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02 16:59: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考点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1)科学假说一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
①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30岁那年,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一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例如,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这些大陆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说明这些大陆在很久之前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且处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
b.生物分布的相似性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这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可能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又有一些证据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2)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二)海底扩张学说
(1)海底扩张学说提出的背景
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做出科学的解释,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直到近半个世纪后,一些新证据被发现,科学家们才开始重视魏格纳的这一假说。
(2)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
1960一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3)海底扩张学说的内容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典例1:(2023七上·玉环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______。
A.魏格纳 B.赫斯和迪茨 C.麦哲伦
(2)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______。(多选)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C.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D.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
【答案】(1)A (2)②③① (3)B;D
【解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位于软流层以上部分的地球“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带分割成若干部分,其中主要的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解答】(1)A.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A正确
B.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B错误
C. 麦哲伦是进行了环球航行,C错误
故选A
(2)三种学说中最先提出的是大陆漂移学说,然后是海底扩张说,再是板块构造学说,应是②③①
(3)A.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A错误
B.板块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在不断运动,B正确
C.相邻的板块可能是相向运动发生碰撞,也可能是往相反方向运动发生张裂,C错误
D.板块交界处会不断发生碰撞或者张裂,所以比较活跃,D正确。故选B D
变式1:(2023七上·宁海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D
【解析】 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在病床上观察世界地图,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解答】A. 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正确,胡克发现的细胞是死细胞;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正确;
C. 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正确;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错误;
变式2:(2023七上·嘉兴期末)人类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吻合后,结合化石等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60-1962年,美国科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进行研究,发现离大洋中脊越远的岩石年龄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
A.“大陆漂移说”“是基于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提出的
B.“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做出推测性解好
C.“板块构造学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
D.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科学假说
【答案】C
【解析】人类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先是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接着是美国科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进行研究,发现离大洋中脊越远的岩石年龄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说明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可以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解答】A. “大陆漂移说”“是基于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提出的,正确;
B.“海底扩张说”对大陆“票移”的动力来源做出推测性解好,正确;
C.“板块构造学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 ,错误,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
D. 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科学假说,正确;
变式3:(2023七上·宁海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珠穆朗玛峰每年在升高
C.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D.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3)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有:   。
①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②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③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④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⑥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答案】(1)②③① (2)A;B;C (3)③⑤⑥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之间不断发生着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解答】(1)地球构造理论为发展先后顺序是:先是魏格纳的大部漂移说,再是海底扩张学说,再到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板块构造学说,所以答案为②③①;
(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之间不断发生着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所以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ABC;D是由于地球外力的作用所导致的,所以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3)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③⑤⑥;能说明曾经是同一块陆地,经过漂移,现在分开了;
考点二、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的岩石圈好像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2)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运动发生在岩石圈和软流层的交界上。
(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
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此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
典例1:(2022七上·余杭月考)国家测量队2020年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新高度为8848.86 ;比2005年测得高度增加了一些,珠峰真的“长高了”。
(1)根据科学家测量珠峰提供的数据后面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单位:   。
(2)珠峰“长高了”是因为: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在相互:   (选填:“张裂”或“碰撞”),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3)珠峰山脚下科学家捡到了海螺化石,这个证据有力地证明了地壳是不断   的。
【答案】(1)米(m) (2)亚欧;碰撞 (3)变动
【解析】长度单位的正确选用;板块与板块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碰撞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海陆变迁是地壳变动的证明;
【解答】 (1)根据科学家测量珠峰提供的数据后面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单位:米;
(2)珠峰“长高了”是因为: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在相互碰撞,使得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3)珠峰山脚下科学家捡到了海螺化石,这个证据有力地证明了地壳是不断变动的;
变式1:(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搭配错误的是(  )
A.日本多火山、地震——板块碰撞
B.大西洋不断扩张——板块张裂
C.非洲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大陆漂移
D.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地球内力作用
【答案】D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A.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日本多火山、地震——板块碰撞的结果,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大西洋不断扩张就是板块张裂造成的 ,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非洲西部海岸与南美东部海岸轮廓相似就能够说明这是大陆漂移的结果,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地球的外力作用形成的,是长江、钱塘江等河流夹带泥沙长期堆积而成的,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描述大西洋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西洋形成过程的顺序是   (用字母排序)。
(2)在图A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地   (填“张裂”或“碰撞”),据此预测:大西洋将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
【答案】(1)bca (2)张裂;扩大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板块在运动过程中会碰撞和张裂形成山脉,海沟,海洋等地形。
【解答】(1)b表示大陆破裂隆起,c表示岩浆上涌使大陆分离,a表示岩石向两边推开,最终分离;
(2)大西洋的形成是板块不断张裂的结果,随时间的推移大西洋的面积越来越大。
变式3: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板块的名称:①   ,⑥   。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填数字)。
(3)板块漂浮在   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   (填“稳定”或“不稳定”)。11月16日四川凉山州会理市发生地震,四川地区地震频发是由于处在   地震火山带上。
【答案】(1)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2)⑤ (3)软流圈;稳定;地中海-喜马拉雅
【解析】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③美洲板块;④南极洲板块,⑤太平洋板块,⑥印度洋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产生火山和地震现象;火山和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解答】 (1)写出图中各板块的名称:①亚欧板块,⑥印度洋板块;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⑤太平洋板块;
(3)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稳定。11月16日四川凉山州会理市发生地震,四川地区地震频发是由于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
1.(2023七上·临海期末)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吻合,且两岸的生物高度相似。这可作为下列哪一学说的证据(  )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细胞学说
【答案】A
【解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 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A.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吻合是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故A正确;
B.海底扩张说的证据是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的年龄,故B错误;
C.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上述证据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故C错误;
D.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的内容,证据是地理学的,故D错误。
2.(2022七上·镇海期末)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D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解答】A.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B.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故B错误;
C.由于板块的碰撞,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故C错误;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2023七上·长兴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壳、地幔三层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C.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中央
D.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答案】D
【解析】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又译“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解答】A.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错误;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错误;
C.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错误;
D.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正确;
4.(2023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假说是用已获得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答案】B
【解析】板块构造说” 认为全球由亚欧板块等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解答】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可以说明地壳的变动,用板块运动来解释,正确;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是一个科学的事实,地球一直以否这样,没法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错误;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原因是板块的不断张裂导致的,正确;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原因是板块的不断张裂导致的,正确;
5.(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以下有关图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年轻的为丁 B.甲、乙中间地带地壳不稳定,易形成火山
C.板块“漂浮”在海水上 D.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自转
【答案】B
【解析】A.“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所以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老的岩石为丁,故A错误。
B.甲、乙中间地带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容易形成火山,故B正确。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故C错误。
D.海底扩张学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所以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海底扩张,故D错误。
6.(2023七上·兰溪期末)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七大板块组成
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C.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D.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答案】A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解答】A、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共有六大板块组成,故A错误;
B、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故B正确;
C、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故C正确;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故D正确;
7.图为“大西洋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西洋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答案】A
【解析】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从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得知,大西洋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故A正确。故选A。
8.(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主要证据:
海岸线,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如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未曾发现。
南美洲和非洲的赤道附近均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受太阳直射点的影响,不能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故①③④能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故选A。
9.(2023七上·嘉兴期末)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震中指图中的    (选填“A”或“B”) 。
【答案】亚欧板块;A
【解析】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环太平洋一带的周围海域和陆地;
【解答】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B是震源;A是震中;
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上的序号,写出相应板块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我国处于六大板块中的___________板块。
(3)③、⑥两大板块交界处为___________边界,这条边界上易形成海洋或___________。
【答案】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亚欧 生长 裂谷
【解析】(1)读图可知,①为太平洋板块,③为非洲板块,⑥为印度洋板块。
(2)我国处于六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
(3)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为生长边界,生长边界的两大板块相互拉伸,大西洋和红海两岸变宽、东非大裂谷都是板块拉伸的结果。
11.(2023七上·东阳期末)横店八面山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死火山(如图所示)。它融合了江南的特色,同时也融合了自然与历史的精华,是浙江最好的旅游胜地之一。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美丽的东阳位于   板块。
(2)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有2500余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
(3)火山附近常能发现含有化石的岩石,根据岩石的成因,这些岩石属于   岩。
(4)地震和火山一样都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中国屈于地震多发国家。当地震来临时,若你住在22楼,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
A.向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电梯下楼
C.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 D.将书包放在头顶
【答案】(1)亚欧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3)沉积 (4)C;D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火山的成因: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熔化的岩浆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孔隙或裂隙喷出地面,从而形成火山喷发。
【解答】(1)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死火山,位于亚欧板块;
(2)火山喷发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地球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板块运动;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共有2500余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等区域;
(3)该岩石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沉积物一层层堆积而形成,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火山附近常能发现含有化石的岩石,根据岩石的成因,这些岩石属于沉积岩;
(4)若住在22楼有,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书包或者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故CD符合题意。
12.(2023七上·婺城期末)模型法和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根据以下图示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由图所示可知,倾斜铁丝表示   ,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度。
(2)如图乙所示,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该实验是为了模拟了   。
(3)如图丙所示,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模拟地球板块运动实验,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下列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汶川地震的发生 B.大西洋不断扩张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答案】(1)地轴;66.5 (2)板块的相撞 (3)B、D
【解析】(1)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上有南北极点、地轴、经纬线;地球仪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由图所示可知,倾斜铁丝表示地轴,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66.5度;
(2)如图乙所示,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该实验是为了模拟了板块的相撞,该运动会形成山脉;
(3)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如图是板块张裂拉伸的演示,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大西洋不断扩张。
13.(2023七上·德清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大陆漂移说;②海底扩张说;③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   。
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③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
(2)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   (选填“张裂”或“碰撞”)。
(3)“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分析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答案】(1)②③ (2)张裂 (3)四川位于板块交界处
【解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1)① 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大熊猫的故乡是中国,如今世界各国的大熊猫是中国迁移出去的,故不是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③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也完美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答案为:②③。
(2)板块的张裂形成海洋和裂谷,板块的碰撞形成高山。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多发生火山地震。
14.(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解释海面上远航的船只,船身比桅杆___________(填“先”或“后”)消失。
(2)如图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是地壳运动中的板块___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现象。实验中水流模拟的岩浆,主要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地慢中,图丙中表示地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先 张裂 ②
【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铅笔的下端先消失。通过此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可知海面上远航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如图模拟地球板块的实验,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的张裂运动。地球内圈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表示地幔的是②。
15.(2022·浙江·缙云县七年级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1)据甲图,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_______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_______(填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_______。
A.立刻躲进卫生间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答案】印度洋 地壳 A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和地壳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层上。
(3)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故选A。
16.(2022·浙江·仙居县七年级开学考试)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10909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成功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马里亚纳海沟的分布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海沟是___________板块俯冲插入亚欧板块形成的,可见马里来纳海沟的形成主要来自地球的___________(选填“外力”或“内力”)作用。
(2)“奋斗者”号在海沟底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物体,如图乙所示。下列能判断该物体是生物的依据有___________。
A.能在海水中运动 B.有细胞结构 C.能进行呼吸 D.非常柔软
【答案】太平洋 内力 B
【解析】(1)根据马里亚纳海沟的分布位置可知,该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俯冲插入亚欧板块形成的,可见马里来纳海沟的形成主要来自地球的内力作用。
(2)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可见能判断该物体是生物的依据是有细胞结构。
17.(2022七上·余杭月考)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1)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提出了   学说,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2)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海洋形成过程示意图”。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   (选填“较老”或“较新”)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各大板块“漂浮”在   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答案】(1)海底扩张说 (2)较老 (3)软流
【解析】海底扩张说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动力问题;海底扩张学说认为 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海洋 是因为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各大版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解答】(1)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提出海底扩张说,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2)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海洋形成过程示意图”。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各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18.(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小张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后,产生浓厚兴趣,阅读课外书籍,获得以下信息:
材料一:国际上将地球陆地板块上缺乏明显火山活动或大地震的大陆,称之为克拉通(,源于希腊语中“力量”)。研究发现,其能保持长期稳定,源于地壳下巨厚而刚性的古老岩石圈地幔。
材料二:我国华北的唐山市位于亚欧板块内部,40年余前曾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时至今日中小规模地震仍时有发生。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带领团队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在大洋板块俯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坏,容易出现大规模岩浆活动、地壳变形、形成矿藏等克拉通破坏现象。根据克拉通破坏理论,我国在胶东地区地下1000米发现了800吨黄金矿藏。
(1)根据世界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唐山地震发生地的特殊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请谈谈发生唐山地震主要的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板块内部出现的地震现象
B.华北克拉通地区可能存在着丰富的黄金矿藏
C.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地下古老岩石圈正在不断的变厚
D.克拉通破坏理论拓展了板块构造学说
(4)小张绘制如图,向同学介绍克拉通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地球最外层约200千米的克拉通,漂浮在软流层上,就像密度比水小的‘木板’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推测克拉通虽然主要是岩石组成,但密度也应比软流层小,很长时间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区。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板块边缘的年轻大陆,由于厚度更薄而更容易发生地震火山等地震活动。”介绍过程中,小张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请举证说明?___________
【答案】不在地震带上,却又距离两大地震带不远 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破坏华北平原地下的岩石圈 BD 小张绘制了右图来解释克拉通稳定的原因,属于模型法;
小张在解释原因中用木板类比克拉通,水类比软流层,更加形象解释了克拉通稳定原因,属于类比法;
同时由木板漂浮在水上,推测克拉通的密度要比软流层小,不然无法漂浮在软流层上,用到了推理法。
【解析】(1)世界地震带主要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但是唐山并不在这两个地震带上,但是距离两大地震带不远。
(2)由题中材料可知,唐山所处的华北平原,东部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破坏地下岩层,导致地壳变形。
(3)A、克拉通破坏理论建立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上,故A错误。
B、华北克拉通地区由于地质运动导致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可能多矿产,可能有黄金,故B正确。
C、华北地下克拉通被破坏,岩层不会变厚,故C错误。
D、克拉通破坏理论建立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上,故D正确。故选BD。
(4)小张绘制了右图来解释克拉通稳定的原因,属于模型法;
小张在解释原因中用木板类比克拉通,水类比软流层,更加形象解释了克拉通稳定原因,属于类比法;
同时由木板漂浮在水上,推测克拉通的密度要比软流层小,不然无法漂浮在软流层上,用到了推理法。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考点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1)科学假说一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
①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30岁那年,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一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例如,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这些大陆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说明这些大陆在很久之前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且处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
b.生物分布的相似性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这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可能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又有一些证据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2)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二)海底扩张学说
(1)海底扩张学说提出的背景
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做出科学的解释,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直到近半个世纪后,一些新证据被发现,科学家们才开始重视魏格纳的这一假说。
(2)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
1960一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3)海底扩张学说的内容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典例1:(2023七上·玉环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______。
A.魏格纳 B.赫斯和迪茨 C.麦哲伦
(2)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______。(多选)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C.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D.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
变式1:(2023七上·宁海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变式2:(2023七上·嘉兴期末)人类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吻合后,结合化石等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60-1962年,美国科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进行研究,发现离大洋中脊越远的岩石年龄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
A.“大陆漂移说”“是基于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提出的
B.“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做出推测性解好
C.“板块构造学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
D.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科学假说
变式3:(2023七上·宁海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珠穆朗玛峰每年在升高
C.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D.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3)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有:   。
①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②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③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④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⑥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考点二、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的岩石圈好像整块拼好的七巧板。 这些-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2)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运动发生在岩石圈和软流层的交界上。
(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
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此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
典例1:(2022七上·余杭月考)国家测量队2020年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新高度为8848.86 ;比2005年测得高度增加了一些,珠峰真的“长高了”。
(1)根据科学家测量珠峰提供的数据后面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单位:   。
(2)珠峰“长高了”是因为: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在相互:   (选填:“张裂”或“碰撞”),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3)珠峰山脚下科学家捡到了海螺化石,这个证据有力地证明了地壳是不断   的。
变式1:(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搭配错误的是(  )
A.日本多火山、地震——板块碰撞
B.大西洋不断扩张——板块张裂
C.非洲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大陆漂移
D.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地球内力作用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描述大西洋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西洋形成过程的顺序是   (用字母排序)。
(2)在图A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地   (填“张裂”或“碰撞”),据此预测:大西洋将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
变式3: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板块的名称:①   ,⑥   。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填数字)。
(3)板块漂浮在   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   (填“稳定”或“不稳定”)。11月16日四川凉山州会理市发生地震,四川地区地震频发是由于处在   地震火山带上。
1.(2023七上·临海期末)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吻合,且两岸的生物高度相似。这可作为下列哪一学说的证据(  )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细胞学说
2.(2022七上·镇海期末)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2023七上·长兴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壳、地幔三层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C.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中央
D.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4.(2023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假说是用已获得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5.(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以下有关图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年轻的为丁 B.甲、乙中间地带地壳不稳定,易形成火山
C.板块“漂浮”在海水上 D.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自转
6.(2023七上·兰溪期末)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七大板块组成
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C.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D.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7.图为“大西洋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大西洋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8.(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3七上·嘉兴期末)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震中指图中的    (选填“A”或“B”) 。
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上的序号,写出相应板块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我国处于六大板块中的___________板块。
(3)③、⑥两大板块交界处为___________边界,这条边界上易形成海洋或___________。
11.(2023七上·东阳期末)横店八面山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死火山(如图所示)。它融合了江南的特色,同时也融合了自然与历史的精华,是浙江最好的旅游胜地之一。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美丽的东阳位于   板块。
(2)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有2500余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
(3)火山附近常能发现含有化石的岩石,根据岩石的成因,这些岩石属于   岩。
(4)地震和火山一样都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中国屈于地震多发国家。当地震来临时,若你住在22楼,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
A.向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电梯下楼
C.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 D.将书包放在头顶
12.(2023七上·婺城期末)模型法和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根据以下图示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由图所示可知,倾斜铁丝表示   ,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度。
(2)如图乙所示,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该实验是为了模拟了   。
(3)如图丙所示,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模拟地球板块运动实验,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下列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汶川地震的发生 B.大西洋不断扩张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13.(2023七上·德清期末)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大陆漂移说;②海底扩张说;③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   。
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
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③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
(2)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   (选填“张裂”或“碰撞”)。
(3)“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分析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14.(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解释海面上远航的船只,船身比桅杆___________(填“先”或“后”)消失。
(2)如图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是地壳运动中的板块___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现象。实验中水流模拟的岩浆,主要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地慢中,图丙中表示地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5.(2022·浙江·缙云县七年级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1)据甲图,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_______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_______(填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_______。
A.立刻躲进卫生间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16.(2022·浙江·仙居县七年级开学考试)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10909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成功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马里亚纳海沟的分布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海沟是___________板块俯冲插入亚欧板块形成的,可见马里来纳海沟的形成主要来自地球的___________(选填“外力”或“内力”)作用。
(2)“奋斗者”号在海沟底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物体,如图乙所示。下列能判断该物体是生物的依据有___________。
A.能在海水中运动 B.有细胞结构 C.能进行呼吸 D.非常柔软
17.(2022七上·余杭月考)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1)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提出了   学说,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2)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海洋形成过程示意图”。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   (选填“较老”或“较新”)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各大板块“漂浮”在   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18.(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小张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后,产生浓厚兴趣,阅读课外书籍,获得以下信息:
材料一:国际上将地球陆地板块上缺乏明显火山活动或大地震的大陆,称之为克拉通(,源于希腊语中“力量”)。研究发现,其能保持长期稳定,源于地壳下巨厚而刚性的古老岩石圈地幔。
材料二:我国华北的唐山市位于亚欧板块内部,40年余前曾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时至今日中小规模地震仍时有发生。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带领团队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在大洋板块俯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坏,容易出现大规模岩浆活动、地壳变形、形成矿藏等克拉通破坏现象。根据克拉通破坏理论,我国在胶东地区地下1000米发现了800吨黄金矿藏。
(1)根据世界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唐山地震发生地的特殊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请谈谈发生唐山地震主要的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板块内部出现的地震现象
B.华北克拉通地区可能存在着丰富的黄金矿藏
C.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地下古老岩石圈正在不断的变厚
D.克拉通破坏理论拓展了板块构造学说
(4)小张绘制如图,向同学介绍克拉通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地球最外层约200千米的克拉通,漂浮在软流层上,就像密度比水小的‘木板’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推测克拉通虽然主要是岩石组成,但密度也应比软流层小,很长时间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区。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板块边缘的年轻大陆,由于厚度更薄而更容易发生地震火山等地震活动。”介绍过程中,小张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请举证说明?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