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期末测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4分)
岐王宅里寻常见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君不见下渝州
(2)孔子感慨时光流逝,规劝大家珍惜光阴的句子是:
, 。(2分)
(3)《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宏伟气魄和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4分)
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
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寻一方(1)jìng mì( )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来到阿尔卑斯山,我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一个人(2)wēi bó( )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白求恩,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可贵的精神品质,让我不再(3)niān qīng pà zhòng( );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有一位堂堂的皇帝竟然光着身子参加游行大典,这是多么(4)hài rén tīng wén( )。阅读使我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怅然,心怀美好与高贵,奋然前行。
骇人听闻
拈轻怕重
微薄
静谧
A.喜出望外 B.各得其所 C.人迹罕至 D.咄咄逼人
3.小红在“新生教育月”活动后写了一篇周记,其中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3分)
B
解析:A.使用有误。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该成语和“活动中表现非常优秀”相矛盾。B.使用正确。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C.使用有误。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该成语和句意相反。D.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多指气势,也可以指眼神,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该成语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
.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B.赛事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绝非不是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去掉“不是”)
C.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把“营造”改为“打造”)
D.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将“显示”改为“展示”)
C
解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环境”。
5.【新题型】你们班级将开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综合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请你根据画线内容,补写下联。(2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中华民族应铭记过往,奋发图强,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道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当代青年要乘势而上,勇追潮流,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上联:铭记过往历史,中华民族走好伟大复兴道路
下联: .
勇追时代潮流,当代青年涵养自强不息气质。
.
.
.
(2)任务二: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勾践卧薪尝胆。
B.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章》
C.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C
解析:选项中的这两句诗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主题,不是自强不息。
(3)任务三:阅读《西游记》的片段,回答问题。(2分)
行者道:“我将扇子搧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 ”
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果怎生是好 ”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 ”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 ”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面对取经途中的困难,其余三人表现不一,显示了不同的个性心理:沙僧显得焦虑着急,猪八戒想 .
,唐僧则 。(每空填写4个字)
意志坚定
(畏惧困难)
逃避困难
(4)任务四:取经团队一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可以分为哪几类 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四种并列举一个相应的情节。(4分)
示例:①自然环境造成的劫难,如无法逾越的流沙河、火焰山;②社会环境造成的劫难,如比丘国奸臣当道,用小孩的心肝做药引;灭法国国王误信妖道谗言,灭佛崇道;③信任缺陷导致的劫难,如三打白骨精后悟空被遣回花果山,就是因为唐僧在八戒的唆使下怀疑悟空;真假美猴王也是唐僧对悟空不信任,被坏人钻了空子;④疏忽大意造成的劫难,如答应通天河老鼋的事却忘记,老鼋一气之下让唐僧师徒溺水了。
像狗一样
只
突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他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注释】①掘株:被掘起而放倒在一旁的树。
A
解析:A.正;B.表承接,并/表转折,却;C.前面/上前;D.顾及/回头看。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欲 饮 清 露 不 知 螳 螂 之 在 后 曲 其 颈 欲 攫 而 食 之 也
欲 饮 清 露 /不 知 螳 螂 之 在 后 /曲 其 颈 /欲 攫 而 食 之 也
10.请找出【甲】【乙】两文表示议论的句子,并谈谈两个故事写作结构上的共同点。(3分)(高阶思维)
【甲】的议论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1分)【乙】的议论句: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1分)共同点: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用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引人深思,给人启示。(1分)
【乙】【参考译文】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一边振翅叫着一边想喝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就在它身后。螳螂弯着脖子,想抓住蝉并吃了它。螳螂刚想吃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就在它身后,伸长脖子想要啄食它。黄雀刚想吃螳螂,却不知一个小孩拿着弹弓在榆树下,对着它想要弹射它。小孩刚想弹射黄雀,却不知前面有深坑,后面有一棵被掘起而放倒在一旁的树。这些鸟、虫和这个孩子都在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身后潜伏的祸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日报网2月14日电 北京冬奥会精彩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冰雪运动也在中国火了起来。美媒报道称,冰壶项目宜动宜静,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受到中国许多民间“冬奥选手”的喜爱。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冰壶是冬奥会上一项令人沉浸其中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努力让打磨光滑的圆形石头在冰面上滑动。
中国“民间冰壶”比赛中使用的物品,灵感就来自令人欲罢不能的在冰上滑动近20公斤石头的比赛。
正式比赛用壶取材自苏格兰一个偏远岛屿上开采的稀有花岗岩,由一家拥有170多年历史的公司完美打磨成形,一套冰壶售价通常约20万元人民币。
文章说,专业冰壶价格昂贵,促使中国观众发挥想象力,用水壶、炒锅、冰块,甚至是坐在塑料盆里的一只看上去不高兴的狗参加妙趣横生的比赛。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2年 02月15日)
【材料二】
文创产品是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文创产品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文创产品是符合“文化主题+创意转化+市场价值”三特点的物质化产品,而广义文创产品同样符合“文创产品”定义三特点,是任何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实体与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年9月 30日)
【材料三】
冰墩墩(Bing Dwen Dwen),是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举行。2019年9月17 日晚,冰墩墩正式亮相。
冰墩墩是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特点。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熊猫头部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色彩线条,像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充满未来科技感。
(来源:360百科,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文创产品实用性、艺术性显著提升,品类更加丰富。博物馆文创、高校文创、旅游文创、乡村文创等成为文化产业极富活力的有生力量。但也有不少文创产品的审美一言难尽,让人忍不住吐槽太丑了。文创产品是文化理念、美学观念和思想情感的载体。“冰墩墩”的火爆,让我们看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要厚植传统土壤,将创意与传统之美结合,还要考虑到当代流行的审美趋势。
从产品角度来看,首先,没有人抵挡得住可爱、胖嘟嘟、软乎乎的身体,“内八字”的设计不仅符合熊猫宝宝走路的姿势,招手的动作,而且身体是微微往前倾的,有点像宝宝站不稳的感觉,这样的设计显得更加萌化。其次,冰墩墩的火爆离不开视觉艺术,结合了大熊猫圆润憨厚的形象和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壳,这种“暖”与“冷”的结合更显和谐。最后,当产品被赋予故事,有了独特的形象,传播便如同瀑布一般倾泻蔓延。
(来源:《中国科学报》,有改动)
.
.
.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加点词“约”表推测,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严密。
B.根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的冰壶是独特的文创产品。
C.材料四中的加点词“出圈”的意思是越出常规或一定范围。
D.满足“文创产品”三特点的物质化产品和非物质的服务都是文创产品。
D
解析:原文是“广义文创产品同样符合‘文创产品’定义三特点,是任何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实体与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并非简单地理解为“满足‘文创产品’三特点的物质化产品和非物质的服务都是文创产品”。
12.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冰壶项目受到中国许多人的喜爱
13.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设计什么样的文创产品才能走红 (4分)
①要有文化主题+创意转化+市场价值的三特点;②要有一定的美好寓意;③要有实用性、艺术性,品类要丰富;④要厚植传统土壤,将创意与传统之美结合,还要考虑到当代流行的审美趋势。(一点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一场电影
李义文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 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 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 现在都时兴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⑨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干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
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电影放映前 ①
电影放映中 ②
电影散场后 ③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在圈子外转悠,看着人群嘿嘿地笑
不知所措地向来人道谢
15.分析文中画线处姐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4分)
(1)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姐姐听到父亲表明坚决支持自己读书的态度,(1分)内心十分感动,因此流泪。(1分)
(2)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姐姐目睹了父亲为供自己读书所付出的努力,(1分)因心疼父亲而流泪。(1分)
16.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①开篇点题,点明文章要讲述的内容是“放电影”。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探究“谁要放电影”以及“为什么要放电影”。③引出下文父亲与姐姐的争执和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情节发展做铺垫。④果断的语气体现出父亲坚定的性格,突出了父亲内心的骄傲和对女儿的疼爱。(每点1分)
17.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 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 说说你的理由。(5分)(高阶思维)
原因:①在当时,看电影是一种时兴的庆祝方式,是仪式感的体现。②姐姐考上大学,父亲为她感到无比自豪,放电影体现出父亲对姐姐的重视。③父亲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分享自己的喜悦,让大家都能看到姐姐的优秀。(每点1分)
示例一:赞同。理由:这是父亲对女儿爱的体现,父亲辛勤劳作,终于把女儿供上了大学,这种富有仪式感的庆祝方式也是对父亲付出的肯定。 示例二:不赞同。理由: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小说中的家庭并不富裕,在这种条件下,不必破费铺张,可以把钱拿去做更有实际意义的事。(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里唱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少年的你,心怀梦想,憧憬未来,因此,你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执着追求,开启未来。
略
请以“给×××的一封信”为题目,以“我正开启未来”为话题,给老师、亲友、同学……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谈感悟。
要求:①明确收信人×××,将题目“给×××的一封信”补充完整;②统一以“小海”为写信人,不得泄露考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③不少于500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