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素养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区域认知: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解释一 定现象。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学习,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了解各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人地协调:通过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结合生活深化“绿色生活,保护大气”的思维。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污染企业布局方案,城市热岛的原因。 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2.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能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情境任务设计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大气的热力环流,第二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整体采用“情境创设—分组探究—归纳总结”方式展开。通过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恐龙灭绝之谜为大情境背景。并在情景下设计一系列问题活动,将知识串联起来。
背景:恐龙灭绝之谜
专题二:恐龙灭绝之迷——大气热量的改变
微专题三:大气的运动
情境创设: 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墨西哥的犹加敦半岛,爆炸出现的灰尘为什么可以不断飘散蔓延至整个地球上空?
为了找到答案,两名研究人员开始了一项历时整整十年的研究任务。他们发现,灰尘能够传播的原因是,它一到达那里,就使大气变暖,从而形成了一个大气运输系统。
运用这个情境贯穿整个“大气的运动”,通过播放动画、日常生活案列以及若干问题串及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的运动原理,掌握热力环流及常见的案例。旨在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力。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课程引入——情境创设 【播放动画】展示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得大气成分及热量有所变化,恐龙灭绝。作为本单元大背景,引出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和大气的受热过程及运动两部分重点内容 创设本单元情况: 专题一:恐龙灭绝之迷——大气成分的改变 专题二:恐龙灭绝之迷——大气热量的改变 学生观看动画,了解背景 交代整体单元背景,以及本节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
环节二 活动探究 一、大气的热力环流
专题二:恐龙灭绝之迷——大气热量的改变 【展示图片及材料】小行星撞击地球,大气热量有所变化,影响恐龙生存环境。本节以此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创设情景: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墨西哥的犹加敦半岛,爆炸出现的灰尘为什么可以不断飘散蔓延至整个地球上空? 大气是运动的 观看图片,分析材料 学生分析材料,培养获取信息,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欲
【活动探究】任务1:大气为什么运动? 由于冷热不均 熟悉课本等资料,结合老师讲解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活动探究】任务2:大气如何运动? 问题1:观察下图,对比两图中空气的温度和运动方向 联系身边的现象,回答问题 培养获取信息能力及逻辑思维,知识的运用能力
【展示图片】问题2:说一说,为什么制冷空调往往采用壁挂式,暖气往往安装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运用知识解释现象
【播放动画】通过动画演示,理解气压的概念,掌握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理解气压、温度、密度的关系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综合思维
【播放动画】通过动画演示,理解等压线、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规律 观看动画,思考 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升综合思维
【归纳总结】问题5:观看视频,梳理总结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观看视频,梳理总结 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落实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活动探究】问题6:小组讨论,思考气温、气压、气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落实综合思维
【回到情境】灰尘为什么可以不断飘散蔓延至整个地球上空?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升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任务3:大气运动有何影响? 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 【活动探究】问题1: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城市热岛效应、火烧赤壁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常见热力环流形式—海陆风 赤壁之战,诸葛亮如何能“借”来东风? 【活动探究】问题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学生讨论后提问
【分析总结】问题3:结合日常生活,分析夏季大气热力环流对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学生讨论后总结 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任务4:利用大气运动解释风的形成及特点 问题1:讨论思考,两幅图中A、B之间气压梯度是多少? 说明气压及气压梯度的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理解等压线密度大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及风力的关系 学生观看动画后提问 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概括明确: 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活动探究】问题2:观察下图,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特点,回答下面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辩证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播放动画】掩饰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指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问题4:读右图,分析高空风的形成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辩证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活动探究】问题5:读右图,总结近地面风形成特点
三、资源支持
【知识解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知识解析】热气球是如何飞翔的 【地理探索】风与降水 【地理探索】山谷风的应用--火熄上方谷 拓展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