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社会行为习题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3社会行为习题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2 12: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 老鼠偷吃蚂蚁穴中的食物,被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贮食行为
2. 北京密云水库周边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中华蜜蜂保护区。中华蜜蜂群体由一只蜂王、几百只雄蜂和几万只工蜂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华蜜蜂具有社会行为 B.蜂群成员间分工明确
C.成员之间有信息交流 D.不同分工的蜜蜂形态相同
双基巩固
B
D
3. 下列诗句描述的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D.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
D
4. 动物行为多种多样,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乙与其他三者不同
B.与丙相比,丁中的动物学习能力更强
C.甲中猩猩与蚂蚁相比,其重要特征是具有等级
D.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大
【解析】先天性行为能维持动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生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选项D错误。
B
5. 萤火虫可以利用闪光进行交流。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之间为争夺伴侣,它们甚至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把别的雄虫引开,好独占“娇娘”。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萤火虫雌雄个体间的(  )
A.摄食 B.通讯
C.运动 D.产卵
6. 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其他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
C.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D
7. 自然界很多动物有社会行为,以下对社会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青蛙、蝗虫等群居的动物有社会行为
B.群体内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
C.动物通讯方式多样,如蚂蚁靠气味交流
D.某些高等哺乳动物有明显的等级之分
提升与迁移
A
【解析】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具有社会行为,如青蛙、蝗虫不具有社会行为,选项A错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选项B、D正确。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选项C正确。
【主题思考】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在迁徙中偏离路线引起大家关注。有人认为: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状况使得大象不停迁移;也有人认为:保护区内大象种群的恢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带来栖息地减少,增加了大象生存压力,迫使一些象群出走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请回答8~9题。
8. 下列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同象群一样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①蚂蚁②蜜蜂③蝗虫④狒狒⑤大马哈鱼⑥狮子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C
9. 关于象群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象群集体生活有利于御敌
B.近距离观察不会打扰象群迁徙
C.象群仅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D.象群内部没有组织、没有分工
【解析】人类近距离观察会打扰象群迁徙,选项B错误。亚洲象群通过动作、声音传递信息,选项C错误。象群内部形成一定组织、有明确分工,并有“首领”指挥行动,属于社会行为,选项D错误。
A
10. (实验探究)为探究信息素(一类化学物质)与蚂蚁通讯的关系,兴趣小组饲养了一窝蚂蚁,包括1只蚁后与60只工蚁。实验前对蚂蚁进行1周饥饿处理,然后依次实施以下步骤。
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杯是中转站,通过洁净透明的吸管m、n与蚂蚁巢穴、B杯(有食物)、C杯(无食物)连接。15分钟后观察,发现大多数蚂蚁爬向B杯。
②用镊子快速交换吸管m、n的位置,连接方向不变。15分钟后,观察记录B杯、C杯中的蚂蚁数量。
③用镊子快速将m管换成新管p。15分钟后,观察记录B杯、C杯中的蚂蚁数量。
④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实验3次。
⑤把步骤②、③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
(1)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___________。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填“一个”或“多个”)蚁穴。
(2)步骤①中m、n两支吸管的长度应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观察到蚂蚁优先选择进入m管,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法
一个
相等
控制单一变量
m管有蚂蚁留下的信息素
(4)分析图2的结果,可验证的假设是蚂蚁分泌的信息素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蚂蚁的觅食路径。
(5)兴趣小组打算进一步探究蚂蚁觅食的口味,用杯和吸管设计实验装置(如图3),图中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吸管长度不等(或k管到5个吸管入口的距离不等)
(6)蚂蚁营群居生活,有明确的________,如工蚁负责觅食,蚁后负责繁育后代等,这属于_____________。“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社会行为
生物影响环境
11.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的。你还可以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吗?试试看。
跨学科实践
操作指引:
①实验材料:蚂蚁巢穴、蚂蚁喜爱的食物(小块面包等)、放大镜、镊子、小纸片。
②实验步骤:a.用镊子夹取食物放在距离蚁穴较远的地方;b.仔细观察,当侦察蚁离开蚁穴并发现食物后,在它返回蚁穴的路上事先放上一些小纸片,让它从小纸片上爬过;c.当许多工蚁出洞时,将小纸片围绕食物重新排列成圆形,仔细观察蚂蚁群的行为。
③实验结果与分析:发现跟随侦察蚁而来的工蚁大部分聚集在小纸片上,只有极少数的工蚁发现了食物,由此说明蚂蚁是用气味来进行通讯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