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
一、练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则(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判定.
4.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等量的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5.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P B.4F,P C.1/4F,P D.F,4p
6.(2017八下·蓟州期中)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7.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缺口的木板长0.2m,桶底内部面积为4×10-2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的压强约为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 N.(g取10N/kg)
8.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9.8N/Kg)
9.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 N/kg,ρ水=1.0×103 kg/m3)
(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2)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 Pa,则该处水的深度为多少?
10.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如图所示仪器叫 ,用来测量 。当它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被测的液体中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应,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浸入液体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压强的特点可知,此时压强减小,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由此分析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在图象上取一个相同的横坐标深度h,可知:p甲>p乙.由公式ρ=pgh可知,在gh都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液体的密度就越大.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图象中取一个相同的深度可知,甲乙两液体的压强大小情况.再由ρ=pgh分析可得到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水、酒精,则:
ρA>ρB>ρC,
由图知,三个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即:hA=hB=hC
由p=ρgh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即:pA>pB>pC
故答案为:A.
【分析】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由图知三种液体的深度关系,由p=ρgh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B,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两容器均为圆柱形,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而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 F甲=F乙.
由图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由p=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容器质量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压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答案为:BC.
【分析】粗细均匀的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p=即可比较压强的关系.
5.【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容器中装满水,所以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不变,则压强不变,仍为P,根据F=pS,S增大为原来的4倍,所以压力也变为4F.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倒置后水的深度变化,由液体压强特点知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的变化情况;由F=pS分析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变化大小.
6.【答案】大;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大;
由图知,B处比A处的面积小,所以用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越大,玻璃更容易破碎.
故答案为:大;B.
【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行分析.
掌握压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根据公式p=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答案】2000;80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桶中装满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长,h=0.2m,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2×103Pa×4×10-2m2=80N.
故答案为:2000;80.
【分析】由题知,桶中水的深度,由p=ρgh计算桶底受到水的压强;已知桶的底面积,由F=pS计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8.【答案】(1)解:由题知,茶壶内水的深度:h=12cm=0.12m,
所以水对壶底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9.8N/kg×0.12m=1176Pa,
壶的底面积:S=40cm2=4×10-3m2,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p水S=1176Pa×4×10-3m2=4.704N.
答: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4.704N.
(2)解:茶壶的重力:G壶=m壶g=400×10-3kg×9.8N/kg=3.92N,
水的重力:G水=m水g=0.6kg×9.8N/kg=5.88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3.92N+5.88N=9.8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450Pa.
答: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2450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知壶中水的深,根据p=ρgh求出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再由F=pS计算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根据公式G=mg计算茶壶和壶中水的质量,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由p=计算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9.【答案】(1)解:(1)战车的重力:G=mg=22×103kg×10N/kg=2.2×105N,
战车在水平地面上,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2.2×105N,
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车===5.5×104Pa.
答: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5×104Pa.
(2)解:由p=ρgh,可得该处的深度:
=1.5m.
答:该处水的深度为1.5m.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G=mg计算战车重力,已知重力和履带着地总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利用p=计算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知道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利用p=ρgh计算深度即可.
10.【答案】(1)压强计;液体压强;大于;B
(2)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3)不可靠的;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U形管左侧连的是软管和橡皮膜,是一个密闭的容器;U形管右侧是一个开口的容器,上方是空气;U形管出现液面高度差就是因为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不相等的缘故.
若U形管右侧液面高就说明左侧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
故答案为:压强计;液体压强;大于;B.
(2)若橡皮膜或者软管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管内气体就会才缝隙中流出,管内压强和管外大气压相等,U形管就不会出现液面高度差.
故答案为: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3)要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深度不变.
故答案为:不可靠的;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分析】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强计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1)液体压强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才会出现高度差;橡皮膜不受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
(2)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橡皮膜发生形变,通过空气对U形管中的液体产生压强,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就会出现高度差;若软管或橡皮膜漏气,不论橡皮膜受到多大的压强,U形管中的液面都是不会出现高度差的.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要探究液体压强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
一、练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被测的液体中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应,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浸入液体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压强的特点可知,此时压强减小,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由此分析解答.
2.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则(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在图象上取一个相同的横坐标深度h,可知:p甲>p乙.由公式ρ=pgh可知,在gh都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液体的密度就越大.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图象中取一个相同的深度可知,甲乙两液体的压强大小情况.再由ρ=pgh分析可得到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判定.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水、酒精,则:
ρA>ρB>ρC,
由图知,三个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即:hA=hB=hC
由p=ρgh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即:pA>pB>pC
故答案为:A.
【分析】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由图知三种液体的深度关系,由p=ρgh分析判断即可.
4.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等量的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答案】B,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两容器均为圆柱形,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而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 F甲=F乙.
由图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由p=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容器质量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压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答案为:BC.
【分析】粗细均匀的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p=即可比较压强的关系.
5.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P B.4F,P C.1/4F,P D.F,4p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容器中装满水,所以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不变,则压强不变,仍为P,根据F=pS,S增大为原来的4倍,所以压力也变为4F.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倒置后水的深度变化,由液体压强特点知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的变化情况;由F=pS分析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变化大小.
6.(2017八下·蓟州期中)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答案】大;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大;
由图知,B处比A处的面积小,所以用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越大,玻璃更容易破碎.
故答案为:大;B.
【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行分析.
掌握压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根据公式p=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缺口的木板长0.2m,桶底内部面积为4×10-2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的压强约为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 N.(g取10N/kg)
【答案】2000;80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桶中装满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长,h=0.2m,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2×103Pa×4×10-2m2=80N.
故答案为:2000;80.
【分析】由题知,桶中水的深度,由p=ρgh计算桶底受到水的压强;已知桶的底面积,由F=pS计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8.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9.8N/Kg)
【答案】(1)解:由题知,茶壶内水的深度:h=12cm=0.12m,
所以水对壶底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9.8N/kg×0.12m=1176Pa,
壶的底面积:S=40cm2=4×10-3m2,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p水S=1176Pa×4×10-3m2=4.704N.
答: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4.704N.
(2)解:茶壶的重力:G壶=m壶g=400×10-3kg×9.8N/kg=3.92N,
水的重力:G水=m水g=0.6kg×9.8N/kg=5.88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3.92N+5.88N=9.8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450Pa.
答: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2450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知壶中水的深,根据p=ρgh求出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再由F=pS计算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根据公式G=mg计算茶壶和壶中水的质量,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由p=计算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9.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 N/kg,ρ水=1.0×103 kg/m3)
(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2)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 Pa,则该处水的深度为多少?
【答案】(1)解:(1)战车的重力:G=mg=22×103kg×10N/kg=2.2×105N,
战车在水平地面上,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2.2×105N,
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车===5.5×104Pa.
答: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5×104Pa.
(2)解:由p=ρgh,可得该处的深度:
=1.5m.
答:该处水的深度为1.5m.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G=mg计算战车重力,已知重力和履带着地总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利用p=计算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知道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利用p=ρgh计算深度即可.
10.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如图所示仪器叫 ,用来测量 。当它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压强计;液体压强;大于;B
(2)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3)不可靠的;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U形管左侧连的是软管和橡皮膜,是一个密闭的容器;U形管右侧是一个开口的容器,上方是空气;U形管出现液面高度差就是因为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不相等的缘故.
若U形管右侧液面高就说明左侧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
故答案为:压强计;液体压强;大于;B.
(2)若橡皮膜或者软管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管内气体就会才缝隙中流出,管内压强和管外大气压相等,U形管就不会出现液面高度差.
故答案为: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3)要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深度不变.
故答案为:不可靠的;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分析】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强计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1)液体压强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才会出现高度差;橡皮膜不受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
(2)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橡皮膜发生形变,通过空气对U形管中的液体产生压强,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就会出现高度差;若软管或橡皮膜漏气,不论橡皮膜受到多大的压强,U形管中的液面都是不会出现高度差的.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要探究液体压强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