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2 21:5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的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
D.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N2)是制造硝酸(HNO3)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C.植树造林 D.就地焚烧垃圾
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B.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
5、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6、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7、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温度计受热汞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A.A B.B C.C D.D
10、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O2 B.CuSO4 C.C2H5OH D.Fe
11、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③表示Mg2+
C.②④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D.②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 B.Ag C.C D.H
13、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下属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公布空气质量报告.下面所列各项中: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悬浮颗粒物、③氮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属于空气质量报告报道的是( )
A.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⑥⑦
14、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B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该变化过程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A B.B C.C D.D
1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液氮、干冰 B.金刚石、氨气
C.氩气、金 D.硫酸铜、氯化钠
1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17、请你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空气的成分中,制造化肥并可以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可以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____________。
18、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
(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9、学习化学要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可知,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
(2)图B、C、D、E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图片下方字母)。
(3)E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变成阴离子,E的阴离子可以与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0、(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 。
(2)在汞、水、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_____ 。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治空气污染。请回答: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按____________(填“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第一的是氮气。
(3)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强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4)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三、综合应用题。
2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 CO(NH2)2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_____(填名称),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在此实验中忽略不计;
(2)分离液态空气时,先逸出的是 X 气体,说明 X 气体的沸点比氧气______(填“高"或低);
(3)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操作)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体积为 VmL 的集气瓶里装 V1 mL 的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后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迅速用力将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______;停止燃烧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 V2 mL。
(实验反思)实验完毕,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白磷过少
C.实验前集气瓶中导管没浸在液面以下
D.装置漏气
四、实验题。
23、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图1是按照课本上进行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揭开大烧杯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图2中E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
(2)进行b操作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溶液______(选项“很快”或“慢慢”下同)变成红色,C 试管中溶液______变成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①______ ;
②______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①能防止______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②能够得出在不同______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五、计算题。
24、(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是2500~4000mL。如果某人在标准状况下,一次吸进了3000mL空气,则他约吸进了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g)
(2)用排水法收集O2,集气瓶中装有2/3体积的水,排完水后,所得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   %。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课后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的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
D.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
【答案】B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N2)是制造硝酸(HNO3)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C.植树造林 D.就地焚烧垃圾
【答案】D
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B.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5、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答案】B
6、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7、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答案】D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答案】C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温度计受热汞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A.A B.B C.C D.D
【答案】B
10、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O2 B.CuSO4 C.C2H5OH D.Fe
【答案】B
11、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③表示Mg2+
C.②④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D.②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B
1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 B.Ag C.C D.H
【答案】D 
13、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下属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公布空气质量报告.下面所列各项中:①可吸入颗粒物、②悬浮颗粒物、③氮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二氧化氮、⑦一氧化碳,属于空气质量报告报道的是( )
A.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⑥⑦
【答案】D
14、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B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该变化过程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A B.B C.C D.D
【答案】C
1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液氮、干冰 B.金刚石、氨气
C.氩气、金 D.硫酸铜、氯化钠
【答案】A
1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二、填空题。
17、请你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空气的成分中,制造化肥并可以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可以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3)化学性质稳定
18、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
(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答案】(1)供给呼吸 (2)C
19、学习化学要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可知,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
(2)图B、C、D、E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图片下方字母)。
(3)E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变成阴离子,E的阴离子可以与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1)58 (2)BD (3) 得 氯化钠
20、(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 。
(2)在汞、水、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_____ 。
【答案】A D 汞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治空气污染。请回答: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按____________(填“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第一的是氮气。
(3)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强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4)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1)混合物  (2)体积分数  (3)物理  (4)BC
三、综合应用题。
2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 CO(NH2)2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_____(填名称),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在此实验中忽略不计;
(2)分离液态空气时,先逸出的是 X 气体,说明 X 气体的沸点比氧气______(填“高"或低);
(3)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操作)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体积为 VmL 的集气瓶里装 V1 mL 的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后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迅速用力将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______;停止燃烧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 V2 mL。
(实验反思)实验完毕,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白磷过少
C.实验前集气瓶中导管没浸在液面以下
D.装置漏气
【答案】(1) 氮气 0.94% (2)低 (3) 先下降后升高 BD
四、实验题。
23、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图1是按照课本上进行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揭开大烧杯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图2中E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
(2)进行b操作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溶液______(选项“很快”或“慢慢”下同)变成红色,C 试管中溶液______变成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①______ ;
②______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①能防止______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②能够得出在不同______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答案】(1)与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作对比(答案合理即可)
(2) 慢慢 很快
(3) 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 氨气##NH3 温度
五、计算题。
24、(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是2500~4000mL。如果某人在标准状况下,一次吸进了3000mL空气,则他约吸进了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g)
(2)用排水法收集O2,集气瓶中装有2/3体积的水,排完水后,所得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   %。
【答案】(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所以3000mL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 ,
则氧气的质量为
答:他大约吸进了氧气0.9g。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