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2 22: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和观点的概念,学会分辨观点和事实,知道文章观点的特点。
2.掌握议论文观点明确的原则和在文章凸显论点的方法。
3.学习拟写提纲,尝试写作。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最苦与最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敬业与乐业》等多篇议论文,那么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要观点明确,那么什么是观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观点要明确》的写作课。
明确概念
概念一: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概念二:观点
观点: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通常用一个陈述性的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观点。
活动一:学会辨析
下面语句,哪些是观点?
①冰淇淋的原材料之一是牛奶。
②很多记忆会随时间流逝而淡忘。
③我喜欢充满挑战的生活。
④我们应永葆好奇心。
⑤扬长避短更容易获得成功。
⑥宽容的利与弊。
⑦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学生交流,明确:
①②是事实,③④⑤是观点,⑥⑦是论题。论题不是论点,对论题的看法是论点;论题可以作为议论文的标题。
学生讨论:③④⑤这三个观点中哪些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点”?为什么?
明确:③不可以,④⑤可以。有些观点(例如③)只是表达个人感受或好恶,无关他人利益,无须讨论,更无需推广,因此不可以作为议论性文章的论点。
03
方法指导
指导一:怎样做到观点明确
1.针对性强,切忌范围过宽、面面俱到。
2.语言简洁,切忌拖泥带水、啰里啰唆。
3.态度鲜明,切忌含含糊糊、骑墙态度。
要做到观点明确,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表达观点常用句式有:
①……是…… 例如: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②……要/应当/必须…… 例如:人应当敬业、乐业。
③……能够/将会…… 例如:脸上常常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活动二:下面的几段文字,他们分别表明了怎样的观点?你能看出来吗?
①在我们中国,假期补课在某些偏远乡镇,甚至县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假期补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从国家教育部门的安排来看,假期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假期补课实际上是学生和老师在极度疲劳状态下进行作和学习,工作、学习效率应该是极为低下的,并且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家长和学生的前途来考虑,个别家长对于放假的孩子管理不善,再加上个别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可能会导致孩子太过于贪玩,从而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学业,进而影响孩子的前途。所以,到底节假日补课好不好,真是不好说。
②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存亡之根。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是社会的危险品,将会遭到众人的唾弃,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将无法在国际上立足。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当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里。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③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好公民。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学习好,成为国家栋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才不会惹父母生气,提现孝道,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才能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
学生看完后讨论交流。
预设:
第一则材料的观点是不够明确的,很模糊,呈现出模棱两可的状态。到底节假日补课好不好,作者观点不明确。
第二则材料则观点鲜明,明确表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存亡之根。
第三则材料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
活动三:小试牛刀
将下面观点补充完整:
①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
②人在困难面前必须
③勇敢面对困难,将会
预设:
①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有害的。
②人在困难面前必须勇敢、坚强、乐观。
③勇敢面对困难,将会获得成功。
指导二:怎样在文章中凸显观点
回顾我们学过的议论文,作者是怎样凸显自己的观点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用题目凸显观点。
《敬业与乐业》在开头亮明观点,用分论点处处照应观点。
《论教养》在结尾出总结观点。
小结:可以用题目直接表明观点,可以在开篇处亮明观点,可以在结尾处总结观点,也可以用几个分论点来照应观点。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活动四:写作实践
作文题目:
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①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②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③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④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有可能使人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方法提示:
如何列提纲呢?
(1)拟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
(2)开好头: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论点。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议论文中所说的“凤头”。
(3)明思路:主体部分如何论述,有几个分论点,要用哪些论据,心中要有整体的谋划。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4)结好尾: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要画蛇添足。
示例提纲:
中心论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提出论点:由阐述什么是好奇导入,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从正面举例论证:袁隆平由于对水稻的遗传和变异充满好奇心,潜心搞科研,培育出“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从反面举例论证:化学家李比希在研究从洱藻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因缺乏好奇心,错失了发现“溴”的机会。
照应论点: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
04
课堂小结
大家第一次尝试议论文写作,只要能做到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就是很不错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写作以论文的要求:观点明确,态度鲜明;观点具体,避免空泛;观点简洁,语言凝练。议论文写作有方法,“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我们多读、多写、多练,就能掌握一些基本手法,但有法之中求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写作实践。
05
课后练习
根据课上所列提纲,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