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恩格斯不遗余力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 )和宣传,对于那些歪曲、篡改或攻击、诋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也给予毫不留情的反击和( )。恩格斯严厉地( )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反动谬论,包括新历史学派对理论和经济规律的普遍性的否定,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的反对,包括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反对,对《资本论》的攻击。恩格斯的不屈努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面对杜林恶毒攻击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特别是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恩格斯于1876年到1878年写下了《反杜林论》这部名著。① 的同时,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3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政治经济学”篇,通俗明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② 的基本原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阐释 反驳 批判 宣称
B.解释 反驳 批评 宣扬
C.阐释 驳斥 批判 宣扬
D.解释 驳斥 批评 宣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
B.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
C.恩格斯的不屈努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D.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人为制造马恩对立的状况,我们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去剖析辨别把握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的目的与实质,既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要不加鉴别地去追捧吸收,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新发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国际性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
B.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C.文天祥在缧绁之中,时常拿“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来勉励自己。
D.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
5.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材料一 勤劳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劳动精神一代代传承,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劳动的范畴和内涵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延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美好生活是当下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历史基点。
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丰裕,一些人劳动观念出现了削弱或扭曲,比如,坐等扶贫的寄生思维,投机暴富的病态心理,好逸恶劳的“啃老”观念、享乐主义,等等。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把劳动与劳累、痛苦联系起来,视之为休闲和享乐的对立面。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建设的诚实自觉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国家、社会、企业各界需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更好的劳动条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各项法律法规,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使劳动尊严得到维护、劳动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劳动氛围。只要我们守护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厚底蕴,弘扬工匠精神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代的劳动者就必定能创造伟大的历史,不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
(摘编自夏明月《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培养自身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产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中的一员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合作,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国家也应该为人类的劳动社会性提供相应的保障。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正是无数劳动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离开了劳动,谈什么敬业 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通过劳动,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让我们挣脱物质的枷锁,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最好的回答。
(摘编自李斌《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观念可以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点。
B.寄生思维、“啃老”观念、享乐主义等削弱和扭曲了人们心中原有的劳动观念,不利于宣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C.材料二提到国家“应该为人类的劳动社会性提供相应的保障”,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可以提供这种保障。
D.材料三中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应该具有三个作用,这三个作用和材料一末尾提到的要弘扬工匠精神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视把劳动与劳累、痛苦联系起来,把劳动视为休闲和享乐的对立面等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益的。
B.劳动不仅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积极的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D.涂尔干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中的一员的环节意义。
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时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
B.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C.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为石油事业作出了贡献。
D.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10.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新时期重塑劳动精神的意义。
第一单元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恩格斯不遗余力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 )和宣传,对于那些歪曲、篡改或攻击、诋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也给予毫不留情的反击和( )。恩格斯严厉地( )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反动谬论,包括新历史学派对理论和经济规律的普遍性的否定,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的反对,包括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反对,对《资本论》的攻击。恩格斯的不屈努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面对杜林恶毒攻击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特别是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恩格斯于1876年到1878年写下了《反杜林论》这部名著。① 的同时,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3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政治经济学”篇,通俗明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② 的基本原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阐释 反驳 批判 宣称
B.解释 反驳 批评 宣扬
C.阐释 驳斥 批判 宣扬
D.解释 驳斥 批评 宣称
答案:C
解析:阐释:阐述并解释。解释: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阐释”所表达的内容比“解释”更系统一些,“解释”一般用于口语,结合语境可知,应用“阐释”。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驳斥:反驳错误的言论或意见。根据前文的“歪曲、篡改或攻击、诋毁”来看,恩格斯所要否定的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错误的言论”,因此,应用“驳斥”。批判: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分析判别,评论好坏。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根据后面的“反动谬论”可知,此处应用“批判”。宣称: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根据语境,此处应用“宣扬”。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
B.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
C.恩格斯的不屈努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D.恩格斯的不屈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答案:B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打造”与“科学性”“纯洁性”搭配不当,可将“打造”改为“捍卫”;二是语序不当,根据一般认知规律,应是先捍卫自身特点,然后促进其发展,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应与“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互换位置。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参考答案:①在批判杜林(思想) ②政治经济学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面的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和后面的“的同时”可知,此处写的应是恩格斯对杜林的态度,可填“在批判杜林”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前后文内容可知,此处要填的是“政治经济学”篇阐述的是哪一基本原理,根据语段主要内容和“‘政治经济学’篇”的提示可知,此处应填“政治经济学”。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人为制造马恩对立的状况,我们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去剖析辨别把握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的目的与实质,既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要不加鉴别地去追捧吸收,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新发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国际性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
B.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C.文天祥在缧绁之中,时常拿“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来勉励自己。
D.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
答案:D
解析:D项与文中引号都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反语讽刺;C项,表示引用。
5.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文段借用恩格斯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强调应立足现实,辩证地分析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解析:该语段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恩格斯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言论的使用,属于引用论证。论证的重心在后半部分,通过“不能一味否定”“不要不加鉴别地去追捧吸收”可以总结出“批判地继承”或“创造性地继承”,由“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总结出“立足现实”,由此可知后半部分可以概括为“立足现实,辩证地分析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材料一 勤劳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劳动精神一代代传承,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劳动的范畴和内涵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延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美好生活是当下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历史基点。
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丰裕,一些人劳动观念出现了削弱或扭曲,比如,坐等扶贫的寄生思维,投机暴富的病态心理,好逸恶劳的“啃老”观念、享乐主义,等等。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把劳动与劳累、痛苦联系起来,视之为休闲和享乐的对立面。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建设的诚实自觉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国家、社会、企业各界需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更好的劳动条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各项法律法规,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使劳动尊严得到维护、劳动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劳动氛围。只要我们守护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厚底蕴,弘扬工匠精神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代的劳动者就必定能创造伟大的历史,不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
(摘编自夏明月《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培养自身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产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中的一员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合作,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国家也应该为人类的劳动社会性提供相应的保障。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正是无数劳动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离开了劳动,谈什么敬业 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通过劳动,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让我们挣脱物质的枷锁,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最好的回答。
(摘编自李斌《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观念可以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点。
B.寄生思维、“啃老”观念、享乐主义等削弱和扭曲了人们心中原有的劳动观念,不利于宣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C.材料二提到国家“应该为人类的劳动社会性提供相应的保障”,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可以提供这种保障。
D.材料三中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应该具有三个作用,这三个作用和材料一末尾提到的要弘扬工匠精神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
答案:C
解析:A项,“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美好生活”这三个方面是“基点”,而不单指某一方面。B项,原文是“一些人”,不能笼统地理解成“人们”。D项,两者不一致,弘扬工匠精神的作用是精益求精,不同于“三个作用”。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视把劳动与劳累、痛苦联系起来,把劳动视为休闲和享乐的对立面等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益的。
B.劳动不仅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积极的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D.涂尔干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中的一员的环节意义。
答案:A
解析:B项,原文说的是“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C项,“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错,原文说的是“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D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时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
B.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C.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为石油事业作出了贡献。
D.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答案:D
解析:《悯农》是说要珍惜食物,因为食物来之不易,无法用来论证材料三的相关观点。A、B、C三项可以用来证明“正是无数劳动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这一观点。
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材料开头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劳动对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②材料采用总分式结构:第1段总说“劳动创造财富,造就美德”;然后分别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③论证中较为突出地使用了引用论证。
解析:从论证结构上来看,第1段总说“劳动创造财富,造就美德”;第2段论述在提升劳动技艺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第3~6段论述在劳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培养宽容、友善、互助等美德品质。材料中多处引用了不同人的观点,较为突出地使用了引用论证。
10.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新时期重塑劳动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①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②能够使人们注重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并愿意和他人合作,增强社会的凝聚力。③能够丰富时代价值,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材料一节选自《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而且第1段就是在分析弘扬勤劳美德的意义以及其对建立文化自信的作用。材料二主要从技艺与合作两方面谈劳动创造财富,造就美德。材料三主要谈劳动精神对丰富时代价值的作用。综合这些信息即可概括出答案。2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学习哲学,只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从中体验到一种快乐,把握到一种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这种观点出发,关于学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当然就成为一个假问题。( ),目的本身还会有什么用呢 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哲学又是无用之大用。个人在真正进入哲学思维的境界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豁达和愉悦。他在面对哲学家们所谈论的智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① 的感觉。这就是哲学之大用了。它让人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快乐,如果有人要进一步追问: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又有什么用 那么我只能反问他:听一曲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用 它能让你填饱肚子吗 能给你带来② 吗 如果人们所理解的用处仅仅指物质方面或者肉体方面的用处,那么我可以③ 地回答: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生灵,那么哲学所带的智慧本身就足以使精神怡然自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追问哲学有什么用,岂不是贬低它了吗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它的目的是哲学、智慧这些东西
B.所以,哲学、智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目的
C.所以,它的目的是哲学、智慧这些东西
D.因为哲学、智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目的
3.下列各项中冒号作用与“如果有人要进一步追问:这种精神……”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动;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B.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C.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在想:以后我再也不骂人了,一定做个文明的好孩子。
D.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4.将下列词句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现实,我们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然落后和不足是客观存在,就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否认它,回避它,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横向比较, ,
, ,这样才能 。
A.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奋起直追 变落后为先进
B.承认落后 变落后为先进
发现落后 奋起直追
C.变落后为先进 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奋起直追
D.奋起直追 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变落后为先进
5.观察下图,围绕图中所题诗句(触目横斜十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材料一 所谓“物质变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客观物质的东西反映到主观意识中来,形成主观的如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东西。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将实践中业已形成的方针、政策、理论、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群众实践,从而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力量。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干部的领导实践过程来看,表现为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任意的过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物质可以变精神,但是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精神可以变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总之,毛泽东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摘编自樊瑞平、张心立《毛泽东倡导对干部进行认识论教育
——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每次大挫折,都是唯心论盛行的结果。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像陈独秀等,革命信仰都很坚定,但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结果给党带来1927年的大挫折。开始以为,只要听苏联的就肯定能取得胜利,后来才知道盲从他国经验,脱离中国实际是要掉脑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堂学到东西的党课是谁上的 是共产党的对立面蒋介石在1927年给上的。敌人是最好的教师,沙场是最好的课堂。你正儿八经给他讲,他听不进去,一流血,什么都学会了。那一次蒋介石逼得共产党人抛弃了陈独秀“绘画绣花”式的革命,脱了西服,拿起枪上了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就这样展开了。
开展武装斗争,刚刚打开一点局面,王明又带着斯大林的圣旨来了。李德、博古等人听不进长期坚持实际斗争的同志们的意见,将用于欧洲平原的坚守阵地决战的战法用于中国东南山地,最后把根据地丢了个干净。红军大转移开始时,他们还是死守他们那一套办法,结果损失惨重。李德是外国军人,当时你说他,他不听,很多人也不敢怀疑他。为什么 人家是“权威”,王明曾受到斯大林单独召见。后来的张国焘更厉害,他受到过列宁的接见,而且据他自己说是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唯一见过列宁的人。这些人牌子都很硬,文凭也很高,但一打仗就不行。长征路上打得赢就是硬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最后“实践”的权威打倒了观念的权威,到陕北后,我们党明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要跟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不断付出血的代价才明白的道理。不流血谁也不承认自己是错的。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
当时,共产国际是世界革命的灯塔,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大家都是坚定的革命者,自觉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但问题是唯心主义是不能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当时许多在领导岗位的人缺乏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更缺乏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为此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后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认为,它好就好在这篇文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曾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盛行的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问题需要听听中国同志的意见。对世界革命的贡献取决于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以中国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不能机械地服从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这是毛泽东和教条主义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教条主义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
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长征及其路途上经历的生死实践的检验,这些共识的形成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来自血的教训,这不是从书本和课堂里就能学来的。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昨天不是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掉下来的,今天也不是从华盛顿的白宫掉下来的,它是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不这样,与长征一样,还是要流血,要亡党亡国的。
(摘编自张文木《我们赢在哪里 赢在人才!》)
材料三 社会实践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性。即不论什么人,只要是他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是真理性认识,相反便是谬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与“某些领导人的某些意志”“某些书本中的某些原理”“某些权威人士的某些言论”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坚持下去,就应该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和“此外再无别的”而“只能是”的“绝对性”要求,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检验、修正他们的那些错误意志、言论和丰富、发展书本上写的不成熟、不完备的原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他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由它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客观性,是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不相容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唐梅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用方针、政策指导实践则是认识到实践的转化。
B.在毛泽东看来,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属于能够检验思想的正确性的社会实践。
C.邓小平认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D.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质变精神”这个过程中,“精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靠实践来检验。
B.真理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的。
D.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8.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从不研究行业、企业实际,动不动就照搬照抄世界500强公司的理论,盲目给企业开处方。
B.许多缺点和错误根本上是由一些领导满足于听纸上的报告,听口头汇报,下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造成的。
C.人们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逐步合乎规律。
D.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但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发展、不注重自身的物质利益、大公无私的人。
9.请指出材料二在论证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并简要说明。
10.在阐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2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学习哲学,只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从中体验到一种快乐,把握到一种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这种观点出发,关于学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当然就成为一个假问题。( ),目的本身还会有什么用呢 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哲学又是无用之大用。个人在真正进入哲学思维的境界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豁达和愉悦。他在面对哲学家们所谈论的智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① 的感觉。这就是哲学之大用了。它让人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快乐,如果有人要进一步追问: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又有什么用 那么我只能反问他:听一曲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用 它能让你填饱肚子吗 能给你带来② 吗 如果人们所理解的用处仅仅指物质方面或者肉体方面的用处,那么我可以③ 地回答: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生灵,那么哲学所带的智慧本身就足以使精神怡然自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追问哲学有什么用,岂不是贬低它了吗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①心旷神怡 ②荣华富贵 ③斩钉截铁
解析:第①处,结合“赏心悦目”与“让人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快乐”等内容可知,此处的成语也应表达愉悦的意思,可填“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第②处,结合横线后面“如果人们所理解的用处仅仅是指物质方面的或肉体方面的用处”可知,此处的意思是强调一些物质、财富方面的富足,可填“荣华富贵”。荣华富贵:指有钱有地位,显盛豁达。第③处,强调果断回答,可填“斩钉截铁”。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它的目的是哲学、智慧这些东西
B.所以,哲学、智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目的
C.所以,它的目的是哲学、智慧这些东西
D.因为哲学、智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目的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括号内的内容与其前面的内容构成因果关系,括号前面的内容是果,括号要填的内容是因,排除B、C两项;A项,“它”指代不明确。
3.下列各项中冒号作用与“如果有人要进一步追问:这种精神……”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动;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B.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C.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在想:以后我再也不骂人了,一定做个文明的好孩子。
D.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表示提示下文。A项,表示总结上文;B项,表示解释说明;D项,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4.将下列词句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现实,我们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然落后和不足是客观存在,就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否认它,回避它,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横向比较, ,
, ,这样才能 。
A.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奋起直追 变落后为先进
B.承认落后 变落后为先进
发现落后 奋起直追
C.变落后为先进 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奋起直追
D.奋起直追 发现落后
承认落后 变落后为先进
答案:A
解析:解答该题应遵循逻辑顺序,先“发现”,再“承认”,然后“奋起直追”,最后才能“变落后为先进”。
5.观察下图,围绕图中所题诗句(触目横斜十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梅花何必攀高枝,风吹零落化作泥;不如低处傲霜雪,自有幽香满乾坤。高枝斗芳菲,你失之太招摇;低处竞风流,你赢得好精彩!俏也不争春,就是那赏心悦目的两三枝。
解析:观察画面,图中一人,仰首观看梅花。要注意围绕“触目横斜十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诗句来写。可以想象观花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揭示梅花美好的精神风采。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材料一 所谓“物质变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客观物质的东西反映到主观意识中来,形成主观的如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东西。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将实践中业已形成的方针、政策、理论、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群众实践,从而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力量。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干部的领导实践过程来看,表现为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任意的过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物质可以变精神,但是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精神可以变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总之,毛泽东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摘编自樊瑞平、张心立《毛泽东倡导对干部进行认识论教育
——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每次大挫折,都是唯心论盛行的结果。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像陈独秀等,革命信仰都很坚定,但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结果给党带来1927年的大挫折。开始以为,只要听苏联的就肯定能取得胜利,后来才知道盲从他国经验,脱离中国实际是要掉脑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堂学到东西的党课是谁上的 是共产党的对立面蒋介石在1927年给上的。敌人是最好的教师,沙场是最好的课堂。你正儿八经给他讲,他听不进去,一流血,什么都学会了。那一次蒋介石逼得共产党人抛弃了陈独秀“绘画绣花”式的革命,脱了西服,拿起枪上了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就这样展开了。
开展武装斗争,刚刚打开一点局面,王明又带着斯大林的圣旨来了。李德、博古等人听不进长期坚持实际斗争的同志们的意见,将用于欧洲平原的坚守阵地决战的战法用于中国东南山地,最后把根据地丢了个干净。红军大转移开始时,他们还是死守他们那一套办法,结果损失惨重。李德是外国军人,当时你说他,他不听,很多人也不敢怀疑他。为什么 人家是“权威”,王明曾受到斯大林单独召见。后来的张国焘更厉害,他受到过列宁的接见,而且据他自己说是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唯一见过列宁的人。这些人牌子都很硬,文凭也很高,但一打仗就不行。长征路上打得赢就是硬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最后“实践”的权威打倒了观念的权威,到陕北后,我们党明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要跟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不断付出血的代价才明白的道理。不流血谁也不承认自己是错的。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
当时,共产国际是世界革命的灯塔,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大家都是坚定的革命者,自觉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但问题是唯心主义是不能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当时许多在领导岗位的人缺乏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更缺乏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为此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后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认为,它好就好在这篇文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曾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盛行的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问题需要听听中国同志的意见。对世界革命的贡献取决于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以中国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不能机械地服从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这是毛泽东和教条主义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教条主义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
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长征及其路途上经历的生死实践的检验,这些共识的形成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来自血的教训,这不是从书本和课堂里就能学来的。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昨天不是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掉下来的,今天也不是从华盛顿的白宫掉下来的,它是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不这样,与长征一样,还是要流血,要亡党亡国的。
(摘编自张文木《我们赢在哪里 赢在人才!》)
材料三 社会实践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性。即不论什么人,只要是他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是真理性认识,相反便是谬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与“某些领导人的某些意志”“某些书本中的某些原理”“某些权威人士的某些言论”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坚持下去,就应该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和“此外再无别的”而“只能是”的“绝对性”要求,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检验、修正他们的那些错误意志、言论和丰富、发展书本上写的不成熟、不完备的原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他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由它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客观性,是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不相容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唐梅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用方针、政策指导实践则是认识到实践的转化。
B.在毛泽东看来,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属于能够检验思想的正确性的社会实践。
C.邓小平认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D.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答案:B
解析:A项,“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错,根据材料一可知,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C项,由材料二中的“我认为……幌子的唯心论”可知,选项中的“好就好在……唯心论”是作者的观点。D项,“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错,材料三说的是“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
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质变精神”这个过程中,“精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靠实践来检验。
B.真理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的。
D.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答案:C
解析:“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错,由材料一可知,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8.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从不研究行业、企业实际,动不动就照搬照抄世界500强公司的理论,盲目给企业开处方。
B.许多缺点和错误根本上是由一些领导满足于听纸上的报告,听口头汇报,下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造成的。
C.人们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逐步合乎规律。
D.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但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发展、不注重自身的物质利益、大公无私的人。
答案:D
解析:材料二主要谈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D项说的是追求的问题,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9.请指出材料二在论证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运用举例论证,将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具有说服力。如文章先以陈独秀、王明、李德等人为反面事例,后以毛泽东为正面事例,论证了理论应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具有说服力。②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如“掉脑袋”“圣旨”等词语的使用。
解析:论证的特点一般包括论点的提出、论证的过程、论证的方法以及议论语言的风格等。对于本题来说,可先看论证方法,材料先举了王明等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理论脱离实际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后以毛泽东为例子,从正面论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然后看论证的语言,材料的语言生动形象。
10.在阐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立足于对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解读,重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②材料三,立足现实,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
解析:分析材料内容可知,二者都阐释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但侧重点略有不同。材料一是对毛泽东的文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再认识,这可从文段的出处以及具体内容的引用上看出来;材料三先确定了“真理性认识”的内涵,再关照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遂名鄱阳湖。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来了,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洼湖里有鱼。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换岗”所用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多么肥美、舒适、宜居啊!”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下面是某文学爱好者给某报社编辑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三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编辑:
您好!
我经常拜读你社出版的报纸,受益匪浅。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写了自己的一孔之见。今寄去我的作品,恳望您抽时间对我的作品锦上添花。如获指点,我定感激涕零。
遥祝编安!
张明
10月30日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可以获得对于外界的真理性认识。
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正确地唯物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问题。
C.解决现象问题离不开实践,解决本质问题同样也离不开实践。
D.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根源上说,它们都是不能离开实践而获得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指的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所获得的知识。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无法实现的一句空话。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意思是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文章中的什么观点相一致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遂名鄱阳湖。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来了,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洼湖里有鱼。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换岗”所用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答案:D
解析:D项所用引号与文中“换岗”所用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突出强调;B项,表示突出强调;C项,表示引用。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把在湖畔踱步的“斑嘴鹈鹕”比作“一群乡贤”,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斑嘴鹈鹕在湖畔悠闲踱步的神态,与一群乡贤在湖畔踱步相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多么肥美、舒适、宜居啊!”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原文三个“多么”各自成句,起到了突出强调鄱阳湖特点的作用,强化了对鄱阳湖的赞美之情,与文段风格协调一致。
4.下面是某文学爱好者给某报社编辑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三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编辑:
您好!
我经常拜读你社出版的报纸,受益匪浅。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写了自己的一孔之见。今寄去我的作品,恳望您抽时间对我的作品锦上添花。如获指点,我定感激涕零。
遥祝编安!
张明
10月30日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参考答案:(1)你社 贵社 (2)锦上添花 斧正 (3)感激涕零 感激不尽
解析:(1)称别人的报社用“贵社”,表示尊敬;(2)“斧正”是请人改自己的文章的敬辞;(3)“感激涕零”程度过深。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可以获得对于外界的真理性认识。
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正确地唯物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问题。
C.解决现象问题离不开实践,解决本质问题同样也离不开实践。
D.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根源上说,它们都是不能离开实践而获得的。
答案:A
解析: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将“只有……才……”说成了“只要……就……”。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指的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所获得的知识。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无法实现的一句空话。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意思是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7.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文章中的什么观点相一致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凭借文字和技术的传达,可以学习别人在实践中间取得的“知”。②要更直接、更深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还应该亲自参加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然后到文中找到相似的观点。陆游诗句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强调亲自体会,亲自实践。文中说到“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陆游的话与其意思相近。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美是什么 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包含某种社会含义。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
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就是说,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B.就是说,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C.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D.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B.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C.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D.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B.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经常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
C.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美”这个词被泛化了。
D.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生命与道德
张岱年
①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争论。这些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所谓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谓欲,指生活中的要求。而所谓义,所谓理,指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理义”亦即道德。生命、生活与理义、道德,究竟有如何的关系
②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谓欲望、所谓情感,即对于生命需要的意识。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识中便表现为欲为情。在这一意义上,欲与情是应该肯定的。然而欲与情又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引发了许多问题。
③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道德。道德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 真即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谓善 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亦即道德。何谓美 美即艺术的享受。
⑤人与人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合作与斗争是同时存在的。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
⑥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命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保持和发展。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然而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作为一个人,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群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
⑦自古以来,人们聚居而为族。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分成许多民族。每一个民族共同体可以说有其持续不断的生命,可以称之为群体生命。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也可以说,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⑧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
⑨孟子曾引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互违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据闻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
(选自《张岱年全集》第七卷,有删改)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关于“义利”与“理欲”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B.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欲望。
C.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有竞争与矛盾冲突,而要处理好竞争与矛盾冲突,就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
D.每一个人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规范个体行为而保护群体利益。
5.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能体现“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的一项是( )
A.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后,依然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
B.《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C.朱自清病重,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美国的“施舍”。
D.发生洪涝灾害时,堤坝决口,多名解放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抗击洪水。
6.根据文意,“群体生命”要保持正常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7.生命和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美是什么 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包含某种社会含义。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
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就是说,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B.就是说,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C.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D.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
答案:B
解析:句号要放在引号外。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B.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C.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D.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答案:A
解析:“都说明……”为结论,应该放在最后面。从前面“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来看,结论应该是“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B.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经常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
C.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美”这个词被泛化了。
D.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答案:C
解析:原句缺少主语,“由于”和“使”只能保留一个。A项,缺少主语,“由于”和“使”只能保留一个,“同化”用词错误;B项,“经常”位置不对,多层状语语序不当;D项,“同化”用词错误。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生命与道德
张岱年
①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争论。这些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所谓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谓欲,指生活中的要求。而所谓义,所谓理,指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理义”亦即道德。生命、生活与理义、道德,究竟有如何的关系
②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谓欲望、所谓情感,即对于生命需要的意识。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识中便表现为欲为情。在这一意义上,欲与情是应该肯定的。然而欲与情又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引发了许多问题。
③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道德。道德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 真即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谓善 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亦即道德。何谓美 美即艺术的享受。
⑤人与人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合作与斗争是同时存在的。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
⑥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命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保持和发展。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然而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作为一个人,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群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
⑦自古以来,人们聚居而为族。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分成许多民族。每一个民族共同体可以说有其持续不断的生命,可以称之为群体生命。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也可以说,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⑧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
⑨孟子曾引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互违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据闻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
(选自《张岱年全集》第七卷,有删改)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关于“义利”与“理欲”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B.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欲望。
C.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有竞争与矛盾冲突,而要处理好竞争与矛盾冲突,就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
D.每一个人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规范个体行为而保护群体利益。
答案:C
解析:A项,应为“义与利”“理与欲”两对关系,而非“义利”与“理欲”的关系。B项,与原文“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的表述不符。D项,道德不仅保护群体利益,也保护个体利益,但个体利益不能损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
5.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能体现“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的一项是( )
A.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后,依然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
B.《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C.朱自清病重,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美国的“施舍”。
D.发生洪涝灾害时,堤坝决口,多名解放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抗击洪水。
答案:B
解析:不食“嗟来之食”并未超越个人利益,体现的只是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持,肯定的是人格高于生命。
6.根据文意,“群体生命”要保持正常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①个体生命必须得到保持和发展(或“充实和提高”)。②需要道德来调节个体之间的合作与斗争。③群体中的个体必须加强道德的自觉自律。
解析:首先找到“群体生命”所在的段落,再结合上下文来概括答案。这一部分文字在第⑧段,“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是解答本题的重点。
7.生命和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需要道德的制约;道德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或“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解析:在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生命和道德关系。本题的解答需要提取作者的主要观点,即生命受道德制约。道德本于生命,高于生命。5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在古希腊的先哲中,有些人生前聪慧睿智,死后享受伟大;有些人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苏格拉底却以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当两千多年的岁月如水一般流去,苏格拉底之生和苏格拉底之死也渐行渐遥,在历史的远方化成一片苍茫。
公元前399年,那场著名的审判,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苏格拉底慨然赴死。一只在雅典上空飞来飞去、嗡嗡作响的马虻销声匿迹了。然而,① 。相反,他完成自己的坚守之时,便是开始影响人类之日。
苏格拉底从来不远离生活,相反,总是兴味盎然地参与它,并从中挖掘出许多看似朴素实则大有深意的道理。也就是说,② ,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它是灵动的、隽永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跳动着心灵的脉搏。读苏格拉底与读《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是如此相似,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如沐春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古希腊的先哲中,聪慧、睿智、伟大者,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者不乏其人。苏格拉底却很特别: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死得从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追求真理是哲学家共同的目标,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哲学家即使怀疑一切,也是以此为方法,而不是以此为结论。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对传统仍然要有基本的尊重,他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尚未成年、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并且信奉祖先的传统观念。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① ,二者都是社会重要的传统资源。因此,遵守法律和信仰,可以化解很多人生的问题。这也是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② 。至于追求真理,③ 。
4.某校以“苏格拉底该不该越狱”为辩题进行辩论,下面是正方的观点和理由,请你作为反方加以反驳。
当时的雅典法律荒谬无理,给苏格拉底的罪名纯粹子虚乌有,面对恶法,不需要遵守。以法律的名义侵犯人权,这就是暴政,完全可以站出来反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华文化视道德为人的首要品质。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子女爱其父母以及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价值,这种价值选择着眼于人的德行提升而非自保和侵占。道德的价值选择使中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从社会生活角度,人的德行提升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这就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很难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劲往一处使”。从文化建设角度,人的道德本性作为人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人的互助友爱作为人际交往的要求更是令人向往的,因此道德价值取向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价值认同,甚至还能在不同文化间达成价值共识。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吸引和吸纳周边文化发展自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共谋经济发展。
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张性质单一的最高原则来统摄一切。马克思则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相通,中国文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更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辩证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善于包容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尤其在矛盾融合中创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契机。作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尝试。
道德价值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华文化“进取创新”和“包容守成”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既有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创造。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实干精神,而且还培养了每一个体对自身和家国强烈的责任担当。
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中庸》指出,人的道德修养是以至诚之心明了自身德性,进而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本性。这一道德修养过程即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使中国道路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
(摘编自王海英《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怜悯之心与孝道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这也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
B.德行的提升要依赖“立人”“达人”才能实现,否则会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
C.“阴阳之道”“和而不同”“福祸相倚”“对立统一”均渗透差异基础上的统一理念。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来源于道德价值观念与辩证思维方式的共同作用。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从社会生活与文化建设两个角度论述第1段中“凝聚力”形成的原因。
B.第3段侧重从认识世界角度论述中国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在矛盾融合中创新。
C.第4段引用《周易》没有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坚韧性格的重要作用。
D.第5段进一步论述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的相通性,照应开头内容,结构完整。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和获得价值认同,从而产生创造力。
B.辩证的思维方式能使中国善于包容不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形成凝聚力。
C.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培养的每个人对自身和家国的责任感才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D.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因为道德修养过程即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
5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在古希腊的先哲中,有些人生前聪慧睿智,死后享受伟大;有些人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苏格拉底却以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当两千多年的岁月如水一般流去,苏格拉底之生和苏格拉底之死也渐行渐遥,在历史的远方化成一片苍茫。
公元前399年,那场著名的审判,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苏格拉底慨然赴死。一只在雅典上空飞来飞去、嗡嗡作响的马虻销声匿迹了。然而,① 。相反,他完成自己的坚守之时,便是开始影响人类之日。
苏格拉底从来不远离生活,相反,总是兴味盎然地参与它,并从中挖掘出许多看似朴素实则大有深意的道理。也就是说,② ,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它是灵动的、隽永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跳动着心灵的脉搏。读苏格拉底与读《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是如此相似,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如沐春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古希腊的先哲中,聪慧、睿智、伟大者,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者不乏其人。苏格拉底却很特别: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死得从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原文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更有抒情性;②后半句运用长句,更具有气势;③“风貌”一词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缺乏以上优点。
解析:相比较改写后的句子,原句先用两个“有些人……”的整句,增强文章节奏感和抒情性;后半句用了一个长单句“苏格拉底却以……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增强气势,且“风貌”一词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平铺直叙,缺乏张力与气势。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参考答案:①苏格拉底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思想价值的终结 ②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古板的说教者
解析:第①处,上文说的是苏格拉底受审判赴死,后文说的是“相反……影响人类之日”,可知此处可填写“苏格拉底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思想价值的终结”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横线前的“也就是说”,可推知此处应填写对上文的解释;再结合后文“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可知应用否定句式,填写苏格拉底在哲学方面是一个怎样的人,故此处可填“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古板的说教者”之类的句子。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追求真理是哲学家共同的目标,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哲学家即使怀疑一切,也是以此为方法,而不是以此为结论。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对传统仍然要有基本的尊重,他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尚未成年、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并且信奉祖先的传统观念。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① ,二者都是社会重要的传统资源。因此,遵守法律和信仰,可以化解很多人生的问题。这也是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② 。至于追求真理,③ 。
参考答案:①而信仰则是对人生的高标准的要求 ②却仍然选择遵守法律的原因 ③则须等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后比较适合
解析:文段探讨的是法律和信仰之间的关系。第①处,上文说的是“法律”,这里显然应填“信仰”,由“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可以确定应填“而信仰则是对人生的高标准的要求”一类的内容。第②处,“明明可以逃狱”,意味着苏格拉底没有逃狱,再由上文“遵守法律和信仰”“这也是”可确定此处应填“却仍然选择遵守法律的原因”一类的内容。第③处,上文提到“追求真理”,就要联系前文说的“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信仰”,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则须等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后比较适合”。
4.某校以“苏格拉底该不该越狱”为辩题进行辩论,下面是正方的观点和理由,请你作为反方加以反驳。
当时的雅典法律荒谬无理,给苏格拉底的罪名纯粹子虚乌有,面对恶法,不需要遵守。以法律的名义侵犯人权,这就是暴政,完全可以站出来反抗。
答案示例:苏格拉底以死向我们阐释了:法律必须被信仰,即使它不是正义的。即使法官的判决不公正,法律也必须被信仰。如果通过越狱的方式来逃避法律的制裁,有违正义。如果大家都以法律不公正为由进而拒绝服从法官的裁判,无视法律的权威,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解析:要针对对方观点,摆出充足的理由。焦点在于“恶法”要不要遵守。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华文化视道德为人的首要品质。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子女爱其父母以及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价值,这种价值选择着眼于人的德行提升而非自保和侵占。道德的价值选择使中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从社会生活角度,人的德行提升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这就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很难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劲往一处使”。从文化建设角度,人的道德本性作为人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人的互助友爱作为人际交往的要求更是令人向往的,因此道德价值取向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价值认同,甚至还能在不同文化间达成价值共识。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吸引和吸纳周边文化发展自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共谋经济发展。
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张性质单一的最高原则来统摄一切。马克思则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相通,中国文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更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辩证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善于包容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尤其在矛盾融合中创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契机。作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尝试。
道德价值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华文化“进取创新”和“包容守成”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既有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创造。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实干精神,而且还培养了每一个体对自身和家国强烈的责任担当。
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中庸》指出,人的道德修养是以至诚之心明了自身德性,进而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本性。这一道德修养过程即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使中国道路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
(摘编自王海英《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怜悯之心与孝道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这也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
B.德行的提升要依赖“立人”“达人”才能实现,否则会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
C.“阴阳之道”“和而不同”“福祸相倚”“对立统一”均渗透差异基础上的统一理念。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来源于道德价值观念与辩证思维方式的共同作用。
答案:B
解析:“否则会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说法绝对化,从原文第2段第二句话中的“很难形成”可以看出。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从社会生活与文化建设两个角度论述第1段中“凝聚力”形成的原因。
B.第3段侧重从认识世界角度论述中国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在矛盾融合中创新。
C.第4段引用《周易》没有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坚韧性格的重要作用。
D.第5段进一步论述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的相通性,照应开头内容,结构完整。
答案:C
解析:第4段引用《周易》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进取创新”与“包容守成”的内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和获得价值认同,从而产生创造力。
B.辩证的思维方式能使中国善于包容不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形成凝聚力。
C.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培养的每个人对自身和家国的责任感才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D.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因为道德修养过程即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
答案:D
解析:A项,“创造力”应为“凝聚力”。B项,“凝聚力”应为“创造力”。C项,以偏概全,“道德的价值追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