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层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16题)
1、2022年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制冰,其原理是将液态的二氧化碳相变、蒸发、吸热然后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下列关于制冰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质量不变
C.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小
2、元素是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B.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3、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两个氢原子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两个氢元素
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A.Ba2O B.BaO2 C.Ba2O2 D.BaO3
5、在化合物M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8 B.24 C.27 D.56
6、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8、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分子式为N2O4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C.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物质丙和丁均由原子直接构成
9、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稀有气体 C. 自来水 D. 液态氧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H ②Fe ③2Fe2+ ④H2O ⑤KCl
A.③表示2个铁离子 B.能表示物质组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B.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13、下列叙述中的“一定”肯定成立的个数有( )
(1)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食盐水一定是化合反应;
(3)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4)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都不变;
(5)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14、有NH3、N2、NO、X、HNO3五种物质,均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则物质X是( )
A.NO2 B.N2O C.N2O5 D.NaNO3
1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1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二、填空题。
17、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如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 ,C粒子的符号为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和 (填序号)。
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
1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形成 (填粒子符号)。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3)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4)镁元素和铝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 镁和铝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原子和铝原子核电荷数相同
c 镁原子和铝原子质子数不同 d 镁原子和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e 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f 镁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图3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实心黑球和阴影白球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画出方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 。
1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氢原子______。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③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2)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钠”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______,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
20、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塑料瓶氧气,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口朝下放置。以上步骤需确保塑料瓶外形不变,用氧气传感器测得三步实验中塑料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为图示中的AB段、BC段和CD段。
(1)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2)解释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曲线CD段的变化,可以证明氧气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
21、如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名称是 ,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由1、7、8和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学肥料的化学式 ;
(3)N与O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4)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
(5)在元素周期表前18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三、实验题。
22、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图1,下瓶中充满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上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如图2为此实验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回答:
(1)图1中,若两瓶调换位置(上瓶是氨气下瓶氯化氢)你还能看到“白烟”这一现象吗? (填“能”或“不能”),由此体现分子的基本性质是:
。
(2)写出一个与此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文字表达式: 。
(3)请你结合图2回答从微观角度获得的一条信息:
。
(4)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瓶,待白烟散去能看到 ,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3、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2010年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深圳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 mg下调至25 mg。
碘 盐
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20~30)mg/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 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层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16题)
1、2022年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制冰,其原理是将液态的二氧化碳相变、蒸发、吸热然后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下列关于制冰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质量不变
C.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小
【答案】A
2、元素是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B.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答案】A
3、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两个氢原子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两个氢元素
【答案】C
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A.Ba2O B.BaO2 C.Ba2O2 D.BaO3
【答案】B
5、在化合物M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8 B.24 C.27 D.56
【答案】D
6、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
【答案】A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C
8、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分子式为N2O4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C.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物质丙和丁均由原子直接构成
【答案】C
9、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稀有气体 C. 自来水 D. 液态氧
【答案】D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H ②Fe ③2Fe2+ ④H2O ⑤KCl
A.③表示2个铁离子 B.能表示物质组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
【答案】C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答案】A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B.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答案】A
13、下列叙述中的“一定”肯定成立的个数有( )
(1)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食盐水一定是化合反应;
(3)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4)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都不变;
(5)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答案】D
14、有NH3、N2、NO、X、HNO3五种物质,均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则物质X是( )
A.NO2 B.N2O C.N2O5 D.NaNO3
【答案】A
1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答案】D
*1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如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 ,C粒子的符号为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和 (填序号)。
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
【答案】①8,Cl-; ②B,C;③AB
1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形成 (填粒子符号)。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3)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4)镁元素和铝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 镁和铝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原子和铝原子核电荷数相同
c 镁原子和铝原子质子数不同 d 镁原子和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e 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f 镁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图3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实心黑球和阴影白球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画出方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 。
【答案】(1)得到; S2-; (2)SiO2;
(3)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cde; (5)
1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氢原子______。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③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2)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钠”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______,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
【答案】(1) 3H CO2 5OH- O (2) Na 8
20、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塑料瓶氧气,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口朝下放置。以上步骤需确保塑料瓶外形不变,用氧气传感器测得三步实验中塑料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为图示中的AB段、BC段和CD段。
(1)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2)解释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曲线CD段的变化,可以证明氧气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
【答案】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1、如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名称是 ,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由1、7、8和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学肥料的化学式 ;
(3)N与O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4)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
(5)在元素周期表前18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答案】(1)铝元素;金属。 (2)(NH4)2SO4。
(3)核内质子数不同。 (4)电子层数。 (5)氟元素。
三、实验题。
22、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图1,下瓶中充满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上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如图2为此实验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回答:
(1)图1中,若两瓶调换位置(上瓶是氨气下瓶氯化氢)你还能看到“白烟”这一现象吗? (填“能”或“不能”),由此体现分子的基本性质是:
。
(2)写出一个与此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文字表达式: 。
(3)请你结合图2回答从微观角度获得的一条信息:
。
(4)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瓶,待白烟散去能看到 ,原因是 。
【答案】(1)能;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氢气+氧气水。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
(4)瓶子变瘪了;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瓶内压强变小。
四、计算题。
23、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2010年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深圳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 mg下调至25 mg。
碘 盐
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20~30)mg/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 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答案】(1)127∶39∶48 (2)59.3%
(3)解:每500 g食盐中少加碘的质量为(40 mg-25 mg)÷2=7.5 mg,则每500 g食盐中少加碘酸钾的质量为7.5 mg÷59.3%≈12.6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