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五单元《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五单元《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1-03 09:16: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音盒》第3课《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教材分析】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是第五单元《八音盒》的第3课欣赏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本节课是一首童声合唱作品,全曲由序曲、五个圆舞曲组成。乐曲的背景与1866年爆发的奥普战争有关,奥地利在萨多瓦战役中一败涂地,沉闷的气氛笼罩整个全城。在这种形势下,施特劳斯创作了此曲,给维也纳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它被称为奥地利“非正式的第二国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整体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
(二)艺术表现
学唱第一圆舞曲,表现并能分辨每个章节的圆舞曲
(三)创意实践
运用木琴,朗诵等形式演唱表现乐曲感受圆舞曲
(四)文化理解
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及圆舞曲风格,了解异国文化。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感受并区分每一圆舞曲的情绪和速度
2、能够分析歌曲结构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能够用肢体和乐器简单为乐曲伴奏
2、学唱第一圆舞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视频,视频里的汤姆和杰瑞在干什么?
预设:欣赏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原来汤姆正在自学一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乐曲,杰瑞听到后感觉非常好听于是来给汤姆伴舞。说道蓝色多瑙河,它是流经欧洲的一条主要河流,河水湛蓝,风光如画。非常美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多瑙河,欣赏一下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书写板书《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设计意图:通过发散思维式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在老师手里有一份节目单,本场音乐会包含序曲加五个圆舞曲的小节目。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去到现场参加音乐会吧。完整聆听(视频欣赏)
预设:欣赏
【设计意图:提前点出乐曲的结构。】
教师:整体感受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的?这首乐曲的整体速度有什么变化?
预设:(情绪:抒情优美,充满活力)
教师:分段赏析 (运用序曲加五个小标题形式展开聆听,第一圆舞曲《春天来了》,第二圆舞曲《姑娘的舞蹈》,第三圆舞曲《旋转的舞蹈》,第四圆舞曲《春意盎然》,第五圆舞曲《轻舟荡漾》)
⑴序曲 (运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感受音乐)本场音乐会在序曲中缓缓拉开帷幕,你听这段音乐他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预设:(由缓慢变快)
教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随着小提琴的颤音奏出,圆号缓慢的吹奏出主旋律仿佛大地在沉睡,河面上薄雾弥漫,随着音乐由缓慢到速度变快,像河面云雾散开,大地被唤醒,春天到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此时此刻这么优美的音乐,老师特别想朗诵一首,请同学们闭眼倾听,老师的这首朗诵配上这段音乐美不美。
教师:④请同学们也跟随音乐配上朗诵词再来感受一下这段音乐的美。
预设:朗诵
教师:⑤同学们读的非常棒,让我们来当今天的主持人在来朗诵一遍,再次感受一下多瑙河的美。
预设:欣赏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速度,到联想画面,听辨引子部分,加入第一圆舞曲的歌词朗诵一是感受引子部分的优美,二是为学习第一圆舞曲做铺垫。两次朗诵为了加深印象。
⑵第一圆舞曲《春天来了》
(运用钢琴学唱主旋律,把二声部比作小鸟,运用木琴敲出二声部旋律学唱,学生分组演唱)
教师:序曲开完场,第一个节目精彩上演了这个节目的名字可以叫做《春天来了》。1)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春天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来的呢?(速度:由慢到快)这段音乐的情绪又如何呢?
预设:(由优美抒情到轻松活泼)。
教师: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合唱队一起来唱这首《春天来了》(师弹钢琴教唱,注意延音线的时值。)
预设:演唱
教师:同学们唱的太好听了,鸟儿听到我们的歌声后也来加入到合唱中,你听,小鸟在哪里演唱的(师拿木琴随音乐敲出二声部的音乐。)
预设:学生用“哈哈0哈哈0”来模仿鸟儿演唱的二声部的地方,反复两边练习。
教师:分组演唱第一圆舞曲《春天来了》一组演唱歌词,二组演唱鸟儿演唱的二声部。(师做好指挥)
预设:演唱
教师:同学们在演唱中有没有发现我们演唱的这段音乐包括歌词与序曲音乐包括刚才我们的朗诵词有没有关系?(这部分音乐正是用序曲的音乐写成的)再次完整演唱感受音乐。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速度,情绪整体感知音乐,通过随琴演唱歌曲解决本节课难点,运用小鸟引出二声部,用木琴清脆的声音模仿小鸟的声音,吸引学生,做到随木琴演唱二声部。最后分组合作完整表现第一圆舞曲。
⑶第二圆舞曲《姑娘们的舞蹈》
(运用旋律线的方式感受音乐)
教师:第一个节目大家表演的非常精彩,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第二个节目《姑娘们的舞蹈》。
预设:欣赏
教师:完整聆听这段音乐,你觉得他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速度:时快时慢,情绪:跳跃,活泼)
教师:这段音乐可以分成两部分,我们来听这两部分音乐,你觉得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预设:(A主题欢快,活泼,速度快,B主题优美)
教师:充分展示了姑娘们在舞台上时而轻快时而优美的舞蹈的场景,我们通过旋律线来感受一下这段美丽的音乐,并来找出A主题共出现了几次?
预设:(3次)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跟随音乐用旋律线感受这段音乐的美。
预设: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
整体聆听感受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和速度,直接告诉学生两部分主题,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每段音乐,画出旋律线感受这段音乐的美,并通过旋律线找出A主题共出现3次,用线条感受美。
⑷第三圆舞曲《旋转的舞蹈》
(分小组表演,A主题手拍节奏,B主题跳出简单的华尔兹舞步)
教师:我们继续往下欣赏第三个节目《旋转的舞蹈》对比聆听第二个节目,这个节目的整体情绪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预设:(整体舒缓,优美 )这幅画面就像是舞者在不停的旋转。
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预设:(两部分)
教师:跟老师随音乐律动
预设:(A主题以拍手敲击节奏为主,B主题跳出三拍子华尔兹舞步)
教师:我们也加入他们这个舞蹈中优美的跳起来吧,(一组学生演绎A主题,用手敲击节奏,二组学生演绎B主题,随音乐跳出华尔兹)
预设:表演
【设计意图:该段主要以律动感受第三圆舞曲的舞蹈性】
⑸第四圆舞曲《春意盎然》
(运用钢琴学唱B主题,以合唱表演形式演唱B主题)
教师:随着精彩的舞蹈落幕,我们的演出来到了下半场,接下来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怎样的节目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来听这段音乐他的速度一直是缓慢的还是在不断加快?
预设:(不断加快)
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是非常规整的,还是比较自由。
预设:(开始节奏比较自由)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音乐我们这个节目叫做《春意盎然》,你觉得这首音乐歌唱的是以什么为主题?
预设:(春天)。
教师:歌唱春天来到了多瑙河畔,映着河畔美景,人们不禁唱出了“春来了,春来了,多么美好”等歌词。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合唱中,老师老给大家伴奏,演唱《春意盎然》这首歌曲吧。
预设:(钢琴奏出旋律,学生跟唱。)(两遍)
教师:随音乐完整演唱第四圆舞曲B主题部分。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该段音乐主要感受B主题,通过演唱歌词,感受多瑙河畔春天的气息。】
⑹、第五圆舞曲《轻舟荡漾》
(加入丝绸,鲜花等道具随音乐即兴晃动感受音乐中舞蹈场景)
教师:我们的节目来到了尾声,此时我们的表演的也越来越激动。你听这段音乐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预设:(欢快,热烈)
教师:全场所有的演员,观众都随音乐舞动有的在岸边,有的在船上,所以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舞蹈场景?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和他们一起狂欢,(下发丝绸和鲜花)随音乐自由晃动鲜花和丝绸。
预设:随音乐再次感受这段音乐的情绪。
【设计意图:该段音乐主要以情绪为主,感受热闹的场面。】
教师:整体感知。音乐会结束了,每一个节目还历历在目,我们整场回顾下,跟随音乐每一个节目都是怎样表现得,我们再次把他表现出来。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来整体表现音乐
预设: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奥地利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全称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圆舞曲》。创作与1866年爆发的奥普战争有关,奥地利在萨多瓦战役中一败涂地,沉闷的气氛笼罩全城,在这种形式下,施特劳斯创作了此曲,为压抑中的维也纳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人们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这里出了非常多的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整个家族都生存在这里,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都会举办盛大的“新年音乐会”,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每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大厅,欣赏由管弦乐演奏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预设: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外国音乐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序曲
第一圆舞曲
第二圆舞曲
第三圆舞曲
第四圆舞曲
第五圆舞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八音盒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序曲
《姑娘们的舞蹈》
第二圆舞曲
《春天来了》合唱
第一圆舞曲
《旋转的舞蹈》
第三圆舞曲
《轻舟荡漾》
第五圆舞曲
《春风盎然》
第四圆舞曲
节目单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整体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序曲
这段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
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
啊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
蜜蜂嗡嗡叫,风儿啊吹动树梢多美妙。
风儿啊吹动树梢多美妙。
序曲
第一圆舞曲 《春天来了》
这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序曲部分的旋律和这段音乐有关系吗?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
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
啊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
蜜蜂嗡嗡叫,风儿啊吹动树梢多美妙。
第一圆舞曲 《春天来了》
第二圆舞曲 《姑娘们的舞蹈》
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情绪:活泼 跳跃
速度:时快时慢
第二圆舞曲 这两部分音乐各有什么特点?
A主题
B主题
A主题反复出现了几次?
欢快
优美
第三圆舞曲 《旋转的舞蹈》
这段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
对比第二圆舞曲这段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第四圆舞曲 《春风盎然》
这段音乐速度和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这段音乐歌唱的是什么样的主题?
春天
速度:不断加快
节奏:比较自由
第四圆舞曲 《春风盎然》
B主题
春 来 了, 春 来 了, 多 么
美 好, 多 么 美 好。
第五圆舞曲 《轻舟荡漾》
这段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表现了怎样的舞蹈场面?
序曲
《姑娘们的舞蹈》
第二圆舞曲
《春天来了》合唱
第一圆舞曲
《旋转的舞蹈》
第三圆舞曲
《轻舟荡漾》
第五圆舞曲
《春风盎然》
第四圆舞曲
节目单
背景介绍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奥地利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全称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圆舞曲》。
创作与1866年爆发的奥普战争有关,奥地利在萨多瓦战役中一败涂地,沉闷的气氛笼罩全城,在这种形式下,施特劳斯创作了此曲,为压抑中的维也纳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同学们,再见!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