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攻略(含答案)
快乐阅读,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里加上标点符号。
2.“五彩缤纷”的意思是 ,与此意思相似的词语有
3.“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
4.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秋天的雨把
课内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5.照样子,写词语。
例:闪闪发光
6.文章一共有( )个自然段。
7.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梧桐树叶像 ,红棕色的小雨靴像 。我也能写一个比喻句: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的像 ,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在生活中,北大荒的人们喜欢用“ ”来赞美九月。
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热闹非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文中的“ ”上应补充的内容是( )
A 一团团火 B 漂亮的锦缎 C 飞舞的蝴蝶 D 羞红的脸庞
11.短文从 、 、 着三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从第四自然段中的“笑声”和“演唱”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 来写。你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短文内容,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七月的北大荒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茂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夹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成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13.解释下列词语。
(1)漫山遍野:
(2)流连忘返:
14.用“ ”分别画出第3、4、5自然段的中心句。
15.第3自然段作者从 、 、 三个方面描写了红叶。
16.短文中,作者主要介绍的景物有: ,表达了作者 之情。
17.读短文第3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些古诗句?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为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 )热带来的疲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了。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8.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9.短文是按照 、 、 、 的顺序写小草的。
20.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 )( )
21.请用“_____”画出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的句子
阅读理解。
秋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关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羌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轰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2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霎时(shà chà) 好似(sì shì)
涨红(zhǎnɡ zhànɡ ) 嬉戏(xǐ xī )
23.第4自然段运用了 和 两种修辞手法。
2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拟人句。
25.这篇短文描写了几处秋天的美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 。 2. 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斑斓 3. 比喻 银杏叶 小扇子 4.红色给了柿子,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故用顿号,“雪白的”后面表示列举的省略,故用省略号,“点头”表示一句话已经表达完整,故用句号。
2.本题考查解释词语意思以及相似含义词语的积累。
“五彩缤纷”出现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中,意思是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相似的词语有五光十色、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
3.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分析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可知,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叶子”,喻体是“小扇子”,将“叶子”比喻成“小扇子”。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仿写句子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分析例句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银杏树的叶子”比喻成“小扇子”,将“红红的枫叶”比喻成“一枚枚邮票”,因此在仿写是要用到比喻的修辞。例如:秋天的雨,把白色给了棉花,雪白的棉花像朵朵白云。
5. 念念不忘 面面相觑 窃窃私语 6.3/三 7.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解析】5.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闪闪发光”是AABC式的词语,示例: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6.本题考查对自然段的认识。
自然段是表现文章层次的最小结构单位。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一看便知。故本文有3个自然段。
7.本题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和句子仿写。
结合文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乌”可知,梧桐树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红棕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运用比喻修辞写一个句子即可。示例: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8.大豆摇铃千里金 9. 指多种庄稼喜获丰收的场景 指傍晚的流云颜色很多,非常漂亮。 10.A 11. 大豆 高粱 榛树的叶子 人 看,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 12.七月的北大荒到处是一片绿色,庄稼绿油油的,高粱的叶子也是碧绿碧绿的,就连路旁的榛树,也像是一把绿色的大伞。
【分析】8.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让我们游玩了美丽富饶的 北大荒,这里的人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9.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的能力。
热闹非凡:指多种庄稼喜获丰收的场景。
五彩斑斓:指傍晚的流云颜色很多,非常漂亮。
10.本题主要考查补充句子。
从“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可知,句子中填“一团团火”比较恰当。
11.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段“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可知,短文从大豆、高粱、榛树的叶子这三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的“笑声”“脸庞”把大豆和高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仿写拟人句: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展开想象,写一写七月的北大荒。
示例:北大荒的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水稻,黄澄澄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淡褐色的大豆,袅袅的炊烟,一幅“喜看稻蔌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秋收美景。
13. 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留恋不止,不愿离开。 14.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 15. 形状 颜色 声音 16. 红叶、溪水、菊花 对香山公园的喜爱和赞美 1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13.考查字词的解释。
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14.考查寻找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第3、4、5自然段的中心句都在句首。
15.考查段落大意。文章第三段“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可知写了红叶的形状。结合“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夹杂着深黄色、褐色”可知介绍了红叶的颜色。结合“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可知描写了红叶的颜色。
16.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三段主要介绍香山的红叶,第四段主要写香山潺潺的流水,第五段主要写路旁的花坛里的花儿。结合“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可以体会作者对香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7.考查诗句默写。结合“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可知与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的意境相同。
18.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9. 春 夏 秋 冬 20. 火热 酷热 21.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为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解析】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诗句背诵。
在课上要注意积累。“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了。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小草秋冬枯萎,春天生长,这里可以用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拂,又吹得遍地茂盛的野草。
19.本题考查对文章记叙顺序的把握。
在文中有标志,通读短文后,从第二自然段可以提取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所以文章是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顺序写小草的。
20.本题考查反义词理解。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严寒”的意思是极其寒冷,其反义就是极其炎热,文中表示极其炎热这个意思的词语有“火热”和“酷热”。对应原文:“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为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严寒的反义词就是酷热、火热。
2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理解。
“胸怀宽广”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指人很有胸襟和肚量,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
略加推断就能找到答案,难度较低。对应原文是: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为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22.shà sì
zhànɡ xī 23. 拟人 排比 24.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 25.花园 田间 果园 山坡 26.海水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
【分析】2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尤其需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等。
霎时:shà shí,形容极短的时间。霎,短时间;一会儿。
好似:hǎo sì,意思是胜过;好像。
涨红:zhàng hóng,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突然变为红涨(例如脸色),尤指羞红。
嬉戏:xī xì,意思是无忧无虑地玩耍。
23.这道题考得是修辞手法的辨析。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由句中“嬉戏”一词可知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这句话的柿子、山楂、鸭梨和葡萄并排,可判断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24.这道题考得是修辞手法的辨析。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文中拟人句众多,任选一句即可。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25.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种景物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本文是总分总结构,按段落总结即可得出答案。主要看每个段落的第一句。由此可知,分别在第二段写了花园,第三段写了田间,第四段写了果园,第五段写了山坡,总共写了四处美景。
26.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是......也是”是一组关联词,学生要注意前后两个半句之间的联系即可。合理即可得分。
如“海水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童年是美好的,也是难忘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