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达标巩固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绢”原理,将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湿的滤纸(滤纸着火点为130 ℃)加热,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滤纸中心的温度,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在约20 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②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曲线③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烧不坏的手绢”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
A.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体逃生
4、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6、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为30℃时,打开活塞,观察现象,关闭活塞;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为45℃时,再次打开活塞,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酒精灯和烧杯之间要垫上陶土网
B.45℃时,对比打开活塞前后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要想使白磷容易燃烧,可以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D.对比30℃和45℃打开活塞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7、给患者注射时,医院常用75%的酒精为患者注射部位消毒。存放酒精的仓库应贴的安全标志是( )
A. B.
C. D.
8、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9、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
C.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
D.热水的作用只有隔绝氧气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篝火晚会时,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12、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锥形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白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3、书写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时,肯定用到的符号是( )
A.“==” B.“↑” C.“↓” D.“△”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先挤压右侧滴管,使液体A与固体D接触,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纸屑先于木屑燃烧,然后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也产生气泡,同时纸屑和木屑均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纸屑的着火点高于木屑
B.该装置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C.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
D.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15、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扑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虽然固体质量减少,但这并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B.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的镁条质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二、填空题。
17、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衣物 B.酒精 C.报纸杂志 D.鞭炮
18、将质量为mg的蜡烛点燃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全部收集起来,称其质量为ng。结果(A)m=n(B)m>n(C)m<n。你认为哪一个结论正确,为什么? , 。
19、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请回答:
(1)生活中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灭部分细菌。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4)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原理是:通过氯气(Cl2)与亚氯酸钠(NaCl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和氯化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小明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发现热水中的
白磷熔化成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
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1)根据实验得出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写出两条)是 、 ;
(2)若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 。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事例:________(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作燃料,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_____,蒸馏水____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___填“先于”“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小实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选用的药品和称量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分析问题的原因是 ,应该使反应在 中进行才可使实验成功.
(2).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举一例)。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达标巩固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答案】D
2、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绢”原理,将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湿的滤纸(滤纸着火点为130 ℃)加热,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滤纸中心的温度,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在约20 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②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曲线③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烧不坏的手绢”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答案】C
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
A.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体逃生
【答案】B
4、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答案】A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答案】D
6、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为30℃时,打开活塞,观察现象,关闭活塞;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为45℃时,再次打开活塞,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酒精灯和烧杯之间要垫上陶土网
B.45℃时,对比打开活塞前后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要想使白磷容易燃烧,可以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D.对比30℃和45℃打开活塞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C
7、给患者注射时,医院常用75%的酒精为患者注射部位消毒。存放酒精的仓库应贴的安全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8、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答案】C
9、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10、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
C.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
D.热水的作用只有隔绝氧气
【答案】D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篝火晚会时,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C
12、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锥形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白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答案】D
13、书写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时,肯定用到的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A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先挤压右侧滴管,使液体A与固体D接触,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纸屑先于木屑燃烧,然后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也产生气泡,同时纸屑和木屑均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纸屑的着火点高于木屑
B.该装置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C.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
D.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答案】B
15、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扑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答案】C
1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虽然固体质量减少,但这并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B.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的镁条质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答案】B
二、填空题。
17、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衣物 B.酒精 C.报纸杂志 D.鞭炮
【答案】用水降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D
18、将质量为mg的蜡烛点燃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全部收集起来,称其质量为ng。结果(A)m=n(B)m>n(C)m<n。你认为哪一个结论正确,为什么? , 。
【答案】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总等于反应掉的蜡烛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19、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请回答:
(1)生活中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灭部分细菌。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4)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原理是:通过氯气(Cl2)与亚氯酸钠(NaCl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和氯化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混合物 肥皂水 煮沸 吸附 2:1 氢元素和氧元素 2NaClO2+Cl2═2ClO2+2NaCl
20、小明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发现热水中的
白磷熔化成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
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1)根据实验得出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写出两条)是 、 ;
(2)若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白色;固体;熔点低;(任意写出两条) (2)通入氧气。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事例:________(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作燃料,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离可燃物 ②④
【或隔绝空气 ①③;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⑤】
(2) 2C4H10+13O28CO2+10H2O
三、实验题。
22、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_____,蒸馏水____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___填“先于”“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答案】燃烧;不燃烧;着火点;先于;CO2密度比空气大;O2密度较大,上方O2含量较低;“小火燃烧”是因为与堆积的面粉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发生爆炸”是因为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比较剧烈,空气受热膨胀,发生爆炸
23、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小实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选用的药品和称量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分析问题的原因是 ,应该使反应在 中进行才可使实验成功.
(2).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举一例)。
【答案】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烧杯 密闭容器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制的氢气的质量为x t
2H2O2H2↑+O2↑
36 4
7.2t X
36:4=7.2t:X
X=0.8t
答:制的氢气的质量为0.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