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攻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攻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2 12: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攻略(含答案)
课内阅读。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戴着一条倾斜的随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文章画线部分是( )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2.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不好吃 B.那丛草可以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3.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 )
A.从外到内 B.从地到右 C.从远到近
4.选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②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弯曲( ) 细小( )
近义词:相当( ) 逐渐( )
7.选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 ”画出有关句子
8.写出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 )、( )、( )、( )、( )、( )。
9.画“ ”的句子作者采用了(  )的方法。
A.用鼻子闻 B.用耳朵听 C.用眼睛连续观察
10.读句子,体会这两个句子意思的不同。
①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②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逐渐”说明
11.“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成反问句)
读文章回答问题。
牵牛花
叶圣陶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⑤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⑦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2.请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默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三段有“老把戏”一词,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老把戏”指什么,有什么修辞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表现牵牛花“生之力”的精彩文字不少,请在文中将它划出,并在旁边写批注文字。
15.“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让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蜘蛛结网
今天早上,我发现阳台的玻璃上端有一只蜘蛛在吐丝结网,很有意思。我忍不住停下来,在那里观察起来。
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它结网时先把几根长丝扎根在四周,它拉着丝上下翻动,一会儿头朝下,牵着丝定位,一会儿攀着拉动的丝向上,有时牵着丝向左右。把网的大梁扎下以后,从里面向外结,用后脚牵动着丝,一格一格地粘上去,织得那么均匀,真是巧夺天工。
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不多时,有一只出行的蚊子想从窗口飞过,撞到了蜘蛛网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啊!蜘蛛,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蜘蛛!
16.写出文中描写蜘蛛样子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把蜘蛛和它的网分别比作什么?你能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吗?请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在南方有一种与蝉一样的昆虫,虽然它不怎么出名,但是很能引起人的兴趣。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被叫作螳螂。
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螳螂不但不令人生畏,反而看上去很美丽。它的姿态纤细而优雅,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薄如纱,灵活的颈部使得它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转动。它是唯一可以向各个方向凝视的昆虫,真正能做到眼观六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
它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显得格外平和。它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安静地一动不动。但是,这些只是暂时的,无论是什么昆虫,只要走近螳螂,有的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螳螂的利钩俘虏了。螳螂把它用两排锯齿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结束战斗。蝗虫、蚱蜢,甚至是更加强壮的昆虫,只要被螳螂俘虏,就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只好束手就擒。这时,螳螂显出了它凶残的一面。——法布尔《昆虫记》节选
19.对下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人生畏:让人感到害怕。
B.眼观六路:眼睛能看到六个地方。
C.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D.束手就擒: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20.从语段中找出能表现螳螂特点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姿态: ;体色: ;长翼: ;颈部: 。
从这些词句中,我发现法布尔对螳螂的观察 。
21.螳螂是怎么捕食昆虫的呢?找到相关语句画上横线。
22.语段围绕螳螂讲了两方面的内容:① ;② 。
23.请写一写你的阅读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我家的吊兰
我家有一盆吊兰,是妈妈前年买的,摆放在阳台的桌子上。
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又细又短,几个星期后,叶子长大了,就变成深绿色,但是它非常细,非常长,叶子上还有两根白色的叶脉(mài mò)。叶子继续长,它根部就会生出一根小茎,小茎上又长叶子,小茎和叶子可以剪下来,然后移植到其他地方,又可以长出新的吊兰。风从窗外吹进来,叶子就跳起了舞,好看得很。
以前我认为吊兰只会长叶子,可是我现在发现吊兰也会开花。那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我到阳台上去晒太阳,顺便看了看吊兰,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我看见小茎上开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白花。我非常惊讶,便对花进行了观察。花的面积大约一平方厘米,有五片花瓣,中间的花蕊(ruì ruǐ)是金黄的,一阵风拂过,还能闻到淡淡清香。
我家的吊兰真美,我非常喜欢它,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吊兰在我的细心照料下,正茁壮成长着!
24.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嫩绿( )  惊讶( )  细心( )
(2)反义词:骄傲( )  细心( )  紧凑( )
26.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至少两个。
27.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8.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1)叶子继续长,它根部就会生出一根 ,小茎上又长 ,小茎和叶子可以 ,然后 到其他地方,又可以长出新的 。
(2)本文先写吊兰的 ,接着写了吊兰的 。
29.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过渡 承上启下 2.C 3.A 4.外部特点:平坦、向阳、隐蔽、干燥;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5.虽然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但蟋蟀的住宅非常讲究。
【解析】1.本题考查了选文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承接上文写蟋蟀住宅外部结构,作者从外写到内,而这个句子就是为后文写蟋蟀住宅内部环境做铺垫,故这个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可知,那丛草可以隐蔽洞口的出口,所以蟋蟀不去吃它。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段内容可知,第①自然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第②自然段“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写了蟋蟀住宅的内部构造,是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第①自然段“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戴着一条倾斜的随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可知,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住宅的内部特点:光滑、简补、清洁、干燥。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结合全文内容,从句子“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蟋蟀的住它耗时耗力,蟋蟀用来修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的,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6. 笔直 粗大 十分 渐渐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8. 触 变 巴 拉 贴 爬 9.C 10.爬山虎的脚是一点一点变颜色的。 11.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么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呢?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和反义词。
弯曲:不直。反义词有垂直、挺直等;
细小:十分小;微小。反义词有庞大、巨大等;
相当:表示程度高。近义词有非常、异常等;
逐渐:渐渐。近义词有慢慢、日益等。
7.本题考查的是找句子。
读一读选段,抓住“伸、触、变、巴”等一系列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找到爬山虎往上爬的句子。即: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8.本题考查的是信息提取。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描写了爬山虎具体过程。因此,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可以在这个句子中寻找。“触、变、巴、拉、贴、爬”等动词的使用具体描绘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9.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策略。
读划线句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由句子中的“不几天”“后来”“逐渐”等词,可知,作者运用的是连续观察的方法。
故选C。
10.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分析。
句①直接点明了结果: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句②加了“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表述更准确,能让人感受到爬山虎的脚的颜色的变化过程。
11.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反问句。
将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首先加上反问语气词(怎么),然后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最后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完成之后读一读,保证句意不变。
12. 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未曾,不是 13.“老把戏”指牵牛花的末梢倒垂下来,嫩条重新“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的现象。“把戏”常指杂技、花招或蒙蔽人手法,将它用在牵牛花身上,赋予牵牛花一种主动意识,流露出作者对牵牛花的疼爱之情。 14.如:(1)“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倒垂”写出茂盛;“蛇头一般”比喻嫩条长得快;“演那老把戏”是比拟,流露疼爱。) 15.今年花胜去年红
【解析】略
16.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 17.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好处:生动形象地表明蜘蛛和它的网有什么特点。 18.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
【解析】16.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查找描写蜘蛛样子的语句能力。依据第②段,写蜘蛛样子的语句: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
17.此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能力。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好处:生动形象地表明蜘蛛和它的网有什么特点。
18.此题考查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的概括能力。从这篇短文中得到的启示: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
19.B 20. 纤细而优雅 淡绿的 轻薄如纱 灵活 细致入微 21.螳螂把它用两排锯齿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结束战斗。 22. 螳螂外形美丽 捕捉昆虫十分凶猛 23.我知道了在生活中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持续观察。
【解析】略
24.mài ruǐ 25. 碧绿 惊奇 仔细 谦虚 马虎 松散 26.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只骄傲的孔雀;有的把花瓣紧凑地合在一起,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撑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7., , ; , ; , 28. 小茎 叶子 剪下来 移植 吊兰 叶子 花 29.想表达对吊兰喜爱的感情。
【解析】24.略
25.略
26.略
27.略
28.略
29.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