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学业水平标准化阶段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学业水平标准化阶段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2 16: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化阶段训练(一)
九年级语文(全一册)
(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 第一至三单元)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
(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4)三年谪宦此栖迟, 。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也表明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7)绿杨城郭,生态宜居。“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
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2.小逸认为,要唱古诗,必须用古曲,今人谱写的曲子不合古诗之意蕴。你同意小逸的观点吗?请举例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 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qiè érbù shě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shǐ zhì bù yú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yīn mái。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在讲路上引吭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折,我们应目标坚定, ,不因一时一事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 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 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qiè ér bù shě (2)shǐ zhì bù yú (3)yīn mái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树立 处变不惊 困 惑 探索 B.建立 宠辱不惊 疑惑 探查
C.树立 处变不惊 疑惑 探索 D.建立 宠辱不惊 困 惑 探查
5.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合逻辑 B.句式杂糅 C.缺少主语 D.搭配不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打造了一批精品社团课程。同学们兴致盎然,踊跃参加,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6.【劳动实践】喜爱养花种菜的张明加入了种植社,社长要求他为社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但他只写出了上句。请你运用相关知识,筛选备选词语,完成下句。(2分)
上句:默默耕耘播种希望
下句:
备选词语:辛勤劳动 攀登高峰 创造收获 幸福果实
7.【思辩风采】辩论社准备举办社团辩论赛,辩题已经拟好。你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正方:成长路上有好伙伴更重要。反方:成长路上有好对手更重要。
我赞同 ,理由是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下面诗歌片段分别选自艾青的作品(1)《 》和(2)《 》(2分)
[片段一] [片段二]
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颊, …… 世界要是没有光 也就没有杨花飞絮的春天 也就没有百花争妍的夏天 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 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
9.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诗人或人物怎样的信仰。(4分)《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
我选 从作品中 ,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甘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平,暗!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越明年 (2)朝晖夕阴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先天下之忧而忧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③,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 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 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梦得(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1⑩乌:哪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 B.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 D.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4.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3分)
【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古人 的人生态度。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 ,【乙】文之“乐”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或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无一例外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之首。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 说话 图片交换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 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详见右 手语 行为图)。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沟通有效沟通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为了最终达成沟通协议, 写字 表情需要注意三个策略,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价 设备值观等。其次需要“有效表达”,沟通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第三,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奖励;利己动机,则想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期待奖励。
(改编自康翠萍等多人撰写的《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材料二
沟通漏斗,是指工作、学习、生活中沟通效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现象。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着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公开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所想的100%的东西时,这些信息已经漏掉了20%,那么你说出来的信息就只剩下 80%了。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听众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原因,信息量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并消化了的信息大概只有40%。三天过后,等听众遵照领悟的 40%的信息开始行动时。信息量最终变成了20%。三个月后,信息衰减得可能只剩下最初的 5%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得越来越少。
(改编自中国知网《沟通漏斗》)
材料三
有效沟通。需要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和支架,它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以达到自如沟通的工具。
有效沟通大纲沟通对象姓名:
主要特点: 基本情况:
步骤 策略 具体内容
第一步 明确沟通目标 对方需要作出的决策:
沟通过程 第二步 研究沟通对象 对方需要知道、感到:
对方在乎的具体因素:
如何让对方内心认可:
第三步 作出最终决策 根据沟通反馈,“我”决定:
(改编自罗颖、桑国元、石玉娟编著的《50个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
5.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际沟通非常重要,其本质在于个人信息的单向输出。
B.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系,问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
C.只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就能完全避免“沟通漏斗”现象。
D.借助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明确沟通的策略。
16.根据材料一、三的相关内容,解释什么是“有效沟通”。(3分)
17.下面是小渝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这段对话,结合材料一、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小渝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小渝更好地与妈妈沟通。(4分)
妈妈:上了初三,你不能再参加绘画培训了。
小渝:我要参加,我喜欢绘画!
妈妈:绘画培训会影响学习!
小渝:不,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长长的山路
沈念
村与寨之间,山路相连,弯曲环绕,通往外面只有一条路,旧貌陈颜在浑然不觉间起着变化。父亲带着村民修这条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一条遇到雨水就会泥泞的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进入雨雪季节,就像踏进地雷 1阵,要随时小心掉进泥坑,出来一身脏泥衣。我每天上学必经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门前的三岔路口,我曾发誓,将来要逃离闭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
寨子里的祖训是,穷也要有穷担当,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时候,很多条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条路。刚换的村支书是父亲,村民难以忍受这条破路的时候,就望着他们的新支书……
父亲也不是没找过乡长。乡里的书记调任新的岗位,暂时由田乡长代理书记。那天父亲守在外面,瞅乡长办公室没人的一个空档,进了门,又要讲烂路的状况,但刚起了头,田乡长就叹了口气说,乡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父亲本是脸薄之人,听了这话,心里湿湿的不是 20滋味。后来有乡干部说县长要来,他当时心一硬,决定豁出去了。他想好了,万一县长发脾气,村支书不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必须要修条路对村民有个交代。 21
那天,乡干部集中在礼堂开会。龙县长坐在台上讲话,字正腔圆,听得到声音在墙壁上
碰撞。父亲站在外面,龙县长的讲话碎片似的飘进耳中:“农村广阔天地,不能死脑筋搞农 三业,我们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镇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
“县长,帮我们修路。”父亲说完这句话,就一声不吭了。车从乡政府大院出发了,车厢内空气沉滞,县长的表情凝重。
那条路,雨后泥泞,泥浆乱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过的水田。几个干部无从下脚,落在后面。龙县长刚迈了几步,鞋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巴,问走在前面的父亲,你们平时一直走这条路?
父亲说,祖祖辈辈。
有个干部嘟囔了一声,这条路走不进去吧?
龙县长扭头说,车开不到的地方,脚可以走,村民能走出来,我们就能走进去,我们走一次是一次,但山寨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月月走、天天走的。
父亲回村,召开村民大会,第一句话就是,到修路的时候了。村民掂量着父亲的话,热情高涨,交头接耳,说龙县长讲得真好,又说父亲有胆识,没米下锅的人才敢破釜沉舟,还说,我们山寨人走好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快要到了。
修路是三个月后启动的,财政困难,资金缺口大,父亲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分成凿石组、运输组、铺路组,就地取材,用钢纤凿碎山石,手锤打得叮叮响,火花四溅。大家吃在工地上,饭菜从家里带,坚持了三个月,拉出了一条三米多宽的新路。父亲又想了个主意,把那些纤开的薄石块,条形块状的,带回村里垒了水渠的护坡。
修路接近尾声,那条儿时长长的山路,很快变了模样,变成了一条更平更宽的柏油新路。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山寨的变迁,如同一本厚厚的书,风吹开一页沉重的过去,又画出一页开阔的未来。而今山路两旁是农家乐和古朴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风和厚厚的绿荫,是幽美的峡谷和明亮的旷野。那么多从路上经过的人,帮父亲和这座古老的山寨铭记着一条山间长路的故事。(节选自《长路与短句》,有删改)
18.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2分)
19.为了修路,父亲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行动过程 行动结果
找乡长申请修路 ①
拦住县长请求修路 县长实地调查路况
召开村民大会 ②
③ 修成柏油新路
2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21.“路”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本文“长长的山路”象征什么?请结合山路的前后变化简要分析。(5分)
三、作文(50分)
22.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常常会产生各种关联,因而与人交往就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中,你也许会遇到困惑与烦恼,但也会发现人性的美好,获得温暖与启迪,还可能会领略到从未见过的风景.....同学们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化阶段训练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阶段训练(一) 一、积累运用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3)月是故乡明 (4)万古惟留楚客悲 寒林空见 日斜时 (5)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7)百般 红紫斗芳菲 何似在人间
示例一:我不同意。 今人谱写的曲子也可以表达古诗之意蕴,有的还能体现时代新意。 这方面有许多 经典的例子,如《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今人为李白《将进酒》谱的曲子就很好。 示例二:我同意。 唱古诗,就要用古曲,因为古曲最贴合古诗之意蕴。 如用《阳关三叠》这一古曲诉说 离别,雅致蕴藉,今人谱写的曲子怕是没有这样的韵味。
(1)锲而不舍 (2)矢志不渝 (3)阴霾
A 5. B
辛勤劳动创造收获 7. 示例:反方观点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荀子 说“木就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则则名言都告诉我们:成长路上有好对手更重要。 看看鲁迅先生 的对手吧,胡适、梁实秋等,可以说是一个个强劲的对手促使鲁迅先生成长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选择一个好对手,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1)大堰河,我的保姆 (2)光的赞歌 9. 示例一:《艾青诗选》 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示例二:《红星照耀中国》 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示例三:《西游记》 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众生的信仰。
阅读 (一) 10. (1)到 (2)日光 (3)探求 (4)在……之前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B 13. 连山绝壑/ 长林古木/ 振之以清风/ 照之以明月
乐观、旷达 爱国爱民(或忧国忧民) 随遇而安、寄情山水(意近即可)
【译文】长江流出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阔大。 在南边与沅水、湘水汇聚,向北边与汉水汇 聚,水势显得更加盛大。 流到赤壁之下,江波水流水势浩大,如同大海一样。 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 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 叫“快哉亭”。 …… 现在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 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 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 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令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 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15. D 16. 有效沟通,是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 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
可从以下角度作答: ①深度理解妈妈的意图:她不是干涉自己的自由,而是为了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②要有同理心,回 应妈妈的关切,打消妈妈的顾虑,保证自己不会因绘画耽误学习;③清楚讲明参加绘画培训的理由, 让妈妈知道自己热爱绘画且绘画对未来发展有意义;④如面对面不好沟通,可采用写信等方式与妈 妈进行细致的交流;⑤沟通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冷静、理智,不与妈妈发生冲突。 (言之有理即 可)
18. 淡泊名利,一心为公;耿直倔强,有胆有识;富有智慧,有号召力。
①乡长以缺乏资金为由拒绝 ②村民修路热情高涨 ③修路启动,村民投工投劳 20.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路又平又宽又长的特点,表达了对父亲和村民们的赞美 之情。
21. 山路修好前,坑坑洼洼,湿滑难行;山路修好后,更平更宽,景色宜人。 “长长的山路”象征着村民们通 往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