;疾:痛恨) 潜滋暗长(生长) 无边无垠(地域的界限) 旷远飘逸(空旷辽远,洒脱自然) 义愤填膺(yīng,胸) 濯我缨(洗)
君子固穷(安守)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态度) 间或(有时) 消遣(捉弄)
不屑置辩(xiè,值得) 较量(谈论) 葳蕤(形容枝叶繁茂)恻隐(对受苦的人表示同情)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神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四、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特点:(1)时间、空间高度集中。(2)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注意分类标准不同,戏剧文学的类型不同)
2、艾青:原名蒋海澄,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火把》、《向太阳》等。
3、《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本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还有他与丁毅合作写的歌剧《白毛女》(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4、《帆》的作者是俄国的诗人、作家:莱蒙托夫;《萤火虫》的作者是印度的诗人作家:泰戈尔,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著名的诗集有:《园丁集》、《飞鸟集》等。
5、《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本文选自《见闻杂记》。
6、《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家,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等。
7、《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8、《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之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9、《隆中对》作者:陈寿,晋朝人,史学家,著作有《三国志》。
10《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课文节选的《曹刿论战》。与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体例不同。
11、《上疏密韩太尉书》选自《栾城集》作者苏辙,号颖滨老人,四川眉山人,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12、《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文学家。(明初三大家:宋濂、高启、刘基)
1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代称为“诗三百”,诗经的“六义”指:风(国风,160)、雅(大雅,小雅,共105)、颂(鲁颂、周颂、商颂,共40)、赋、比、兴。
四、现代文重点内容点拨
1、《藤野先生》:线索有两条,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感情线索。我与藤野先生交往是四件事情:(1)添改我的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2)纠正我画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学生热情诚恳;(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治学严谨,求实;写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两件事情:(1)匿名信事件(2)看电影事件。重点语段是:32---36段。2、《白杨礼赞》:礼赞的含义:崇敬赞美;本文写了白杨树的“三美”:景美(描绘西北高原景色的作用,找出写美景的语言)、形美(干、枝、叶、皮)、神美(找出语句,特别是通过象征意义揭示神美);重点语段是5段、7段。
3、《孔乙己》: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一个穷困潦倒,而又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下层读书人形象,(要能找出语句体会),还要分析掌柜、丁举人、短衣帮的性格特点;从文中的“笑”看出怎样的社会环境。体会文中“排”、“摸”、“踱”、“走” 、“大约”、“的确”等表达作用;重点语段是4段和11段。
4、《变色龙》:把握人物的“善变”的性格: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
5、《鲁提辖拳达镇关西》:鲁达的性格特点: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粗中有细,能爱人,能憎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情节:问—救—打—走。
重点语段: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从打的部位,反应,效果等方面分析,体会详细写三拳的作用。
五、文言文以及古代诗词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3、乡为生死而不受:通“向”,从前。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5、必能裨补阙漏:通“缺”缺点。6、君子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通“何”,什么。7、尔来二十有一年。通“又”,用在整数与零头之间。8、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9、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通“彰”,显扬。10、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11、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通“现”,表现。
(二)、古今异义
【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古:案件;今:监狱 【开张】古:扩大;今:店铺等的开业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语言、行为、品质恶劣。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深刻仇恨。 【涕】古:眼泪;今:鼻涕 【布衣】古:平民百姓;今:布做的衣服。 【忠】古:尽力作好本分的事情;今:忠诚。 【感激】古:感动振奋;今:深深的感谢 【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能够。 【间】古:参与;今:中间;空间等。 【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三)重点词语的解释
1、蹴尔而与之:用脚践踏2、万钟于我何加焉:高官厚禄;对于3、本心,是心:舍生取义之心4、乞人不屑也:轻视5、。时人莫之许也:同意6、此人可就见:接近7、遂用猖獗:失败9、箪食壶浆:用箪盛;用壶装1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11、危急存亡之秋:时12、深入不毛:苗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14、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15、神弗福也:保佑16、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1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18、公将鼓之:击鼓19、寤寐求之:醒着;睡着20、皆言夫婿殊:出色,与众不同21、使君谢罗敷:请问22、持汤沃灌:浇洗23、右备容臭:香气,而“容臭”是香袋24、得观贤人之光耀:丰采25、称其气之小大:符合。
(四)重点语句的翻译(中考必考的内容)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3、非惟天时,抑亦人谋。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开张圣听、陟罚臧否、捉奸犯科、咨陬善道、妄自菲薄等四字句的解释。8、盖亦也精力自致者也,非天成也;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9、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10、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0、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五)文言文中常见的几个虚词的用法(学生要能够举例)
1、之:(1)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2)助词,相当于“的”(3)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4)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5)用在句末,一般是时间词的后面,凑足音节的作用。
2、而:(1)表并列关系(2)表转折关系(3)表承接关系(4)表修饰关系。(5)表递进关系。
3、以:(1)介词,一般用在动词前,可翻译为:在、用、因、把、凭借等。(2)连词,翻译为来、以至等。
4、于:(1)介词,可翻译为:在、从、到、向、对、同等。(2)用在形容词之后翻译为:比
5、其:(1)代词,一般是第三人称,可翻译为它、它们、他、他们等,也可翻译为:其中的。(2)语气词,可表示推测语气,翻译为:也许;表反问语气,可翻译为:难道。
6、然:(1)代词,翻译为:这、这样。(2)连词,翻译为:可是、但是、然而;(3)助词,可翻译为:……的样子。
(六)重点诗文的积累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晴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
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君子于役,不知其期;鸡栖于埘;鸡栖于桀。《诗经》
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10、盖亦也精力自致者也,非天成也。——曾巩《墨池记》
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1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七)重点诗歌和名句的赏析
1、《汉江临眺》:首联:交代了汉江的地理位置:接三湘,通九派;颔联与颈联:描绘了汉江的美景:雄伟壮观,汹涌澎湃的气势。体会“浮”、“动”的作用;尾联:写出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欣赏与陶醉。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是感怀,抒发了诗人理想与报复不能实现的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愁和苦闷。
3、《浣溪沙》主要写了春天黄昏的生活和心情,倾诉了生活的空虚和无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理解:(1)花开花落,乃自然规律,所以人无可奈何;燕子回来寻旧巢,所以似曾相识;(2)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写出猎的情况;下片写希望朝廷重用他,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鬓微霜……何日遣冯唐”了解典故的来源;作用是:表达了词人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会挽雕弓……射天狼”作用:表达了词人会竭尽全力抵御外来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写军旅生活,下片写战斗场面。顺序是:醉境----梦境-----醒境。理解“八百里”含义:牛;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
6、《诗经三首》的重点是默写,对内容的体会是次要的。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