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8) 初中信息技术 第1课 数据录入有技巧 说课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2018) 初中信息技术 第1课 数据录入有技巧 说课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11-03 09: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01课数据录入有技巧(1)
2023-11-02
目录
contents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01
CATALOGUE
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wps表格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点
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教学难点
情感方面
建立工作表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情感方面
03
导入新课:演示法、观察法
情感方面
01
教学过程
02
见下表
情感方面
新课学习:自学法、启发式
归纳小结:启发式、观察法
巩固练习: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
02
CATALOGUE
根据原文信息得出,教学重点中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以及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部分,从原文中未给出具体信息,所以无法进行填充。
很抱歉,由于您没有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无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补充。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来尝试为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03
CATALOGUE
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建立工作表的步骤,并配合示范操作,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操作流程。
讲解示范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让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表的建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
对于在建立工作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个别指导
在建立完工作表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总结建立工作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建立工作表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总结反馈
教学方法
04
CATALOGUE
应用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如“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或“如何保存工作簿。”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定义
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效果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演示法
定义
01
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观察法
应用
02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如“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或“如何保存工作簿。”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效果
03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定义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如“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或“如何保存工作簿。”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应用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效果
自学法
定义
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启发式
应用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实例,如“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或“如何保存工作簿。”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效果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05
CATALOGUE
多媒体网络教室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方便地展示和演示各种媒体素材,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便地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根据上述内容,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可以方便地展示和演示各种媒体素材,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便地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时安排
06
CATALOGUE
启动wps表格(5分钟)
建立简单的工作表(15分钟)
保存文件(5分钟)
退出wps表格(5分钟)
几个概念(5分钟)
认识wps表格窗口(10分钟)
课时安排
教师演示启动wps表格的方法,并简要介绍wps表格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wps表格窗口的组成,并介绍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菜单、工具栏和单元格等基本操作。
教师介绍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的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演示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工作表,包括输入标题、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格式等基本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并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教师介绍保存工作簿的方法,并演示如何进行保存操作。教师提醒学生及时保存自己的工作成果,以避免数据丢失。
教师演示如何退出wps表格,并简单介绍关闭应用程序的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要记得正确退出wps表格和关闭计算机。以上内容仅为建议,实际教学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
07
CATALOGUE
教师演示并讲解如何启动wps表格
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启动wps表格的操作,并能解释操作步骤的含义。
启动wps表格
认识wps表格窗口
教师演示并讲解wps表格窗口的组成: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熟悉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辨认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了解其功能。教师讲解并演示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及关系。
几个概念
学生观察并理解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之间的关系。学生观察并理解教师的操作,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单元格组成工作表组成工作簿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察并理解教师的操作,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演示解释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立简单工作表的操作,并能够根据需要添加和删除单元格。
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教师演示并讲解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工作表。
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建立自己的工作表。
教师演示并讲解如何保存工作簿: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保存自己的工作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保存工作簿的操作,并理解保存的意义和方法。
保存文件
教师演示并讲解如何退出wps表格: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退出wps表格。
退出wps表格
THANKS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