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切开的苹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金属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吧!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第1课 空气的成分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构成。
2.知道氧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 A 和 B ,使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A)罩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导入:情景与问题
蜡烛A 蜡烛B
操作以后的现象:
被集气瓶罩住的蜡烛熄灭。
没有被罩住的蜡烛正常燃烧。
A
B
1、知识点:点燃蜡烛,蜡烛能持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思考方向:
可能是氧气被消耗掉了
A
2、使用集气瓶,将蜡烛罩起来,火焰会逐渐熄灭,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思考: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空气用完了吗?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A
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等。
实验方法:
①把一支蜡烛黏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
②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
③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
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探究与发现
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实验现象:1.蜡烛熄灭;2.水面略微上升。
为什么蜡烛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会上升?
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后,水槽中的水占据了气体被消耗的体积。
为什么水面只上升了一小段?
答:空气中不只有氧气,氧气只占一小部分。
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探究燃烧实验后剩余气体的性质
材料:集气瓶、木条
实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观察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探究燃烧实验后剩余气体的性质
实验现象:燃着的木条熄灭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集气瓶剩余的气体的成分还和原来不一样,而且不支持燃烧。
探究与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可以助燃;
空气中不只有氧气。
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那么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呢?
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阅读课本科学在线了解空气的构成
我们已经了解空气是由21%氧气,78%氮气和1%其他气体构成。
空气里面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氧气和氮气还有什么用途呢?
氧气的用途:
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设备
应用与拓展
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氧炔焰切割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炼钢需要氧气(底吹氧气炼钢,向炉内喷入高压氧气,使铁水中的杂质得以去除,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钢材)
用于医疗手术
液氮给手术刀降温,就称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氮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氮的气化温度是-195.8℃,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
氮气的用途:
氮气用于保存食物
氮气对人体是无害的,在食物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隔绝空气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用作灯泡填充气体
可以防止灯丝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用于生产氮肥
练习:
1.空气中的( C )能支持燃烧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2.炼钢需要用到的气体是( A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可以用作灯泡填充气体的是( B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