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盼
作者简介
铁凝: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字词认读
袖筒 斗篷 瓦蓝 酱油 嘴唇 楼梯
xiù péng wǎ jiàng chún tī
缩手 疯狂 厚墩墩 甩开 嚷着 炖肉
suō fēng dūn shuǎi rǎng dùn
读准节奏和字音。
嚷 着
生字正音
嘴 唇
蹦 跳
楼 梯
甩 打
rǎng
chún
bèng
tī
shuǎi
酱 油
jiàng
痱子:
理直气壮:
理解词语
斗篷:
窸窸窣窣:
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
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
比喻理由正当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让人信服。
“我”盼的是什么?围绕“盼”,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1~3自然段)有了新雨衣,盼望变天。
第二部分
(4~17自然段)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第三部分
(18~20自然段)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这篇小说中,“我”盼的是什么?通过哪几件事来写“盼”?
“我”盼的是什么?
“我”盼的是下雨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1)走在放学路上盼着变天。
(2)放学回家时天上下了几个雨点儿,盼着出去买酱油。
(3)继续寻找借口出门,盼着雨别停。
(4)吃过晚饭,没有机会出门,怕雨下完了明天就没有雨下了,又盼着雨停。
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
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以下的表现: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
颜色
样式
你能说说这两种样式雨衣的区别吗?
“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这几句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疑问句,表现了“我” 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真的是这样吗?
天气预报是根据天气情况播报的,并不会因为“我”有雨衣就总报“晴”。“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对下雨十分期盼,感觉天气预报总在和自己作对。
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我”因盼不到雨天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放慢”和“加快”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雨来时“我”兴奋的心情。
心理描写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蕾蕾的语言不连贯。
“嘟囔”是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心理描写
雨前场景描写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写出了“我”终于可以穿上新雨衣的激动心情。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从嗓子里蹦出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内心的激动、兴奋。
盼的结果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雨后场景描写
三处雨景描写,写出了“我”不同的心情:第一处写了令“我”兴奋的雨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理由穿上新雨衣了;第二处写了令“我”担心的雨景,因为“我”害怕今天雨下得太大,明天就不会下雨了;第三处写了雨停后的宁静。这三处的描写都烘托出“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衣的渴盼的心情。
小
结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顾课文的三个部分,你发现哪部分写得最具体?说说这样写得好处。
课文的三个部分
得到雨衣
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
最具体
好处
一是第9~15自然段:通过对话描写表现“我”急于穿雨衣出门的心情。
二是第16~17自然段: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满脑子想着穿雨衣的心情。
作者抓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细致地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理清文章结构
盼
渴盼下雨
亲近自然
原因:新雨衣 淡绿色 透明 长着袖筒
经过
盼变天
盼雨点打在新雨衣上
结果:雨点在雨衣上跳跃
盼外出
盼雨停
作者用清新俏皮的语言,讲述了妈妈送“我”一件新雨衣后,“我”渴盼下雨,渴盼雨天穿新雨衣出门,以及最终如愿穿上了新雨衣,在雨中尽享快乐的事。表达了“我”对童年纯真美好生活的喜爱和眷念。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