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某同学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
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没有使用陶土网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SO2、CO2、NO
B.混合物:食盐水、空气、自来水
C.单质:氢气、氮气、金刚石
D.氧化物:水、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5.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6.“人造空气”含有70%的氮气,20%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可以制电光源
B.“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C.蜡烛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
D.利用红磷燃烧,可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气中毒
8.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②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一定是氖原子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异味
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⑦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只有一种化合价
A.①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
9.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从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10.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SO2 D.N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1.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示:食品脱氧剂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食品脱氧剂的作用是消耗玻璃管中的氧气
C.最终玻璃管中水滴降至约1刻度线处
D.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13.天平调节平衡后,将药品放入左盘,砝码放入右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时天平达到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
第13题图
A.52.2 g B.52.4 g C.47.6 g D.47.8 g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帮助,过氧化氢不会分解产生氧气
B.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越剧烈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
15.某可燃性气体可能是乙炔(C2H2)、甲烷(CH4)、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一定质量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9 g水,则该气体可能组成为( )
A.乙炔 B.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C.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D.甲烷和乙炔的混合物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4分)
16.(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________。
(2)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3)三个氯原子_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
式________。
(6)Mg2+中数字“2”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空气中的O2与N2进行分离,获得高浓度O2。
第17题图
①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画出通过后微粒图示。
②上述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冷凝和吸附是两种从空气中取水的方法。
①冷凝取水: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其分子间隔________(填“变小”或“变大”)。
②吸附取水:制备吸附剂时,需要用到氯化锂溶液。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则氯化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中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结合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x
①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表中x数值为________。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18.(10分)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写出X、Y、Z的化学式:
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方程式:
X→CO:______________________。
X→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19.(10分)2020年11月25日,以“设计·智向未来”为主题的2020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暨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颁奖典礼在烟台隆重举行。烟台市的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超低风阻电动乘用概念车、登峰系列羽绒服、RXR-MC200BD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等10件作品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1)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开辟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的全新模式。火箭常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低风阻电动乘用概念车让出行更智能、更绿色。传统燃油汽车的燃料是由石油制得的,石油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不同,可得到汽油、柴油等。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点即可)。
(3)登峰系列羽绒服的多项创新设计两度助力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羽绒服中填充的白鸭绒属于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4)RXR-MC200BD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可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危险灾害事故现场。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有效预防森林火灾,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0.(10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第20题图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_____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1.(4分)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第21题图
【说明】 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V1、V2、V3表示)。
22.(10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图
(1)C、D中放置的都是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变色的是_______
(填“C”或“D”),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________(填“甲”或“乙”),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
(1)1897年,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
第23题图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3)若α粒子撞击到电子,______________( 填“明显影响”或“几乎不影响”)α粒子运动轨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________。
(5)很多炼金术师,想把单纯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炼制为昂贵的黄金,从化学反应层面,基于你对原子的认识,你认为可行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实验室常用石灰石(石灰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石灰石12.5 g和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8.1 g。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10 C BDAB ADDBB
11D
12 BC
13 B
14 B
15 AC
16 答案:(1)Ar (2)2SO42- (3)3Cl (4)H2O
(5)Al2O3
(6)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7 答案:(1)①如图所示:
第17题图
②物理 (2)①变小 ②LiCl(2分)
(3)①3 1 ②可燃性
18 答案:(1)CO2 C H2CO3
(2)C+CO22CO(2分)
Ca(OH)2+CO2===CaCO3↓+H2O(2分)
2C+ O22CO(2分) 化合反应
19 答案:(1)2H2+O22H2O(2分)
(2)不可再生 沸点(2分) 没有尾气排放(合理即可) (3)天然
(4)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分) 严禁带火种进入林区等(合理即可)
20 答案:(1)铁架台
(2)2KMnO4K2MnO4+MnO2+O2↑(2分) 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D (3)石灰石与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b
21 答案:(1)在教室外,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将注射器拿到教室,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2分)
(2)×100%(2分)
22答案:(1)D CO2+H2O===H2CO3(2分)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CaCO3↓+H2O(2分)
(3)甲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正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3 答案:(1)原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2)ABD (3)几乎不影响 电子的质量比α粒子小得多 (4)质子
(5)不可行,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质子数不变,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
24答案:(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 g
=
x=10g
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1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