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五环四互”教学模式语文导学案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10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会写会认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大声朗读文言文,读出停顿。
【知识链接】
文言文 :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
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自学互助】
1、读课文,圈划生字词,结合注释或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解决,在书上做好批注。
2、我能给加点的字注音,还会读一读。
梁国 聪惠 诣 乃 曰 禽
为设果 应声答曰
3、孩子们,读古文和古诗一样,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让我来帮帮你吧。在书上做上记号,并大声地读一读。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我要提醒大家某个生字的读音或某个句子的停顿。
朗读课文我们组最棒。(某小组以本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其他小组点评 要求:读正确、流利 读出停顿 )
【质疑互究】 (小组合作)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小组互邀比赛读课文。
3、通过合作学习,我们组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互评】
1、我能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梁 惠 诣
乃 曰 禽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为设果(wèi wéi) 儿应声答 (yīng yìnɡ) 以示儿曰(yuē rì)
3、我还能辨字组词。
梁( ) 日( ) 诣( ) 惠( ) 禽( )
粱( ) 曰( ) 指( ) 穗( ) 篱( )
我还能把课文背给小伙伴听一听。
【总结提升】 今天我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我就了解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还有些地方不明白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10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 学法指导】
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自学互助】
1、我能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并能在文中做上批注。
甚聪慧 : 其父:
乃呼儿出: 为设果:
以示儿: 此是君家果:
未闻: 夫子家禽:
2、我知道“杨氏之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课文知道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 (小组合作讨论)
1、读课文,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 、看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4、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5、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1、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我能说说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
3、我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孩子,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检测互评】
1、本文选自南朝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小说。
2、解释加点的词,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乃:
句子的意思是: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 君:
句子的意思是:
我也能把课文背给小伙伴听一听。
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还能讲给家长听。
*5、我能在课余时再去读一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 《咏雪》、《徐孺子赏月》 )
*6、我还能积累一些精妙的语言。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些地方不清楚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
11 晏子使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
1、认记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
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知识链接】
晏子,姓晏名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称他晏子是表示尊称,“子”在古代表示尊称。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历经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出使楚国是在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那是楚国的国王是楚灵王。
【自学互助】
1、我能认真地把课文读3遍,并能用笔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我能把学习目标1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来,并作上符号。
3、我能给加点的字注音
侮辱 撒谎 淮南 柑橘 枳 盗贼
4、我会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敝国: 侮辱:
安居乐业: 面不改色:
5、我能理解课题《晏子使楚》 “ 晏子”: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讲了在( )(时间)
( )(谁)出使( ),楚王( ),晏子( )。
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朗读课文我们组最棒。(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字的音、形。
我不仅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我还能用它们说话。
4、课文内容我知道。
【质疑互究】1、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 顺序写了晏子出使楚国。故事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试着归纳每部分意思。
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互评】
一、我是拼音小能手。
wú rǔ wēi fēnɡ ɡuī ju qiú fàn dào zéi
( ) ( ) ( ) ( ) ( )
xiào xī xī péi bú shì shí huà shíshuō miàn bù ɡǎi sè ān jū lè yè
( ) ( ) ( ) ( ) ( )
二、我能辨字组词。
距( ) 淮( ) 枳( ) 赔( )
柜( ) 准( ) 帜( ) 倍( )
三、我会读下面的词语,还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晏子使楚( )
①使用。 ②假若,假使。 ③派遣,出使。
(2)敝国有个规矩( )
①破旧,破烂。 ②衰败。 ③谦词,旧时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3)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
①医生。 ②一种古代的官职名称 ③年长,排行第一。
(4)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
①兵器的总称。 ②拿着。 ③凭借,倚仗。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晏子使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习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2、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自学互助】
1、我通过读课文知道楚王________次侮辱晏子。
2、我能用“ ”划出晏子是怎样应对楚王的侮辱,维护齐国尊严的重点句。
3、通过自学,我的疑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2、深入阅读(3—5自然段),体会智慧
(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①晏子为什么这么说?②楚王为什么这么做?③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②楚王这样说是想侮辱晏子什么?③晏子这句话里隐含着什么意思?
(3)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②楚王这么说是想侮辱晏子什么? ③晏子这句话的隐含着什么意思?
2、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楚王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
3、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还有一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分角色读课文。(要求:读出楚王和晏子不同时期时的不同语气)
我来评人物。(晏子、楚王)
【检测互评】
1、我能把下列句意和词语连起来。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摩肩接踵
(2)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联袂(mèi)成云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挥汗成雨
2、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1)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
(2)晏子以自己( )和( ),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 ),而且( )。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不清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12 半截蜡烛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人物语言透出的机智勇敢。
【知识链接】
剧本,它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剧本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的。它使人们在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同时,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自学互助】
1、我能用心地把课文读3遍,并能用笔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解决。)
2、在文中勾画出下列词语: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若无其事、不动声色。
3、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
各小组找出认为精彩的部分,分角色朗读,并评一评。
(要求:(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2)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心理,有感情的朗读。)
2、快速浏览课文,画一画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跟敌人周旋?
请同学们,说一说,
当____________时,伯诺德夫人 ___________(怎么做)____________ (结果怎样)。
当____________时,大儿子杰克 ___________(怎么做), _________ (结果怎样)。
当 ___________ 时,小女儿杰奎琳 ___________ (怎么做), ___________(结果怎样)。
你最欣赏哪个人物的语言,说说理由。
*3、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还有一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互评】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小心( )( ) 完好( )( ) 若( )( )事
( )( )声色 了( )( )掌 不惜( )( )
①杰克( )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说:“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②伯诺德夫人( )地慢慢地说:“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③杰奎琳( )地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2、我能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杰奎琳走到少校面前,笑容纯洁。
【总结提升】
通这篇剧本的学习,我有了不少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不清楚的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13 打电话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学法指导】
1、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小组组织进行表演式朗读,注意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知识链接】
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艺术,也是幽默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biǎn)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ɡēn)”,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相声按演员人数分可分为: ●单口相声 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多注重笑料。●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捧一逗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2人以上。
【自学互助】
1、我能细心地把课文读2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浏览全文,体会相声特点,说说这个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3、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相互评一评。
2、甲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理由。)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这个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吗?
【展示互导】
我们能表演相声《打电话》
【检测互评】
1、用一个字来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 ) (2)十二小时叫( )
(3)七天叫( ) (4)十天叫( )
(5)三个月叫( ) (6)十二个月叫( )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前边的词语搭配起来。
性格(开朗 晴朗) 工作(细致 细微) 改善(生活 错误)
节奏(欢乐 欢快) 掌声(强烈 热烈) 发扬(优点 创造)
3、找出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尽量地节约时间。 ( )
(2)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 ( )
(3)是够啰嗦的。 ( )
4、修改下列病句。
(1)他时刻经常注意关心国家大事。
(2)今年暑假我们休息了整整五十多天。
(3)鲸到底是不是鱼类呢?这真是一个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4)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4、读了课文《打电话》,你想说点什么吗?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第三组 词语盘点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能够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词语。
【学习重点】
能够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词语。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记住词语。
2、在读中领悟词语意思。
3、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弄清楚词语意思。
【自学互助】
1、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读3遍,用红笔在不会读的字下面画上直线,查字典把拼音注上;用红笔圈出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弄清楚词语意思,并在书上作上批注。
2、我能正确抄写课本《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通过自学,我还有一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 (小组合作)
1、各小组以本组喜欢的方式读词语。(要求:读得正确,不正确地小组内及时纠正)
2、小组内口述词语的意思。(某一组员说,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点评。)
3、能用《读读写写》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
4、 通过合作学习,我还有一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1、我们组能把词语读正确。
2、我不仅知道词语意思,还能用它们说一段话。
【检测互评】
一、我是拼音小能手。
wǔ rǔ wēi fēng ǎi xiǎo jiā qín
( ) ( ) ( ) ( )
gān jú péi bú shì gūi ju dào zéi
( ) ( ) ( ) ( )
二、我会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组成词语。
每( )( ) 荒( )( )
戎( )( ) 巨( )( )
喜( )( ) 旨( )( )
三、我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找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四、我能先补充成语,再选择恰当的填空。
( )话( )说 ( )如( )掌 ( )不改( )
安( )乐( ) ( )惜代( )
当形容遇到意外或危险时,脸上不改变颜色,镇定而从容时,用成语( )
当形容不顾惜所付出的一切时用成语( )
形容人们过着安定的生活,从事着愉快的劳动的时候用成语( )
五、我能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不管……也…… 是……还是……
宁可……也不…… 如果……就……
(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邱少云( )牺牲自己,( )挪动一寸地方。
( )只剩下一个人,我们( )要渡过江。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不明
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学习重点】
1、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
2、劝说他人时要态度真诚,还要有针对性。
【学习难点】
1、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
2、劝说他人时要态度真诚,还要有针对性。
【学法指导】
劝说他人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知识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自学互助】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质疑互究】(联系实际,实践劝说)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碰到哪些情况需要劝说
如: 1、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
2、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
3、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
4、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5、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二、各小组内交流一下,先确定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要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通过合作学习,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模拟表演:我们小组能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其他小组按劝说标准评价)
【检测互评】
1、我能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我能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我能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总结提升】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的交流,我明白了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要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及要求,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学习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学法指导】
1、 根据具体的场合明确发言稿的特点和要求。
2、发言稿的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知识链接】
发言稿的定义: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自学互助】
1、弄清楚发言稿是什么?
2、发言稿的格式是怎样的
3、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小组合作讨论)
1、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发言的时候有哪些?
如:(1)虚拟情境一:“六一”联欢会上,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做一个简短发言。
(2)虚拟情境二:重阳节,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请你代表少先队员讲话。
(3)虚拟情境四:班上要竞选语文组长,你打算参加竞选。
(4)虚拟情境五:庆祝教师大会,你代表全体同学发言。
......
2、各小组选择一种情境,进行讨论。
3、拟好提纲。
如: 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提纲: (1)原因和优势(意义) (详写)
(2)自己的做法 (略写)
(3) 激励性语言 (略写)
4、当堂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5、写好的同学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其他同学交换读一读,改一改。
【展示互导】
一、我愿意把自己的习作和大家分享。(各种情境的演讲稿各选一篇投影)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点评。
3、教师点评。
二、生再次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经过修改后有很大进步的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学生誊抄习作。
【检测互评】
我能把自己的习作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并能相互评一评。
【总结提升】
本次习作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还有些不足
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哪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3、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
4、能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并试着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学习重点】
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哪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和体会。
【学习难点】
能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并试着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学法指导】
1、畅所欲言交流感受。
2、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
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对联的五大规律: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 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的6种形式(按时间和场合):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自学互助】
1、熟读11课至13课。
2、回顾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3、熟读或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对联。
通过自学,我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互究】(小组合作讨论)
1、分角色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课内外的都可以。)
3、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联,并交流有什么发现。(对联的特点)
4、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有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1、谈谈读文后的感受。 ( 用“ 我最喜欢哪篇文章,是因为_________说话。”)
2、我能读一读(背一背)对联。
【检测互评】
我能先背一背,再填一填。
地满红花红满地, ____________一夜五更,____________ 三秋九月,____________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____________楼外青山,____________,
云飞天外 ____________,树边红雨,____________
【总结提升】
通过回顾·展示的学习,我有了很多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还有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人:李雄英 审核人: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