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0《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教案设计
课题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1)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2)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 (3)蘑菇和木耳是肉眼看得到的微生物。 科学思维:通过调查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科学实践: (1)在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泡菜变酸原因。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查找一些致病微生物的资料,初步了解致病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4)认识一些大型微生物。 责任态度: 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 了解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难点 能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准备
一、引入聚焦
泡菜是人们餐桌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开胃食品。我们吃过哪些泡菜?
出示泡菜图片
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泡菜的味道:微辣、酸、脆
提问:牛奶通过发酵变成酸奶,白菜经过腌制变成酸菜,是什么让它们变酸了?
二、科学探索
(一)乳酸菌
1.提问:是什么让牛奶发酵变酸奶?
2.收集、调查酸奶配料表推测: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奶。
3.讲解:显微镜视角下的乳酸菌,牛奶发酵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
4.提问:白菜为什么会变酸?
5.假设:蔬菜变酸的原因。
6.验证:科学家对各种泡菜进行了研究,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7.小结:乳酸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二)酵母菌
1.提问:你和过面吗?观察过面团发酵膨胀的过程吗?
2.探究:观察添加酵母粉的面团发酵膨胀的现象及过程。
3.讲解:显微镜视角下的酵母菌及应用。
4.小结:酵母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酿酒等。
(三)了解微生物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介绍对人类有利的微生物。
小结: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微生物可以服务于人类。
(三)了解微生物对人类不利的方面
提问:感冒时有什么症状?感冒是由什么引起的?
讲解:感冒是由一些细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入、破坏身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有头晕、流鼻涕等症状。
小结:有些细菌、病毒微生物会使我们生病。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生病时戴口罩的卫生习惯。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变质过期的食物上会长毛,食用了发霉的食物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严重的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吃了不干净的、变质的食物会让我们得痢疾,痢疾是由什么引起的?
讲解:痢疾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
提问:发霉的食物中都有哪些微生物?
讲解:黄曲霉多见于久置发霉的粮食中,让我们通过视频资料进一步认识黄曲霉。
质疑:对我们不利的微生物会藏在食物中,如何保证吃进去的食物是安全卫生的?
阅读:“揭开微生物的奥秘”
讲解:巴氏消毒法。
小结:有些微生物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聪明的我们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微生物制造出的麻烦和问题。
(四)认识蘑菇和木耳是微生物
提问:蘑菇和木耳是微生物吗?
讲解:蘑菇、木耳在生长起来前,非常微小。蘑菇、木耳的细胞与一大类被称为“真菌”的微生物的细胞很相似。因此,科学家将蘑菇和木耳也称为微生物。
小结:蘑菇、木耳是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微生物。
三、拓展应用
揭开微生物的奥秘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你听说过啤酒能变酸吗?
◆是什么导致啤酒变酸?
◆是谁把问题解决了?
2、视频:巴斯德故事
3、小结:
(1)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令酒变酸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2)巴斯德研究发现,只要把刚发酵完成的酒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就可以把能使酒变酸的微生物杀死,啤酒就可以保持浓郁香甜的味道而不会变坏。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泡菜变酸是由乳酸菌引起的。知道微生物可以被人利用,如制作泡菜、酸奶、发面、药品、生产疫苗等。知道有些微生物对人类生存不利,初步了解病毒和致病菌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痢疾、乙肝、疱疹、新冠肺炎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菌、病毒引起的。知道蘑菇、木耳是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微生物。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讲述更多巴斯德的科学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
三、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
3.10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1)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2)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
(3)蘑菇和木耳是肉眼看得到的微生物。
科学思维:通过调查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科学实践:
(1)在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泡菜变酸原因。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查找一些致病微生物的资料,初步了解致病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4)认识一些大型微生物。
责任态度: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泡菜是人们餐桌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开胃食品。我们吃过哪些泡菜?
导入聚焦
豆角
导入聚焦
包菜
导入聚焦
大白菜
导入聚焦
大蒜
导入聚焦
萝卜
导入聚焦
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导入聚焦
泡菜的味道:微辣、酸、脆
牛奶
酸奶
白菜
酸菜
是什么让它们变酸了
科学实践
观察酸奶配料表,从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科学实践
调查研究
科学实践
调查研究
配料表
1 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2 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3 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4 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推测: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
科学实践
牛奶发酵变成酸奶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能够利用葡萄糖或其它糖类经过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牛奶中原有的天然乳酸菌或人工添加的乳酸菌能够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产生大量乳酸,导致牛奶的pH值下降,牛奶变酸。酸性条件能够让牛奶中的乳酪蛋白发生凝集,成为又酸又稠的酸奶。
科学实践
乳酸菌长什么样子?
科学实践
显微镜下的乳酸菌
科学实践
是什么让它们变酸了?
牛奶
酸奶
乳酸菌
白菜
?
酸菜
科学实践
讨论:蔬菜变酸的原因
科学实践
泡菜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科学实践
乳酸菌
科学实践
微生物的名称 显微镜下的样子 与我们的关系
乳酸菌
制作酸奶、泡菜
记录
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
酵母
面粉
为什么要加入酵母?
科学实践
实验
科学实践
加入酵母的面团
观察记录
科学实践
观察记录
1号
2号
3号
静置 1.5 h
静置 3 h
科学实践
观察记录
2号
3号
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
显微镜下的酵母菌
科学实践
记录
微生物的名称 显微镜下的样子 与我们的关系
酵母菌
食品发酵、酿酒
科学实践
微生物的名称 显微镜下的样子 与我们的关系
青霉菌
提取青霉素
记录
科学实践
查阅资料
科学实践
微生物 应用
乳酸菌 制作泡菜、酸奶等。
酵母菌 食品发酵、酿酒等。
青霉菌 提取青霉素。
…… ……
科学实践
感冒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感冒
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
痢疾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痢疾
科学实践
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
黄曲霉
科学实践
揭开微生物的奥秘
◆你听说过啤酒能变酸吗?
◆是什么导致啤酒变酸?
◆是谁把问题解决了?
拓展应用
视频:巴斯德故事
拓展应用
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令酒变酸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巴斯德研究发现,只要把刚发酵完成的酒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就可以把能使酒变酸的微生物杀死,啤酒就可以保持浓郁香甜的味道而不会变坏。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
拓展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泡菜变酸是由乳酸菌引起的。知道微生物可以被人利用,如制作泡菜、酸奶、发面、药品、生产疫苗等。知道有些微生物对人类生存不利,初步了解病毒和致病菌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痢疾、乙肝、疱疹、新冠肺炎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菌、
病毒引起的。知道蘑菇、木耳是能够用肉眼观察到
的微生物。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
课堂总结
有益微生物:酵母菌 乳酸菌 青霉素钠
有害微生物:炭疽病毒 乙肝病毒 黄曲霉
大型微生物:木耳、蘑菇
巴斯德:巴斯消毒法
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板书设计
查阅资料,讲述更多巴斯德的科学故事。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
1、_______和_______是能看得见的大型微生物。
2、_______是一种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3、泡菜、啤酒、牛奶变酸主要是由_______引起的。
课堂练习
蘑菇
木耳
病毒
乳酸菌
【能力培养】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
(2)霉变食品不可食用,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
(3)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能引起多种疾病。( )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的细胞内。( )
(5)细菌对人体有害,能引起各种疾病。( )
课堂练习
√
√
√
√
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最先揭开微生物的奥秘的科学家是( )
A. 巴斯德 B. 弗莱明 C. 列文虎克
(2)下列微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
A. 痢疾杆菌 B. 黄曲霉 C.乙肝病毒
(3)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馒头的微生物是(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青霉菌
课堂练习
A
C
A
(4)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活动中有微生物参与的是( )
① 酿酒 ② 制作面包 ③ 制作泡菜 ④ 制作酸奶 ⑤ 食物发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⑤
(5)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微生物的是( )
A. 馒头 B. 酸奶 C. 豆腐
课堂练习
A
C
3、连线题:将下列微生物与其对应的用途连起来。
毛霉菌 制造豆腐乳
曲霉菌 做馒头
青霉菌 做酸奶
乳酸菌 制造酱油
酵母菌 制造青霉素
课堂练习
【拓展提高】
2019年12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课堂练习
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新冠病毒的是( )
A B C
2、与细菌和真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微生物。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3、病毒极其微小,需要在( )下才能看到。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电子显微镜
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哪些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请列出两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A
核酸
C
戴口罩
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