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二单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二单元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6 12: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导学案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5、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词句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
【学习重点】:体会诗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学习难点】:感悟诗的音韵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法指导】:有感情朗读、看注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积累中国语言文字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
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著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
【自学互助】: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有关的信息。
2、我来读一读。方法:反复朗读古诗词《舟过安仁》三遍,在诗中画出节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特别注意“弄”(nònɡ)和“蓑”(suō )、“乐”、“亡”、“剥”的读音。
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4、我来填一填。(方法:弄懂后关上书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铺 弄
横野_______           _  相媚好______      
一叶______         怪生______      
使风______         茅檐______      
翁媪______         亡赖______       
5、我来说一说:
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字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6、我想知道:
【展示互导】
1.读一读:我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
2.写一写:学习生字、新词,教师示范“蓑”写法。
3.秀一秀:我能背诵古诗词。
【质疑互究】
1.再读古诗,读准字音,争取做到声情并茂。
2.用心读古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根据自学,小组讨论古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
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5、我的质疑:⑴“使风”的意思是什么呢?
⑵吴地在哪?

【检测互评】
读拼音,写词语:
mù tóng táo zuì wǔ mèi suǒ yǐ
( ) ( ) ( ) ( )
zhē miàn bāo pí lián péng wēng ào
( ) ( ) ( ) ( )
在正确读音下打“√”。
⑴草铺(pù pū)横(héng hèng)野六七里。
⑵收篙(gāo hāo)停棹(zhuò zhào)坐船中。
⑶ 最喜小儿亡(wáng wú)赖,溪头卧剥(bō bāo)莲蓬。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5、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表达诗词的意思,能默写三首古诗词。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感悟诗中童年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学法指导】:看图想象、边读边想象、讨论交流等方式方法。
【知识链接】:
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自学互助】:
自由轻声读三首古诗词,边读边想:
⑴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从哪句看出来的?
⑵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词的意思,组员互助交流补充。
读《牧童》一诗时,我仿佛看了 、 、 、
等景物;读《舟过安仁》时,我知道前两句是作者写他所 到的,后两句是他由此 到的;读《清平乐·村居》我又看到了 个人,我觉得这几个人中 最有趣。
我有不明白的:
【质疑互究】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里”,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句诗是写牧童吃饱饭 的情景,从这句中我能体会到 。
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从这句中,我感受到了:
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
【展示互导】小组推选代表自由说说诗词意思,还可合作表演诗中情景。
【检测互评】
1、《牧童》这首诗是按 的顺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作者抓住了草原、 、 、等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 。
2、读《舟过安仁》一诗我知道了:
诗中有作者的所见 ——这所见是
诗中也有作者的所悟——这所悟是
3、词因为每一句的长短不同,所以又叫作_________ ,我们学过的词还有_____ _ 、 ______ 、 等。《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词作家,其中“清平乐”是 ,“村居”是 。作者采用了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副江南农村生活的图画。一开头“_____________ 。”作者描绘了江南农村美景图,接着作者着重描写了一户农家:老夫妻“__________________ ”,大儿“__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最喜小儿”,是因为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_之情。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 ,飞入菜花无处寻。
B.儿童散学归来早, 。
C.蓬头稚子学垂纶,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6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能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
【学习重点】: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法指导】:
朗读、勾画、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逐段朗读找出文章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骆驼哺乳纲,骆驼科。反刍家畜。头小,颈长,体大,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二趾,有厚皮,适于在沙漠行走。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一或两个驼峰,内蓄脂肪;胃分三室,第一胃附生20—30个水脬,作贮水用,故善耐饥渴。性温驯而执拗,食粗草及灌木。能负重远行,号称“沙漠之舟”。寿命约30年。
【自学互助】: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咀嚼【jué】)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卸、嚼、傻”字的写法。
3、我来写一写: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加深印象。
zhān xiè jǔ jué mò mò ǎo páo shǎ
生字:
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_ __ _________ _
4、从课文的题目,我会想到
【展示互导】
1.读一读:读生字,我会提醒大家注意“嚼”、“傻”、“卸”字的读音和写法
2.写一写:我能默写出课文中“寂寞、棉袄、毡帽、沙漠、傻事”等词
3.秀一秀: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磨 系 嚼
( ) ( ) ( )
【质疑互究】
一、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我”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作者回忆了童年里有关“骆驼队”的哪些画面或是场景?(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① ②
③ ④
二、读一读描写这些场景和画面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方法:对桌同学两两互读——交流自己的感受——组内朗读展示——班上展示
三、我的质疑:
【检测互评】
1、看拼音、写词语。
zhān mào j ǔ jué mián ǎo shā mò jì mò
( ) ( ) ( ) ( ) ( )
2.辨别形近字组词。
沾( ) 卸( ) 妖( ) 摸( ) 跑( )
粘( ) 缸( ) 袄( ) 漠( ) 刨( )
毡( ) 却( ) 沃( ) 寞( ) 袍(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6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我还能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表达方法,即: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法指导】:
朗读、勾画、体会、积累,围绕童年生活中的“骆驼队”体会人物的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积累语言。
【自学互助】:
勾勾画画。方法:在课文中勾画出描写有关骆驼的句子,读一读,认真体会。
想想写写。方法:在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作出旁批4处以上。
读读背背。方法:找出课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试着熟读并背诵下来。
4、我还不能理解的问题是:
【质疑互究】
一、“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在“我”的眼里,骆驼是那样丑,“我”为什么还会看得那么仔细?
二、把我向爸爸妈妈提问的句子勾画下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联系课文上下文,说说随着作者童年一去不还的还有些什么呢?
2、可课文结尾一句“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与前面的“童年一去不还了。”前后矛盾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随着童年的消逝,年龄的增长,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还什么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呢?在英子的童年里,还有哪些是值得她想念的呢?
【展示互导】
读一读: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一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我有很多感想。
【检测互评】
选择多音字在句子中正确的读音。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jué jiáo)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慢慢地嚼(jué jiáo),总会吃饱的。
骆驼的长脖子底下总会系(xì jì)着一个铃铛。
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hé huo)。
二、句子作坊(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回忆童年。(扩写)
(2)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静的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改病句)
⑶在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⑷拉骆驼的说:“我们从门头沟来,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改为转述句)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明白了: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7* 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我能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习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 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学互助】:
1、我来读一读:方法:①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②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读三遍,④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工具书。
我来找一找,记一记:画出文中“ABB”式的词语并读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我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4、我来想一想。(入情入境朗读课文,谈感受体会,作旁批4处以上)
【展示互导】
1.读一读: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
2.写一写:嗡、倭、瓢。
3.秀一秀: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明晃晃
马马虎虎
【质疑互究】
1、快速默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
①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②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会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相关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检测互评】
1、辨字组词。
漂( ) 倭( ) 蚌( )
飘( ) 委( ) 丰(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漂流 ( ) 喜欢 ( ) 闪烁 ( )
瞎闹 ( ) 存心 ( )
反义词:马马虎虎 ( ) 黑暗 ( )
仿写句子: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 。
童年是 ,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8 童年的发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扫清字词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弄清“我”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
【知识链接】:
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草履虫:一种结构简单的原是生物。体长,圆形,形状像倒置的鞋底。
【自学互助】:
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照样子正确写写:
胚 pēi 胚 胚 ( 胚胎 ) 祸 ( )
患 ( ) 臂 ( )
赋 ( ) 淘 ( )
妨 ( ) 岂 ( )
绞 ( ) 汁 ( )
厘 ( ) 痴 ( )
愧 ( ) 亏 ( )
我能在文中找出好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它们,还能选出两个造句。


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我的疑问是:
【展示互导】
1.认一认:认读生字“胚、、臂、赋、淘、妨、岂、痴、绞、汁、厘”等,提醒个别字的读音。
2.写一写:书写“胚胎、祸患、天赋、妨碍、幸亏、随心所欲、羞愧”等词,提醒个别字的书写。
3、读一读:班内课文朗读展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全班互评互读。
4、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3.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4. 静心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5.把课文中我不理解的成语勾画下来,在小组内讨论。
【检测互评】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pēi tāi huò huàn shuānɡ bì tiān fù fánɡ ài
( ) ( ) ( ) ( ) ( )
chī mí xiū kuì jiǎo jìn nǎo zi suí xīn suǒ yù
( ) ( ) ( ) ( ) ( )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绞( ) 妨( ) 淘( ) 痴( ) 愧( )
跤( ) 防( ) 陶( ) 疾( ) 瑰( )
3、读课文,填空。
(1)“我”发现小伙伴都会 。
(2)经过“我”的推算,发现 。
(3)“我”在小学三年级前就发现了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8 童年的发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知识链接】: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 “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自学互助】: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自由朗读3----13节,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又是怎样找到答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出你找到的有关句子,作上批注。
我觉得作者是一个 的孩子。
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质疑互究】
1、“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是不怀好意。”(“我”为什么会笑?老师为什么会觉得“我”不怀好意?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请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3、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发?
【展示互导】
我能找出体会最深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班内朗读并评议交流)
【检测互评】
1、选词填空。
迷惑  痴迷   着迷
(1)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令我( )。
(2)人类对飞行一直都很( )。
(3)我对他的这些行为感到很( )。
发明 发现   发生
(1)考古学家在冰川里( )了远古的微生物。
(2)找到攻克艾滋病的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 )。
2、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究竟:a、结果,原委。 b、到底,表示追究。
(1)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 )
(2)对这个现象,大家都想知道究竟。 ( )
眉目:a、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b、事情的头绪。
(1)他长的眉目清秀。 ( )
(2)想啊想,嘿!终于想出来了眉目。 ( )
3、读句子,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句话显示出:
a、作者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 )
b、作者很炫耀自己的才干。   ( )
c、作者不切实际的空想。     ( )
(2)“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a、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在学生身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 )
b、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寻根究底的探究精神。 ( )
c、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
【学习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美好愿望。
【学习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知识链接】:
1、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 http: / / baike. / view / 656.htm" \t "_blank )。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意”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诗中的“画面”。
2、走进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 他先后出版过《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等14部儿童诗集、《波斯猫》《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墨趣与砚韵》等30余部散文随笔集、《鸟石的秘密》《遇见不不兔》等11部幼儿童话、《鹅背驮着的童话一一中外儿車文学管窥》等2部评论集以及诗集《心帆》等。他的诗歌《我想》、散文集《悄悄话》、《鸽子树的传说》,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荣获全国第一、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自学互助】:
1、自读诗歌5遍,读准字音,将诗歌读流利。
2、梳理诗歌中的字词。
(1)我能在文中找到并读记下列词语:脚丫 花苞 湿软 汲取 篷帐 柳絮
(2)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汲取:
篷帐:
柳絮:
3、读诗歌,想一想。
(1)在春天里, 作者都有那些美好的愿望?用 在书上划出来。
(2)默默诵读令自己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4、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质疑互究】
1、说说诗歌中都描写了作者哪些美好的愿望?
2、默默诵读令自己神往的愿望,想象并说一说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想一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读一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4、作者有那么多的梦想,说明了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展示互导】
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朗读,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说说自己在听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检测互评】
1、给带点的字注音。
脚丫(    )  花苞(  )  湿软(  ) 
汲取(   )  篷帐(    )  柳絮(   ) 
2、《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 )安在桃树枝上,想把( )接在柳树根上,想把( )装在风筝上,想( )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3、背诵诗歌。(小组内同学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9* 儿童诗两首
《童年的水墨画》
【学习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学习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张继楼,1926年生,江苏宜兴人。曾任《说古唱今》和《红岩》杂志编辑,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的作品有儿童诗集《唱个歌给外婆听》《夏天到来虫虫飞》《写给孩子们的诗》等。
2、组诗是指由表现同一主题的若干首诗所组成的一组诗。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
3、“黑旋风”“浪里白条”都是《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黑旋风”是李逵。“浪里白条”是张顺,他水性好。
【自学互助】:
1、自读诗歌5遍,读准字音,将诗歌读流利。
2、梳理诗歌中的字词。
(1)我能读、记、写下列词语:喧闹 梳妆 戏耍
(2)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喧闹:
梳妆:
戏耍:
3、思考:《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质疑互究】
在三幅场景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展示互导】朗读诗歌,读出欢快、美好的感觉。请全班同学欣赏。
【检测互评】
1、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
喧闹(xiān nào xuān lào xuān nào )
梳妆(sū zhuānɡ shū zhuānɡ shā zhānɡ)
柳絮(liǔ xù liǔ xì liǔ xú)
商量(shānɡ lianɡ sānɡ liànɡ shānɡ lianɡ)
2、在( )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土地 ( )的营养 ( )的篷帐
( )的地方 ( )地翻动 ( )地拍打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街头》写的是一个( )的孩子;《溪边》写的是一个( )的孩子;《江上》写的是一群( )的孩子,表现了孩子们( )。
4、背诵诗歌。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点】:
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学习难点】:
看图记叙一件事的作文要根据图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知识链接】:
【自学互助】: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填一填。
回首童年,每次想到 (事),我都忍不住发笑。记得那是在 (时间),发生在
(地点),当时环境情况是 。我和 (人物)一起去 。
现在想来真是 啊!
【质疑互究】
一、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教师点拨: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2.在小组内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二、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2.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三、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力争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展示互导】
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班内讲述故事。
【写法归纳】
自主阅读,学习方法
(一)思路指导:
开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中间:事情的经过—事情的发展和高潮
童年趣事﹛ (动作、心理、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
结尾:事情的结果—故事带来的意义、启发
(二)技法放送
要写好本次的看图作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观察仔细,把握画面。
大胆合理,展开想象。
故事完整,详略得当。
【写作、交流、评议】
(一)学生开始习作,本次习作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二)展示典型,组织评讲
1.学习小组派代表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点拨:文章中描写事情的经过部分是否写具体,写清楚,写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吗?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教师指出在巡视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并进行点拨、指导。
(四)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1.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
2.学习小组内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3.整理建议,二次习作。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学习重点】: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
【自学互助】:
1.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童年的课文,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实,使我们感动。回顾课文,我还想好好读读这段文字: (将自己想读的段落在文中作上标记,并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通过查阅,我明白了“日积月累”中 这一警句的含义是 。在课外积累中,我自己特别喜欢这一句警句: ,它使我懂得 。
3.我最喜欢的一位名人是: ,接下来我就要去读一读他童年的故事。
【质疑互究】
(一)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课文?
1.组内说说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归纳读书方法。
(二)课外书屋
1.引入:单元学习前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现在大家一起来交流。
①《童年》主要讲了什么?
②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结合你最印象深刻的内容谈一谈。
2.教师小结。
【展示互导】
1、生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生选取自己在阅读《童年》这本书中感触最深的地方,为大家读一读。
【检测互评】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jǔ jué fánɡ ài pēi tāi tiān fù
( ) ( ) ( ) ( )
huò huàn chī mí suō yī cán kuì
( ) ( ) ( ) (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毡(zhān)帽 驱(qū)逐 喧(xuān)闹 随心所欲(yù)
b、梳妆(zhānɡ) 弹(tán)动 迫(pò)害 痴(chī)迷
c、柳(liǔ)絮 绞(jiǎo)尽脑汁 清平乐(lè) 花苞(bāo)
三、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