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4 综合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2.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浙江队队员管晨辰荣获女子平衡木项目冠军。她在比赛中, 起调节躯体平衡、
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央视春晚上,赵丽与张权表演了节目《冰和火》(如图所示).其中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器官
是( )
A.肌肉 B.大脑 C.脊髓 D.小脑
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5.演唱会上看到喜欢的明星,会不由自主地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6.X 和 Y 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
部位是否受损, 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 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尖刺 X 的指尖 X 感到痛, 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尖刺 Y 的指尖 Y 不觉痛, 也没有缩手
第 1 页(共 13 页)
命令 Y 移动他的手 Y 可以移动他的手
A.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 B.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
C.X-传出神经;Y-脊髓 D.X-传入神经;Y-脊髓
7.繁殖季节, 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 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
鱼形蜡制模型, 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 由基因决定
D.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8.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9.接种新冠疫苗时,某同学感到针刺部位疼痛, 但没有将手缩回,这是因为受到大脑控制。如图为反
第 2 页(共 13 页)
射弧结构模式图,大脑属于模式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活动的模式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二 、填空题
1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 ,具有固定模式,不需大脑皮层的参 与, 与生俱来。这些特征是动物 的特征。失去雏鸡的母鸡能带小猫,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能 给金鱼喂食,这是因为它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后代,而它们哺育后代的本能并没有 ,因为动
物的本能由 决定的。
12.反射弧是指 ,包括 、 、 、
和 .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才能实现.
13.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 要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这是因为反射弧中的[ ] 位于该部位
(方括号内填数字编号, 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
第 3 页(共 13 页)
14.如图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 A 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 的活动,这是狗生来就有的,属于 反
射。
(2)反复经过图 B 后, 图 C 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分泌唾液的反射,这一反射属
于 。
(3)图中 D 表示一段时间总是只给铃声, 不给食物,狗对铃声建立起来的反射将 。
(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
15.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已知一人健康),并每隔 0.5 小时测定 1 次血糖浓度, 所得
结果如图 1 曲线所示。请据图回答:
(1)分析曲线图, 判断另外一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2)饮用葡萄糖溶液 1 小时后, 乙的血糖浓度下降, 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随
排出了体外。
(3)如图 2 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 可以推测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三 、实验题
16.茶园养鸡就是将茶树和散养的鸡放在一起养殖,实现茶叶和养鸡的双丰收。
第 4 页(共 13 页)
(1)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相同。如图甲, 公鸡与母鸡相比较, 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
艳,尾羽较长, 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性征。
(2)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 ,使侧芽得到发育,
新梢数量增加, 保证年年有新芽。
(3)如图乙, 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大”的茶叶是 (选填“实”或“虚”)像。
(4)扦插是茶树良种繁殖最常用的方法。
①如图丙所示,剪取茶树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就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
是 。
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所做的探究“不同薄膜殺盖对冬季茶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不同颜色膜 a.白色膜 b.蓝色膜 c.黑色膜 d.红色膜 e.黄色膜 f.无膜
生根率(%) 56 54 55 60 67 7
由表可知, (选填字母) 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
四 、解答题
17.渐冻症是由于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如图所示
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 2 的名称是 。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用序号表示)。
(3)“渐冻人 ”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因为反射活动需要通过 来实现。
18.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第 5 页(共 13 页)
(1)图一中 A 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
结构基础叫做 ,图二中①是 .
(2)反复经过 B 过程后,图一中的 C 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
于 ,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 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 (填数字),该反
射的完成必须有⑥ 的参与.
第 6 页(共 13 页)
3.3-3.4 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C
【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 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 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
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因此学习行为虽然是动物后天学习所
得,而遗传因素是学习行为建立的基础, 不是无关,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2.B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 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根据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功能解答。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 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的平衡,而运动
员在比赛中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的主要是小脑在起作用,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脑位于颅腔内, 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 叫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 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 它的最下面 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
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 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解答】解: 有人为了验证小脑的功能, 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把狗的小脑切除, 狗的行动就不协调了, 走路的时候, 腿抬的很高,步子迈的很大,姿势失调,行动笨拙;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 去,要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可见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
衡。
故选: D。
4.B
【解析】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第 7 页(共 13 页)
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 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 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
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
成的,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故答案为: B5.A
【解析】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即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 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 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
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大脑皮层具有语言、感觉等多种功能,观众们的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在大脑,A 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 A
6.A
【解析】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必须保
持完整,反射才能正常进行。
实验中,首先对伤者蒙眼,主要是排除人体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以针尖刺 X 的指尖,X 感到痛,但 没有缩手, 说明 X 的感受器正常、传入神经正常、神经中枢也正常,由于传出神经不正常导致指令传 达不到效应器;以针尖刺 Y 的指尖,Y 不觉痛,也没有缩手,说明传入神经有问题;感受器接受的刺激 无法通过传入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脊髓),故神经中枢(脊髓)就无法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皮质感觉中
枢;但命令 Y 移动他的手;Y 可以移动他的手,说明大脑的功能是正常的。
故答案为: A.
7.D
第 8 页(共 13 页)
【解析】根据对实验条件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 腹部红色或腹部有红色条纹的模型, 被攻击的频率
偏高。
分析题意可知, 此实验中设置了不同颜色的模型鱼,通过比较表中的实验现象,雄棘鱼对银色的模型 鱼攻击率较低, 不管是有条纹还是无条纹,对红色的模型鱼的攻击率都很高,由此现象可得出如下结 论:雄棘鱼更容易攻击腹部为红色的模型鱼。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以及雄棘鱼的攻
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的等内容虽然正确,但不是本实验的结论。可见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8.D
【解析】此题考查了神经元的结构就功能,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据此解答。
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 ①是 树突, ②是细胞体, ③是轴突, ④是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并能 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每个神经元可能有很多树突, 但是只有一个轴突, 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因此神经冲动的传导
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可见神经冲动不是只能由③传导的。可见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9.B
【解析】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
如图 ① 代表传入神经,②代表神经中枢, ③ 代表传出神经, ④ 代表效应器。
大脑属于神经中枢。
故选 B:
10.D
【解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 神经中枢
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A: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反射, 又称非条件反射,A 正确。
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 B 正确。
C: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C 正确。
第 9 页(共 13 页)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不同的,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盖下方,缩手反射的感受器
在手指上, D 错误。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适应; 先天性; 消失;遗传物质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一种本能, 不会丧失。
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 应,具有固定模式, 不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与生俱来。这些特征是动物先天性的特征。失去雏鸡的母 鸡能带小猫,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能给金鱼喂食, 这是因为它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后代,而它们哺育
后代的本能并没有消失, 因为动物的本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故答案为: 适应;先天性;消失;遗传物质
12.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任何反射
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故答案为: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弧
13.
解:(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⑤感受器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神经中
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 使小腿突然弹起。
(2)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膝跳反射就是一种比
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 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1)⑤感受器。
(2)脊髓。
14.(1)分泌唾液;非条件(简单)
第 10 页(共 13 页)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3)逐渐消退
(4)大脑皮层
【解析】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类反射活动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 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 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还有一类反射,如一个人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会不自觉地回过头来;看见一颗青杏或听到“青杏 ”这个词, 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是一类通过后
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1)狗吃到食物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分泌唾液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训练就可以引起来的反射,
属于非条件反射;
(2)狗要给它喂食物, 用食物来强化它已经形成的一铃声的条件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活动;
(3)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长期不用而减弱或
消失;
(4)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条件反射活动需要在大脑皮层中枢完成。
故答案为:(1)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3)逐渐消退;(4)大脑皮层。
15.(1)糖尿病
(2)尿液(或泌尿系统)
(3)效应器
【解析】人体的胰岛会分泌胰岛素, 使血糖维持在 90mg/100mL,胰岛素分泌不足会的糖尿病,多余的
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 一条完整的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胰岛
分泌胰岛素,胰岛属于效应器。
(1)分析曲线图,判断另外一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糖尿病。
(2)饮用葡萄糖溶液 1 小时后, 乙的血糖浓度下降, 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随尿液 排出了体
外。
(3)如图 2 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 可以推测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
故答案为:(1) 糖尿病 (2) 尿液(或泌尿系统) (3) 效应器
三 、实验题
16.
第 11 页(共 13 页)
解:(1)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与公鸡的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有关, 这些特征
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顶端优势,使侧芽得到发育,
新梢数量增加, 保证年年有新芽。
(3)图乙, 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大”的茶叶,该茶叶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
成的, 因此是虛像。
(4)①扦插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②由表格可知黄色膜下的植物
生根数最多,因此 e 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
故答案为:(1)第二
(2)顶芽优势
(3)虚
(4)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 且繁殖速度较快; e。
四 、解答题
17.(1)树突
(2)2→ 1→3→4
(3)反射弧
【解析】(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实现反 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
完成,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 2 的名称是树突。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2→ 1→3→4。
(3)“渐冻人 ”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 因为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18.(1)反射;反射弧;效应器
(2)条件反射;耳蜗; ⑤;听觉中枢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
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反射指的是在
第 12 页(共 13 页)
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需要整个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
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的参与, 否则反射活动不能实现。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是反射弧;由图可知, 1 是效应器;
(2)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是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声音的感受器位于内
耳的耳蜗; 图 2 中 5 是感受器; 该反射的外界刺激是铃声,所以一定有听觉中枢的参与;
故答案为:(1)反射; 反射弧;效应器;(2)条件反射; 耳蜗; ⑤ ; 听觉中枢。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