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巩固提升练-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HCl和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相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反应在2~4min内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C.4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减小
D.反应开始后前4min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
2.反应C(s) + H2O(g) = CO(g) + 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固体C的用量 B.向容器中充入少量稀有气体Ar
C.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D.升高体系的温度
3.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3还原为N2,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V5+=O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B.该转化过程中NO和O2均体现出了氧化性
C.该转化过程中,若O2过量更有利于NO转化为N2
D.该转化过程的总反应为4NH3+4NO+O24N2+6H2O
4.某温度下,将0.28 g铁粉投入100 mL、0.1 mol/L稀盐酸中,2 min时刚好反应结束。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稀盐酸pH=1 B.反应前稀盐酸中c(OH-)=1.0×10-13 mol/L
C.铁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5 mol/(L·.min) D.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υ正(N2)=2υ逆(NH3)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每断裂3molH-H键,同时生成6molN-H键
6.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向门窗合页里注油
B.常用冰箱保存食物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冰墩墩”的制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助剂
7.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加入一定量的A(s)发生反应:3A(s) B(g) +2C(g),下列描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v(B)逆=2v(C)正;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B,同时消耗 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B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 D.①⑤⑥
8.已知:CO2氧化C2H6制C2H4的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历程分为如下两步:
反应①: (快反应)
反应②: (慢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反应②的活化能
B.相比于提高,提高对主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将液化分离,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若反应①的,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T=1125K
9.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B.可逆反应的速率越大,进行的限度也就越大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未停止,但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D.存在平衡的不一定是可逆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等质量、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分别与和的硫酸反应,比较两者收集氢气所用的时间,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B.实验用等浓度的和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先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D.很多离子都是有颜色的:蓝色、黄色、橙色、黄色
二、填空题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H2,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
(3)扩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 。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 。
12.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请完成下列填空。
Ⅰ.在某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前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Ⅱ.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反应的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某温度下,该反应在不同浓度下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
反应速率
① 0.10 0.10
② 0.20 0.10 2
③ 0.20 0.20 4
(3)根据表中测定结果,推断出a= 、b= 。
(4)改变下列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降温 B.缩小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减压
(5)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B.体系中气体颜色不变
C.等温等容,体系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等温等压,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E.消耗的同时生成
F.若反应在绝热体系中进行,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13.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
①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 来实现;
②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可通过测定 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
③在Na2S2O3和H2SO4反应中,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 来测定。
14.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 。
(3)①2min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填“>”“<”“=”)
②A的平衡转化率是 。
(4)下列选项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消耗3molA的同时,消耗1molB B.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生成1molB的同时,生成2molC D.A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15.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25℃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92.4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容器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
(2)25℃时,取一定量的N2和H2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若增大N2的浓度,则H2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92.4 kJ,则生成的NH3为 mol。
(3)恒温恒容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代号)。
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生成2a mol NH3
(4)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16.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原理的重要内容。
(1)氢气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此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氧气、氢气的总能量 填“”、“”或“”水的总能量。
(2)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b为多孔碳棒其中 填A或处电极入口通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 。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氢气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
①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x= ,A的转化率为 。
17.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除了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以实现新期特的物质转化或能量转化,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1)控制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表。
时间 0 1 2 3 4 5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从表格看,已达化学平衡的时间段为: 。
(2)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后,发生反应,已知是红棕色气体,是无色气体。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浓度在减小
b.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不再进行
c.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
d.各物质浓度相等
e.,浓度增大
f.反应过程中气体的颜色不变
(3)在压强为条件下,与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放热反应生成甲醇:。为了寻得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与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表中剩余的实验数据: , 。
实验编号 (℃)
① 180 0.1
② 5
③ 350 5
(4)比较相同浓度的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 来实现。
(5)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
A. B.
C. D.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草酸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加和)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K) 酸性 KMnO4溶液 草酸溶液 去离子水 溶液褪色 时间
c(mol/L) V (mL) c(mol/L) V (mL) V (mL) t (s)
① 298 0.02 2.0 0.10 4.0 0 t1
② T 0.02 2.0 0.10 3.0 a 8.0
③ 343 0.02 2.0 0.10 3.0 a t2
④ 373 0.02 2.0 0.10 3.0 a t3
(1)写出草酸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甲同学利用实验①来绘制反应过程中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 n(CO2)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反应在 t = t1时完成,试在下图中画出 n(CO2)随反应时间 t 变化的曲线 ,并确定m = mol。
(3)乙同学欲通过实验①、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 = , T = 。若 t1<8 s,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通过比较实验②、③的结果,可以探究 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9.回答下列问题:
I.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填字母代号)。
A.HCl B.HBr C.HI
(2)按照反应,生成2mol HI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kJ
I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开始至2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 ;
(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
B.相同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3molC
C.相同时间内消耗,同时消耗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6)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容积不变,充入A D.容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
20.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ΔH= 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
(2)图中△H= kJ·mol-1
(3)若2molSO2和1molO2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则Q 198(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作对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表中实验。
10%H2O2 蒸馏水 2 mo/LFeCl3 初始温度
实验1 l0 mL 0 mL 0滴 20°C
实验2 10 mL 0 mL 3滴 20°C
实验3 l0 mL 0 mL 0滴 40℃
实验4 8mL VmL 3滴 20°C
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实验1无明显现象。实验2~4均有气泡冒出,反应速率各不相同。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FeCl3起 作用。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实验1、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 和 探究浓度对时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5)实验4中的V= mL。
22.控制变量法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稀硫酸与铁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铁的质量/g 铁的形状 初始溶液的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1 0.10 铁片 40 10 20 200
2 0.10 铁粉 40 x 20 25
3 0.10 铁片 50 0 20 125
4 0.10 铁片 50 0 35 5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是 。表中x= 。
(2)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组是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
(4)实验3中若在铁片上放一只碳棒,金属消失的时间会远小于125s,其原因是 。
23.已知:①SO2+HNO3=SO3+HNO2
②SO3+HNO2=NOSO4H(亚硝基硫酸)
③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④亚硝基硫酸遇水易分解
实验室将SO2通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中制备少量亚硝基硫酸的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Ⅰ的名称为 ,C中盛放的药品是 ;
(2)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仪器接口字母,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仪器连接好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在加热Ⅰ之前必须 ;
(3)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B中“冷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温度不宜过低的主要原因是 ;
(5)称取1.70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并加入100.00 mL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 25%的H2SO4,摇匀;用0.5000mol/L的Na2C2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前读数为1.00mL,达到滴定终点时读数为31.00mL。产品的纯度为 (产品中其他杂质不与KMnO4反应)(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比等于系数比,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故A正确;
B.反应在2~4min内生成0.2mol,但容器的体积未知,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小,4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减小,故C正确;
D.反应开始后前4min内,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温度升高,但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故D正确;
选B。
2.A
【详解】A.增加碳的量,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符合题意;
B.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体系体积增大,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V5+ =O 参与了反应,先参加反应然后再生成,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A正确;
B.该转化过程中,NO中的N化合价降低,O2中氧元素化合价也降低,NO和O2都体现了氧化性,故B正确;
C.该转化过程中若O2过量则将NO氧化为NO2,不利于 NO与 NH3转化为N2,故C错误;
D.结合图示过程,进入的物质有NH3、NO、O2,出来的物质有N2、H2O,故该转化过程的总反应:4NH3+4NO+O24N2+6H2O,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4.A
【详解】A.反应前稀盐酸浓度为0.1mol/L,溶液中c(H+)=0.1mol/L,溶液pH=-lg c(H+)=1,故A项正确;
B.反应前稀盐酸溶液中c(OH-)=,因温度未知,KW不确定,因此无法计算溶液中c(OH-),故B项错误;
C.固体无浓度,因此不能用浓度表示其反应速率,故C项错误;
D.0.28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100 mL 0.1 mol/L稀盐酸中n(HCl)=0.1L×0.1mol/L=0.01mol,根据反应Fe+2H+=Fe2++H2↑可知,最终Fe与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Cl2、H2,Fe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
5.C
【详解】A.2v正(N2)=v逆(NH3)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v正(N2)=2v逆(NH3)表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
B.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N2(g)+3H2(g) 2NH3(g),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反应后容器的容积减小,但反应混合体系的压强是恒量,因此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不选;
C.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体积减小,说明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N2(g)+3H2(g) 2NH3(g),每断裂3molH-H键,同时生成6molN-H键,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C。
6.A
【详解】A.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为了降低摩擦力,与反应速率无关,A符合题意;
B.冰箱保存食物,降低温度,减慢化学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C.食品抽真空包装,减少氧气含量,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冰墩墩”的制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助剂可减慢老化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用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详解】①平衡时应有2v(B)逆=v(C)正,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B,等效于生成 2a mol C的同时消耗 2a mol C,C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正确;
③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若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③正确;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因为反应物是固体,生成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一个定值,所以B 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⑤错误;
⑥因为生成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是一个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⑥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序号是①⑤⑥,故合理选项是D。
8.C
【详解】A.通常反应的活化能较低时,反应速率较大,反应①为快反应,反应②为慢反应,说明反应①的活化能Ea1<反应②的活化能Ea2,A错误;
B.反应②为慢反应,则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②,提高c(C2H6)并不能提高反应②的反应速率,故对主反应的速率影响较小,提高c(CO2)能提高反应②的反应速率,进而提高主反应的反应速率,B错误;
C.将H2O(g)液化分离,根据主反应可知,生成物浓度减小,则主反应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确;
D.反应①的ΔS=+0.12kJ·mol-1·K-1,反应①的ΔH1=(177-42)kJ/mol=135kJ/mol,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ΔH-TΔS<0,得到T>K,因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1125K,D错误;
故答案选C。
9.B
【详解】A. 按定义: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A正确;
B.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快慢相关,限度大小与转化程度相关,可逆反应的速率大小与限度大小则没有必然联系,B不正确;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未停止,各成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故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C正确;
D. 晶体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就存在溶解与结晶的平衡,故存在平衡的不一定是可逆反应,D正确;
答案选B。
10.C
【详解】A.18mol/L的硫酸是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SO2,不能比较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A错误;
B.用等浓度的和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没有说明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没有控制变量,不能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错误;
C.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 2Fe3++2,由于生成三价铁离子,溶液为棕黄色,Fe3+可以催化分解生成氧气,现象为:溶液先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C正确;
D.为黄色,为橙色,D错误;
答案选C。
11. 增大 增大 减小 不变
【分析】在恒定温度下,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取决于浓度和压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通入惰性气体,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如压强不变,通入惰性气体,但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增大;
(3)扩大容器体积,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molI2(g),因体积增大为2倍,物质的量增大为2倍,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12.(1)2A+B2C
(2)0.25 mol/(L·min)
(3) 1 1
(4)BC
(5)ABF
【详解】(1)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与起始物质的量相等,则D为反应的催化剂,A、B的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可得:(5mol—3mol):(2mol—1mol):(4mol—2mol)=2: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故答案为:2A+B2C;
(2)由图可知,2min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5mol—3mol)=2mol,则前2minA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 ,故答案为:0.25 mol/(L·min);
(3)由表格中①②的数据可得:=,解得a=1;由表格中③②的数据可得:=,解得b=1,故答案为:1;1;
(4)A.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B.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符合题意;
C.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符合题意;
D.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5)A.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体系中气体颜色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等温等容,体系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中体系压强始终不变,则等温等压,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E.1mol二氧化氮消耗的同时1mol二氧化碳生成都代表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F.没有热效应为0的反应,若反应在绝热体系中进行,体系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
故选ABF。
13. 时间 2MnO+5H2C2O4+6H+=2Mn2++8H2O+10CO2↑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出现浑浊的时间
【详解】①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由于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时间来实现;故答案为:时间;
②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草酸氧化:2MnO+5H2C2O4+6H+=2Mn2++8H2O+10CO2↑,反应后,溶液的紫红色颜色会消失,故可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2MnO+5H2C2O4+6H+=2Mn2++8H2O+10CO2↑;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③Na2S2O3和H2SO4反应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反应后,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可通过出现浑浊的时间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出现浑浊的时间。
14.(1)
(2)0.05mol/(L·min)
(3) = 30%
(4)BCD
【详解】(1)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进行,A、B的物质的量减少而C物质的量增大,说明A、B是反应物而C是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A)=(1.0-0.7)mol=0.3mol、△n(B)=(1.0-0.9)mol=0.1mol、△n(C)=(0.2-0)mol=0.2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A、B、C的计量数之比=0.3mol:0.1mol:0.2mol=3:1:2,该反应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C的物质的量从0变为0.2mol,则C的平均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0.05mol/(L min);
(3)①由图可知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②由图可知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0.7mol,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A的平衡转化率=;
(4)A.消耗3molA的同时,消耗1molB,反应正向减小,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三者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是平衡标志,故B正确;
C.生成1molB的同时,生成2molC,能说明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A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15. 增大 增大 2 B
【分析】(1)气体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根据浓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4)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详解】(1)恒温条件下,缩小容器体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增大氮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消耗的氢气量增多,所以氢气转化率增大;根据方程式知,生成2mol氨气放出92.4kJ热量,则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92.4kJ,因此生成的NH3为2mol;
(3)A.N2、H2、NH3的浓度相等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则反应前后气体压强改变,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生成2a mol NH3”,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C错误;
故答案选B;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问题,涉及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等知识点,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
16. 放热 > 0.6mol/(L min) 3 80%
【详解】(1)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由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氧气、氢气的总能量水的总能量。
(2) 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通入助燃物的一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酸性条件下生成水,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 。则装置如图所示A处电极入口通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当消耗标准状况下即1.5mol氢气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2×90%=2.7mol。
(3)①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消耗B=2mol-1.2mol=0.8mol、生成C1.2mol/L ×2L=2.4mol,二者改变值之比为1:3,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x=3,耗B0.8mol、B和A改变值之比为2:1,消耗A0.8mol/L ×2=1.6mol,A的转化率。
17.(1) 1.875×10-4mol/(L s) 4s
(2)ace
(3) 180 2:3
(4)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
(5)BADC
【详解】(1)前 2s 内(NO)=mol/(L s)=3.75×10-4mol/(L s),相同时间内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N2)=(NO)=×3.75×10-4mol/(L s)=1.875×10-4mol/(L s);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4s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此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1.875×10-4mol/(L s);4s;
(2)a.t1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二氧化氮浓度减小,a正确;
b.t2时,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等不等于0,所以反应没有停止,b错误;
c.t2~t3段为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正确;
d.t2~t3段为平衡状态,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不相等,d错误;
e.0~t2段反应正向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则N2O4浓度增大,e正确;
f.二氧化氮浓度越大,气体颜色越深,0~t2段反应正向进行,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气体颜色变浅,f错误;
故答案为:ace;
(3)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和压强,故温度压强为变量,相同,m=2:3;①②中压强不同,则温度相同为180℃,故答案为:180;2:3;
(4)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则比较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来实现,故答案为: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
(5)将反应速率全部转化为氢气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A.(H2)=0.6mol/(L min);B. (N2)=0.3mol/(L 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H2)=0.9mol/(L min);C. (NH3)=0.15mol/(L 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H2)=0.225mol/(L min);D. (H2)=0.3mol/(L min);所以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D>C,故答案为:B>A>D>C。
18. 2+5H2C2O4+6H+=2Mn2++10CO2↑+8H2O 1×10-4 1 298 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 温度
【详解】(1)KMnO4具有强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二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为CO2,KMnO4被还原为Mn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
(2)KMnO4与草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较快,后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反应在 t = t1时完成,因此n(CO2)随反应时间 t 变化的曲线为;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KMnO4不足,因此实验①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L×2×10-3L=1×10-4mol;
(3)通过实验①、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对比试验中除反应物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均需相同,因此溶液体积需相同,实验①的溶液体积为(2+4)mL=6mL,则实验②中a=1;T=298;若 t1<8 s,即实验①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②,而实验①的草酸溶液浓度大于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为: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
(4)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②、③的反应温度不同,因此实验②、③探究的是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9.(1)A
(2) 放出 9
(3)3AB + 3C
(4) 0.2 mol·(L·nim) -1 2.4 mol
(5)CE
(6)BD
【详解】(1)氢化物中,破坏1molHCl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最大,所以最稳定的是HCl,选A;
(2),生成2mol HI放出的热量为(298×2-436-151)kJ=9 kJ;
(3)根据图示,2min内A浓度减少1.2mol/L,A是反应物;C物质浓度增加1.2 mol/L、B物质浓度增加0.4 mol/L,B、C是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比等于系数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 + 3C;
(4)从开始至2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nim) -1;平衡时,C物质浓度为1.2 mol/L ,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L×2L=2.4mol;
(5)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不能判断是否发生改变,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相同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3molC,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B;
C.相同时间内消耗,同时消耗,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C;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质量是恒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
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B的浓度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E;
选CE。
(6)A.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不选B;
B.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选B;
C. 容积不变,充入A,A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C;
D. 容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A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选D
选BD。
20. 反成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198 <
【详解】(1)图中A表示反应物总能量,C表示生成物总能量;
(2) 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ΔH= 99kJ·mol-1,则2mol SO2(g)氧化为2molSO3的ΔH= 198kJ·mol-1,即图中ΔH= 198kJ·mol-1;
(3)SO2和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Q<198。
21. 催化 2H2O22H2O+O2↑ 温度升高(或加热),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2 4 2
【分析】实验是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实验4、实验2和实验1在相同的温度下,实验2和实验1在相同的浓度和温度下反应,实验2中加入了三氯化铁,探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实验3 是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的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实验2和实验4温度相同,滴加氯化铁,实验4加入蒸馏水稀释过氧化氢溶液,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来判断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实验4是研究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分析。
【详解】(1) 实验2中加入了三氯化铁,探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实验中FeCl3起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氯化铁,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氯化铁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3)实验1、实验3 是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的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3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升高(或加热),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4)探究浓度对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实验2和实验4温度相同,滴加氯化铁,实验4加入蒸馏水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冒出气体速率减慢;
(5)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实验2和实验4温度相同,滴加氯化铁,实验4加入蒸馏水稀释过氧化氢溶液,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来判断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4取用过氧化氢溶液体积8mL,加入2 mL蒸馏水稀释得到10 mL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才能来探究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V=2。
【点睛】实验是研究外界条件对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保证浓度、温度、催化剂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为易错点。
22.(1)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10
(2)1、3
(3)反应温度
(4)形成了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1)实验1、2的不同在于铁的形状,铁粉的固体接触面积大于铁片,由表中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数据可知,固体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为探究铁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确保其它各个量不变,则x=10,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接触面积;10;
(2)可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浓度是唯一变量,其它数据应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组应为实验1和实验3,故答案为:1、3;
(3)本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固体接触面积,实验3和实验4的温度不同,其它数据应相同,则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故答案为:反应温度;
(4)实验3中若在铁片上放一只碳棒,则碳、铁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金属消失的时间小于125s,故答案为:形成了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3. 蒸馏烧瓶 浓硫酸 aedbcedf 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用水浸没D中导气管 SO2+2OH-=SO+H2O 反应速率太慢 74.7%
【分析】装置A用于制备SO2,H2SO4+Na2SO3=Na2SO4+H2O+SO2↑,C装置盛放浓硫酸,产生的气体经过C装置干燥,之后进入B装置发生反应,SO2+HNO3=SO3+HNO2,SO3+HNO2=NOSO4H,制得亚硝基硫酸,由于亚硝基硫酸遇水易分解,在B装置后需再次接C装置,防止水蒸气进入B装置,最后接D装置,用NaOH吸收未反应的SO2。
【详解】(1)根据题目的图象可知,仪器Ⅰ瓶颈处有支管,为蒸馏烧瓶;根据分析可知,C中盛放浓硫酸;
(2)洗气时装置连接必须“长进短出”,即e进d出,通入SO2时要尽量使SO2充分与反应物混合,提高SO2利用率,所以b进c出,根据分析,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dbcedf;仪器连接好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在加热蒸馏烧瓶之前,必须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在D的烧杯中加入水至浸没导气管,再加热蒸馏烧瓶,如果观察到D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根据分析,D装置中NaOH吸收未反应的SO2,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H2O;
(4)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反应效率降低;
(5)根据题意,KMnO4与NOSO4H反应后KMnO4过量,过量的KMnO4再与Na2C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与Na2C2O4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8H2SO4+5Na2C2O4=2MnSO4+K2SO4+10CO2↑+5Na2SO4+8H2O,过量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5000mol/L×(31-1) ×10-3L=0.006mol,与NOSO4H反应的KMnO4物质的量为0.1000 mol/L×0.1L-0.006mol=0.004mol,根据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可知,NOSO4H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0.01mol,产品纯度为74.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