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综合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1981年湖南、江浙一带的农村办起了大量的农村图书馆,普及率超过了 70%。据统计,1978年全国仅有文化站1729个,到1986年达到了53519个。这一文化现象( )
A.促进了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传播 B.反映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C.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 D.推动了扫盲运动的开展
2.1979年3月15日下午6点,某外企的手表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同一天,《文汇报》也印发了该企业的手表广告。此后3天内,到上海黄浦区商场询问该放手表的人数超过了700。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积极吸引外国企业投资 B.电视已经融入大众生活
C.经济运行环境发生变化 D.鼓励国企大胆引进外资
3.在我国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中,1991年国家定价占36.0%,国家指导价占18.3%,市场调节价占45.7%;1996年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比重分别为14.0%、4.9%,市场调节价比重为81.1%。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
C.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D.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
4.2005年中国农业部公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反映土地流转( )
A.须稳定承包权、搞活所有权 B.坚持保护农业用地的原则
C.旨在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D.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5.如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款÷主营业务收入错误100%)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年度平均
2004 3.2% 4.07% 2.71% 3.33%
2005 3.48% 4.41% 2.82% 3.57%
2006 3.65% 4.61% 3.06% 3.77%
A.国有企业收入呈减少趋势 B.外资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
C.经济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 D.所有制结构发生彻底变革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认为苏联自赫鲁晓夫开始,资本主义已逐渐复辟,其已蜕变为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国家。1982年宪法序言不再将苏联称为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B.意识形态外交被抛弃
C.中苏两国正式建交 D.改革开放的蓬勃开展
7.1979年开始,国务院将给予广东、福建两省的外贸经营自主权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以及沿海、沿长江各省市,同时,各种类型的贸易公司纷纷成立。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220亿美元。这主要说明( )
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外贸出口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C.对外开放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D.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此项决定( )
A.利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B.明确了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
C.开启了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 D.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全面铺开
9.1992年以来,上海加速引进外资,通过技术嫁接和自主创新,使一大批国有老企业“脱胎换骨”,形成了汽车、通信、石化和精细化工、电站设备、钢铁、家电六大支柱产业,而且信息、现代生物和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正在形成规模。这反映了上海( )
A.逐步融人世界市场 B.调整优化消费结构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产业转型基本完成
10.针对中日贸易不平衡现象,1985年中国要求日方扩大进口石油、煤炭,下调关税、扩大进口配额等。1986年,日本派遣以扩大中国对日出口为目标的访华团,提出设立“扩大贸易综合模范事业”的措施,从市场调查到工厂改造、举办展览会等与中国进行全面合作。此时期的中日贸易( )
A.消除了双方的政治分歧 B.意在营造和平周边环境
C.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D.体现出互利共赢的原则
11.2023年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马克龙总统同期访华。中法、中法欧、中欧互动,“独立自主”“合作”成为高频词。中法、中欧在双方关系和国际议题上的共识不断增多。这些外交活动( )
A.消除了中国与欧洲外交矛盾 B.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C.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 D.利于促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2.1985年,党中央做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100万的决定,由此拉开了“百万大裁军”改革的序幕。经过精简缩编,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总部机关人员精简了50%,军官减少,官兵比例调整到了1∶3.3。百万大裁军( )
A.旨在减轻国家的负担 B.推动国家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C.减轻军队的国防职责 D.说明国家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13.2023年9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双方要积极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教育、旅游、科技、卫生、航天、民航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A.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B.中国发展惠及世界
C.区域集团化稳步前进 D.发展中国家引领国际合作
14.40年时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如表经济奇迹,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一奇迹源于( )
GDP 占全球经济总量 在全球地位
1978年 3600多亿 不足2% 低收入国家
2017年 82万多亿 15%左右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A.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 B.计划经济的强大作用
C.劳模精神的不断激励 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5.回顾七十多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从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到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手”,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意味着( )
A.中国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准则
C.西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地位下降 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华书店,由中央出版发行部(后又改为中央出版局)领导。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则代表政府工作,并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委,负责文化工作。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延安新哲学研究会、政治经济学研究会、鲁迅研究会、延安电影团等各种文化团体也相继成立。中央党校与马列研究院(后改为中央研究院)也建立起来,分别负责干部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此外还成立了著名的鲁迅艺术学院,高举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帜,促进文化统一战线。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
材料二 1988年,我国正式提出“文化市场”概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课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至2012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核销事业编制29.4万个;全国有580家出版社,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国2103家有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有2093家完成改革任务;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有3041种完成改制任务。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抗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8年至2012年我国文化建设的国内背景和主要特点。
17.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为民族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和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可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三重向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内涵。改革开放是对“中国如何发展”重大历史问题的有效探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对世界局势做出了科学判断,对时代要求做出了重大回应,在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吕伟《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逻辑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毛泽东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发展表明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中的一个典型的历史过程:一个帝国敌视、压迫和威胁,一个通过革命获得新生的民族,以致后者不得不奋起捍卫自身的安全和革命成果,迫使前者尊重其力量。正如美国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所说的:“1969年4月之前,美国登月的人数比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人要多。”1969年8月8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尼克松的许可下,在澳大利亚宣布,美国将欢迎中国共产党在亚太事务上扮演重大角色。1969年9月5日,针对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重兵,尼克松批准发表一份措辞强硬地申明:中苏“这两个共产主义巨人之间意识形态的歧异,不关我们的事。但是我们不能不深为关切,这一争执的逐步升级将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摘编自徐维英《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对朝鲜采取敌对政策,企图颠覆朝鲜政权。面对这种形势,朝鲜选择了铤而走险的“核威慑战略”,先后制造了两次朝鲜核危机。作为朝鲜半岛的邻国,中国政府积极在有关各方中开展穿梭外交,斡旋调停,最终推动和参与了三方会谈(美国主张多边会谈,而朝鲜则坚持双边会谈)、六方会谈等多边会议机制,使事态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充分地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战略思想。这也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新风格,表达了中国外交的新取向。作为中国外交的一次有益实践,朝核问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务实性、建设性,展现了冷战后中国外交变化的新特点。
——摘编自曾莉《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特点——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的转变,并分析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概括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贸往来通道涉及赣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和城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等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摘编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和对外交往通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作用。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如1981年湖南、江浙一带的农村办起了大量的农村图书馆,普及率超过了 70%。据统计,1978年全国仅有文化站1729个,到1986年达到了53519个。”并结合所学可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的增多反映出农村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存在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起着强烈的助推和引导作用,C项正确;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有利于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并非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的内容,排除B项;,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此次运动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末,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7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79年3月15日下午6点,某外企的手表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同一天,《文汇报》也印发了该企业的手表广告。”并结合所学可知,企业积极运用广告促销,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国家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C项正确;材料仅显示一家外商广告,而不是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排除A项;当时电视尚未普及大众生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鼓励国企引进外资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比重下降,市场调节价比重上升,这体现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因素发挥了更多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B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对外开放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了流转过程中不能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些规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耕地洪宪,坚持保护农业用地的原则,B项正确;土地流转并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排除A项;土地流转中的相关规定和城市化无关,排除C项;土地流转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但是D项中的“实现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4—2006年(中国)。据材料可知,2004—2006年民企缴税贡献率最高,这表明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C项正确;国企缴税贡献率虽然低于民企,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收入日益减少,排除A项;外资企业缴税贡献率虽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失去竞争优势,排除B项;当时所有制结构并未发生彻底变革,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82年中国开始逐渐改变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蓬勃开展,中国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D项正确;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中苏建交发生于1949年10月,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中国)。据题意可知,国务院扩大北京、天津、上海等外贸经营自主权及各种类型的贸易公司的成立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中国外贸出口,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于1984年,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84年”“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和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计划,对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着重要影响,A项正确;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并未明确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排除B项;材料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农业生产责任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至今(中国)。根据材料“通过技术嫁接和自主创新,使一大批国有老企业‘脱胎换骨'”可知,上海在逐步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以技术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经济增长方式”,“融人世界市场”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消费结构的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现出“产业转型基本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85年至1986年的中国、日本。根据材料“1985年中国要求日方扩大进口石油、煤炭,下调关税、扩大进口配额等。”“日本派遣以扩大中国对日出口为目标的访华团”“扩大贸易综合模范事业”“从市场调查到工厂改造、举办展览会等与中国进行全面合作”及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此时中日双方积极开展贸易合作的信息,这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原则,D项正确;中日两国并未完全消除了双方的政治分歧,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日建立贸易合作的关系,与营造和平周边环境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内改革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4月的中欧。材料反映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欧盟、法国交往过程中追求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D项正确;这些外交活动有利于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增强外交互信,但“消除了”的说法夸大,排除A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198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万大裁军是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有利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科技强军,提升军队的战斗力,B项正确。人员的减少客观上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但百万大裁军这一决策更多的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考虑,减轻国家负担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军队始终肩负了保家卫国的职责,排除C项;“国家安全问题得以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据题意可知,中国和委内瑞拉两国元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项双边合作的文件,这是中国积极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表现,说明中国发展惠及世界,B项正确;仅根据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合作无法体现“开创新局面”,排除A项;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合作属于双边合作,不是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双边合作无法体现引领国家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78年至2017年的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和世界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D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中国的安全环境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改革开放的作用,并不是计划经济的作用,排除B项;劳模精神属于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表达的意思是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表现,即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D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中国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推动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况且新的国际秩序也尚未建立,排除A项;B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内容未涉及西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和文化团体,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意义:弘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领导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
(2)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或答:文化建设要与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相适应)。
特点: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精简相关机构和人员;实施政企分开;把文化经营性单位推向市场。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措施:根据“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则代表政府工作,并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委,负责文化工作。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延安新哲学研究会、政治经济学研究会、鲁迅研究会、延安电影团等各种文化团体也相继成立。中央党校与马列研究院(后改为中央研究院)也建立起来”得出成立专门机构和文化团体,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弘扬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领导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88年至2012年(中国)。
背景:根据“1988年,我国正式提出‘文化市场’概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课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
特点:根据“全国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核销事业编制29.4万个;全国有580家出版社,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精简相关机构和人员;实施政企分开;把文化经营性单位推向市场。
17.(1)原因: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救国道路正反经验的总结反思;深刻认识和把握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毛泽东个人的远见卓识。
(2)历史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自觉地担负起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根据材料“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可得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救国道路正反经验的总结反思,深刻认识和把握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此外,毛泽东个人的远见卓识也为中国革命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改革开放是对‘中国如何发展’重大历史问题的有效探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根据材料“对世界局势做出了科学判断,对时代要求做出了重大回应,在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转变:由对抗走向对话(或正常化)。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苏联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中美两国的共同推动。(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开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务实灵活的外交风格;倡导国家发展的新安全观。(任答四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中国和美国。
转变:由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一个帝国敌视、压迫和威胁,一个通过革命获得新生的民族,以致后者不得不奋起捍卫自身的安全和革命成果”“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可得出: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对话(或正常化)。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苏联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中美两国的共同推动。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冷战后的中国。
特点:由材料二“中国政府积极在有关各方中开展穿梭外交,斡旋调停”可得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据材料“最终推动和参与了三方会谈(美国主张多边会谈,而朝鲜则坚持双边会谈)、六方会谈等多边会议机制,使事态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可得出:开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据材料“充分地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战略思想”可得出:倡导国家发展的新安全观;据材料“朝核问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务实性、建设性,展现了冷战后中国外交变化的新特点”可得出:务实灵活的外交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9.(1)特点:类型多,交通便利;流通的商品种类丰富;交流方式多样;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2)历史作用:搭建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提供了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分享发展经验和资源;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据材料一“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可得出类型多,交通便利,流通的商品种类丰富;据材料一“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和城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可得出交流方式多样,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据材料一“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可得出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1世纪的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据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可得出提供了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据材料二“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可得出分享发展经验和资源;据材料二“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得出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