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2 17: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蜀道难蜀相同步练习
下列每组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危乎高哉危:危险 开国何茫然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B. 扪参历井仰胁息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分别为蜀、秦二国的分野 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C.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阻塞
D. 以手抚膺坐长叹抚膺:抚摸着双腿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其险也如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所守或匪亲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可以横绝峨眉巅
下列对《蜀道难》中有关知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丁开山”的传说。
B.“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折”是说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
C.“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井”都是星宿名,与《赤壁赋》里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一样,都是古人对星宿的分野。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与杜甫的诗句“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一样,都是成都的别称。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蜀道中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景象的两句是“,”。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摹写行人艰难行走的情态,侧面表现蜀道的艰险。
(3)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4) 《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5) 《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两题。
塞下曲(其三)
李白李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官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岀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2) 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为诗人赴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时所作。昌松,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忽上忽下、忽行忽止,形容山路难行。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隐指还家。“环”与“还”谐音。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颔联两句一抑一扬,既写山路,又写行人,写山路回应“几登顿”,写行人回应“无暂闲”。
D.本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2) 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四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B.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C.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D.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指纵横之术,通常指以辩才陈述利害、游说君主的方法。
B.飞燕,即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代表性人物。
C.金陵,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其来历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
D.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晋书·周访传》:“访谓其僚佐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ii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答案
1. 【答案】B
【解析】A.危:高。C.塞:山川险要的地方。D.抚膺:抚摸着胸口。
2. 【答案】B
【解析】B.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A.介词,表比较/介词,表被动。C.介词,用/介词,因为。D.代词,代指蜀道/副词,表祈使,可译为“可要,一定”。
3. 【答案】B
【解析】“匪”同“非”。
4. 【答案】B
【解析】“百”“九”都是虛数。
5.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2)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 【答案】
(1) C
(2) 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一击。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插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解析】
(1) 颈联描写的战场景象并不能“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击。
7. 【答案】
(1) C
(2) 同:都表达了作者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在表达词人功业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解析】
(1) “一抑一扬”分析错误,颔联的第一句是扬,第二句是抑,这一点可以从颔联中的“出”“犹”二字看出。
8. 【答案】
(1) B
(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1) “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无法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
(2)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叙时危身老。上句交代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下句说明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此联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年老多病的惆怅。颔联抒写离别之情。诗人拜读友人郑炼的诗以度时日,但是一想到和友人分别,诗人内心便不能平静,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借景抒情。上句写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句想象友人所去之地的景色。天高地阔,诗人与友人两地相思,情谊深厚。尾联借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趣。诗人希望友人为自己寻访像庞德公那样的高士,寄寓了诗人渴望自己能有像庞德公一样的志趣。
9. 【答案】
(1) C
(2) C
(3) D
(4) i 皇帝每次想要进用李白,贵妃总是阻止。
ii 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郭子仪使其免于死罪。
【解析】
(1) 断句要注意语句中的提示性的词语,如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典故。
(2) 解答此题,应紧扣题干中“不正确的一项”,“金陵”名称的来历很多,“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而非确定的事实。
(3) 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照,以确定正误。D 项表述错误,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
(4) ii 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每”应译为“每次”;“辄”应译为“总是”。第(2)句中的“奇”是意动用法“认为……奇特、优秀”之意;“其”是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他(郭子仪)”。
【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而生下了他,于是用“白”给他命名。李白十岁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了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他不看重钱财,喜好施舍。又客居在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自从蜀中来到长安,当时他的才华尚未得以施展,就把自已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终日与李白相互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的肉汤调味,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进用李白,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的肉汤调味,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花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隐居在庐山,被李璘征召为属官。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郭子仪使其免于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长期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