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高中地理 课题 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植被》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时间
教材 版本 2019年人教版
课标 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 目标 和 核心 素养 1.人地协调观:认识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综合思维:认识植被演化的过程,了解植被的形成、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 3.区域认知:结合不同的植被景观,知道其形成的自然环境。 4.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与植被有关的环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的意识、求知的态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情 分析 高一整体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地理环境的要素对植被的影响,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地理环境要素的构成。所以我在这一块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处理,降低难度,让高一的学生能接受,能理解。对生活的植物有一定观察,所以本节课会从生活中能看到,能触摸到的植被入手,理论练习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植被演化的过程和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 难点: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合作探究
课时 安排 共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智慧课堂
新课 导入 随手拍“蚌埠二中校内植物”带领大家感受身边的地理。 观察实物叶片 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 利用“拍照”功能与学生一起分析叶片
过渡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入教材内容学习。
自主 学习 概念和分类 一、植被的概念和分类 设问:什么是植被?植物与植被的区别?结合书本,可以如何分类? 学生快速阅读书本,找出答案。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获取关键信息的自学能力。
教师 总结 过渡 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好,植被要满足的三个要点:1.一定的地方。2.成群共同生长。3.各种植物的整体。单株植物并不属于植被。 那植被和环境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视频 播放 播放《沙漠花海》的视频 思考:地理环境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什么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提取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利用“随机选人”功能,选择学生进行互动。
互动练习 [高考题改编]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同一城市景观植被培育基地对比照片。判断思考哪幅图片是天然植被,那个人工植被。 结合概念和分类,读图判断图中景观 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利用“抢答”功能,选择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 总结 过渡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天然植被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本节课我们来了解森林这类植被类型的特点。
知识 新授 教师讲解:1、热带雨林分布的气候区和环境特点 常绿阔叶林分布的气候区和环境特点 3、落叶林分布的气候区和环境特点 4、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气候区和环境特点 学生学会简单分析气候类型图。 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归纳 垂直 结构 规律 环境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展示:校园植物视频 任务:完成表格内容 由四个小组选择成员进行回答 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森林类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植物特征校园植物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学生观察视频并讨论,填写表格。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综合思维。 利用“分组作答”和“学生讲”功能
师生 共讨 蚌埠二中校园植物的分类 学生对比图片和实物“树叶” 利用对比法,深入剖析成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利用“实物展台”对比树叶的不同。
归纳 思考 为什么校园内的植物中热带和寒带的少呢 利用“抢答”功能
课堂 总结 本课我们以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导课中的材料得出植被类型与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结论。关注日常生活,感受身边的地理
作业 布置 完成平板发送的课后练习作业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