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1~2题。
1.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2.与“钙华梯田”形成原因相似的景观是( )
A.石林 B.溶沟
C.石笋 D.石芽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区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而洞中碳酸钙的“钙华梯田”属于石灰岩的组成部分,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所以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钙华梯田”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石笋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笋形如竹笋出土,自下向上生长,与“钙华梯田”形成原因相似;石林、溶沟、石芽是地表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槽形河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河谷
D.水深壁陡
4.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河流上游。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谷是深而窄的“V”形河谷,水流湍急,水深壁陡。第4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四种地貌景观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四种地貌景观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B 6.A
解析:四种地貌景观分别是三角洲、沙丘、峡谷、雅丹地貌。沙丘、雅丹地貌由风力作用形成,三角洲、沙丘由堆积作用形成。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读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图,完成7~9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 8.B 9.C
解析:第7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说明是迎风坡,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第8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以减小风速,利于沙子堆积。第9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区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宜营造常绿阔叶林;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沙地不宜发展种植业。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C 11.A
解析:第10题,图中有沙丘、海滩、三角洲、海积与河积地貌,都属于堆积地貌;没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风蚀蘑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11题,海岸沙丘是海滩物质受风力作用形成的风积地貌,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右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区域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13.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12.B 13.C
解析:第12题,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第13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度(单位:米),其中M为该区域的最高点。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答案:14.A 15.B
解析:第14题,图示四地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陡。第15题,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因此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丘陵。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读图,完成16~18题。
16.山峰N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17.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6.C 17.A 18.B
解析:第16题,注意图中海岸基线的海拔为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可以看出图中山峰N处的海拔为80~90米。第17题,M的地貌为陡崖,地处海边,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海浪侵蚀。第18题,河流的地势比周围低,等高线应该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②③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①④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岩溶胜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 )
20.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 )
①长江三峡 ②台湾日月潭 ③云南路南石林 ④广西桂林山水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19.D 20.D
解析:第19题,A图为风力侵蚀地貌,B图为冰川侵蚀地貌,C图为流水侵蚀中的冲蚀地貌,而D图为流水侵蚀中的溶蚀地貌。第20题,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都属于喀斯特地貌。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面图1为某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1)根据图1,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 。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突出地貌类型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5分)
(2)图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解释其主要原因。(5分)
答案:(1)喀斯特地貌 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2)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石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岩石类型、气候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分析。
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中学地理小组暑假期间赴西藏自治区米林县考察丹娘沙丘地貌。图1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图2为同学拍摄的丹娘沙丘景观。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丹娘沙丘位于 ,图2景观拍摄地点位于图1中的 (填“A”或“B”)。(2分)
(2)同学们在考察之后绘制了沙丘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推测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 。(2分)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丹娘沙丘所在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3)丹娘沙丘在一年中增长速度有季节差异,说出其增长速度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4分)
(4)概括同学们此次考察过程中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2分)
答案:(1)雅鲁藏布江河谷北岸 A
(2)B 东南风
(3)冬春季。该地冬春季降水量少,河流水位低,江心洲出露水面较多,沙源更充足;冬春季风力较大,风力搬运作用较强等。
(4)位置、高度、坡度、坡向等。
解析:第(1)题,读图1雅鲁藏布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雅鲁藏布江大致与纬线平行,可推断河流大致向东流动,由图可以判断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北岸。根据图2所示,站在拍摄地点来看,丹娘沙丘位于河流对岸,且拍摄地点距离河岸很近,再结合图1中A、B两地点位置,A处比较符合上述情况。第(2)题,由上题可知,丹娘沙丘位于拍摄地点A处的西北方向,且沙丘向西北方向地势不断升高,由此推断可能是该地冬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江心洲出露水面较多,在东南风作用下不断把江心洲上的沙子向西北方向的河岸上搬运堆积。所以判断B图能正确显示沙丘剖面图;且盛行风为东南风。第(3)题,由题中材料可知,丹娘沙丘所在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春季降水少,导致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江心洲出露水面较多,为沙丘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再加上材料提示:该地冬春季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较强等原因,由此可以判断丹娘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是冬春季。第(4)题,通常某种地貌的实地观察,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该地貌分布的地理位置,解决在哪儿的问题。其次还要对该地貌的典型特征进行观察,例如沙丘的高度、坡度、坡向等。再次,还可以对地貌的形成原因、产生的影响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23.(1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为查亚峰,海拔4884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偶有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5分)
(2)甲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5分)
答案:(1)地形崎岖,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多火山。
(2)河口三角洲。①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②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汛期长,易淹没周围地区;④沿海地区受潮汐影响,海水入侵,多滩涂。
解析:第(1)题,岛屿中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且海拔较高,沿海多沼泽,说明地势低平。所以,岛屿地势崎岖,多火山、沼泽地貌。第(2)题,甲河河口地势低平,形成河口三角洲。甲河流域处在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加上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形成沼泽。
24.(10分)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河流流速 (填“快”或“慢”),以 作用为主,多形成“V”形谷;河流的下游正好相反,以 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3分)
(2)当地政府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现有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3分)
(3)修建b村镇到d村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2分)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 前进,这样可以减小公路的 。(2分)
答案:(1)快 侵蚀 堆积
(2)② ②线路沿谷地修建,成本低,难度小。
(3)将c村镇与b、d两地联系起来,改善了c村镇的交通条件
(4)迂回(曲折、蜿蜒、呈“之”字形) 坡度
解析:受山区坡度较大的影响,河流上游的流速一般较快,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形谷;而到了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强烈,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①②两线路中,②线虽然线路较长,但它经过山谷地区,坡度平缓,修建的成本低、难度小;而①线要翻越两座山。由此可知,在山区修建公路一般应迂回前进。修建b村镇到d村镇的公路,绕道经过c村镇,是为了改善c村镇居民的出行条件。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1~2题。
1.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2.与“钙华梯田”形成原因相似的景观是( )
A.石林 B.溶沟
C.石笋 D.石芽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槽形河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河谷
D.水深壁陡
4.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四种地貌景观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四种地貌景观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读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图,完成7~9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右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区域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13.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度(单位:米),其中M为该区域的最高点。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读图,完成16~18题。
16.山峰N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17.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岩溶胜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 )
20.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 )
①长江三峡 ②台湾日月潭 ③云南路南石林 ④广西桂林山水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面图1为某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1)根据图1,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 。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突出地貌类型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5分)
(2)图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解释其主要原因。(5分)
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中学地理小组暑假期间赴西藏自治区米林县考察丹娘沙丘地貌。图1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图2为同学拍摄的丹娘沙丘景观。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丹娘沙丘位于 ,图2景观拍摄地点位于图1中的 (填“A”或“B”)。(2分)
(2)同学们在考察之后绘制了沙丘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推测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 。(2分)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丹娘沙丘所在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3)丹娘沙丘在一年中增长速度有季节差异,说出其增长速度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4分)
(4)概括同学们此次考察过程中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2分)
23.(1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为查亚峰,海拔4884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偶有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5分)
(2)甲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5分)
24.(10分)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河流流速 (填“快”或“慢”),以 作用为主,多形成“V”形谷;河流的下游正好相反,以 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3分)
(2)当地政府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现有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3分)
(3)修建b村镇到d村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2分)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 前进,这样可以减小公路的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