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复习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复习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4 07: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lún)巾 酹(lè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B.纶(lǔ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 崩催(cuí)
C.纶(guā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D.纶(guān)巾 酹(lè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
2.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几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3..判断下面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
4.问答。
(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分析这里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
(2)“多情应笑我”,试分析。
(3)试分析《念双娇》的意境、感情。?
参考答案
1.D
2.AC
3. A(×) B(√) C(√) D(√)
4.(1)以“乱”修饰“穿突”之“石”,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2)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遇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
(3)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舞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歌台 巷( )陌 金戈( ) 狼居胥( ) 佛狸祠( )
2、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 ,号 , (朝代)词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 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
3、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4、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5、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7、名句填空。
(1)元嘉草草, , 。
(2)四十三年, , 。
(3)凭谁问, , 。
第一单元第二课:六国论
练习一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秦伯说,与郑人盟
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
A.①其实百倍(实际上) ②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
B.①然后得一安寝(但是以后) ②至于颠覆(被灭亡)
C.①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能因为)②可谓智力孤危(智商)
D.①至于颠覆(以致)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
3.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D.火尚足以明也
4.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 )
例:李牧连却之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义不赂秦 C.日削月割 D.外连衡而斗诸侯
5.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说明不当的一项 ( )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省略句) B.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D.其势弱于秦 (被动句)
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
A.①破灭之道也 (原因) ②六国互丧 (彼此)
B.①率赂秦耶 (全都) ②固不在战矣 (原本)
C.①暴霜露 (暴露)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 (对待 )
D.①强弱胜负已判矣 (分清)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 (给予)
7.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
A.①始速祸焉 (加速) 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B.①后秦击赵者再 (第二次)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
C.①诚不得已 (实在) ②革灭殆尽之际 (全都)
D.①则胜负之数 (命运) ②苟以天下之大 (如果)
8.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
A.洎牧以谗诛 B.苟以天下之大 C.至丹以荆卿为计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9.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士兵们不好,仗没有打好】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数目多达百倍】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结局也许不是轻易就能确定的】
1——9答案:1C2D3A4D5D6D7D8A9A
练习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pù)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③ B.④⑥ C.①⑥ D.③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下列句中“为”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
7.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
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
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 苏洵的《嘉佑集》之“嘉佑”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 《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翻译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1——8答案:CCBCCACC
阿房宫赋
练习一
1.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蜀山兀(wù) 辘辘(lùlù)远听 鼎铛(dāng)玉石
B.囷囷(qūnqūn)焉 尽态极妍(yān) 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宫 剽(piāo)掠其人 金块珠砾(lì)
D.尽锱铢(zhīzhū) 妃嫔媵嫱(yìngqiáng) 逦(líyǐ)迤
2. 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六王毕,四海一 B.人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囷囷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B.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在相同的一组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1——4答案:CCDC
练习二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突 兀(wù ) 水涡(wō) 不霁(jì)何虹 妃嫔媵(yìng)嫱
B.矗(zhù)立 辇(niǎn)车 雷霆乍(zhà)惊 鼎铛(dāng)玉石
C.逦迤(yǐlǐ) 锱铢(zī) 架梁之椽(chuán) 直栏横槛(kǎn)
D.参差(cēncī) 仓庾(yǔ) 金块珠砾(lì) 盘盘囷囷(jūn)
2.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复压 缦立 勾心斗角 高低幂迷 B.不暇 鉴借 春光溶溶 明星荧荧
C.纷奢 锱铢 杳无音信 直栏横槛 D.帛褛 骄固 雷霆乍惊 尽态极言
3.选出下列各句中各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都一致的一项(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隔离天日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B.韩魏之经营 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可怜焦土
D.秦人不暇自哀 六王毕,四海一 则足以拒秦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A.族秦者秦也 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 D.鼎铛玉石 骊山北构而西折
5.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 )
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
A.①六王毕(完了) ②蜀山兀(光秃秃)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缦回(萦绕)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 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①缦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7.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辇来于秦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7答案:CCDDBCA
自读文本 金字塔感言
重点字词
棕榈()林 毗()邻 溯()流 空隙() 直插云霄 历历在目
硕大无比(朋)乌 有 枉()费心机 冤枉() 墓冢() 骷()髅()
标志(识) 伫()立 贮()藏 矗()立 储()藏 驿()站
名垂(流行,流传)青史 洞窟() 膜()拜 逻辑() 编辑()
通缉() 作揖() 茅 舍 度 日 渡 河 渡过困难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藐()视 蔑()视 臻((到达)于不朽
宽宏(洪)大量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马在细小的缝隙中一闪而过。
扶持:搀扶;扶助;护持。 扶植:扶助培植。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标点使用
1、很快,透过山峰与沙丘之间的空隙,我们看到了金字塔尖:我们离塔群还有十余里之遥。
2、沙漠与绿洲连成一片,棕榈林、无花果林、开罗的圆顶清真寺和宣礼塔历历在目。(并列主语用顿号,十分冗长的用逗号。)
3、令后人、风俗、法令、时间统统在棺木前化为乌有的君主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第一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赤壁,苏轼所有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一般认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应在今湖北赤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注意课下注释)
第二课:六国论 选自《嘉祐集笺注》。苏洵,字明允,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洵并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
第三课: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唐代(晚唐)著名诗人,以咏史诗著称。
赋分为: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自读文本 金字塔感言夏多布里昂,法国作家,法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阿达拉》、散文《从巴黎到耶路撒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