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节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课时练习(新版)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邵阳期末)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一份充分煅烧,它们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
A.一样多 B.充分煅烧生成的CO2多
C.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 D.很难确定
2.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CO2和O2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的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2018·沂水模拟)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6.实验室选择下列药品制取气体,不合理的是 (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大理石和浓硫酸制二氧化碳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7.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二、综合题
8.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使 效应加剧。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 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
9.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先应该检查装置的 ,然后再添加药品。
(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方法是 。
10.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是 。
1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用上述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12.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 (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在装置④中盛放 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3.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A) ,B) ,C) ,D)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 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 (填字母)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或D
CO2 和稀 常温 或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 加热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因为碳酸钙的质量相等,由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也相等.由两个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 CaO+CO2↑可以看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也相等,由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两份二氧化碳的质量也相等.
答案:A.
【分析】两分质量相同的碳酸钙,含有的碳酸根的质量相等;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得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含有氧分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含有氧分子;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C、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97克/升,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升。
【分析】一是理解气体(除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三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一是不能使用碳酸钠粉末,会使反应速率过快;二是不能使用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三是不能选用稀硫酸,生成分硫酸根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块状固体药品用镊子夹取;
B、不能把鼻孔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这样容易引起中毒,应离瓶口一端距离,用手轻轻扇动,闻药品的气味;
C、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用稀盐酸,稀硫酸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B、根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分析;
C、根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符合题意;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进行分析;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实验室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用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D、实验室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C、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制取二氧化碳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防止集气瓶口;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B、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分析回答;
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正放。
8.【答案】(1)21%;温室
(2)H2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小题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数目不变可以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一是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二是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二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
9.【答案】(1)分液漏斗
(2)气密性
(3)D
(4)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小题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题2:气体制取中,当组装好仪器后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题3:收集密度空气大的气体要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择装置:D
小题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二氧化碳密度 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由于不支持燃烧,故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小题2:根据气体制取一般的实验步骤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小题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验满的方法分析回答。
10.【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加剧温室效应
(3)植树造林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小题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 来源主要是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包括动植物遗体的腐烂等;
小题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导或加剧致温室效应;
小题三: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可以通过尽量少的使用化石燃料,多开发新能源,同时也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分析】一是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在自然界的循环分析回答;二是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二氧化碳影响份方法分析回答。
11.【答案】(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a、f、e、c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小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小题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先干燥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选用装置f,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f、e、c
小题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小题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干燥气体时气流方向是“长进短出”来分析;
小题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确定验满的方法。
12.【答案】(1)酒精灯
(2)2KClO3 2KCl+3O2↑;b;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稀盐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浓硫酸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小题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酒精灯;
小题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要从b端通入氧气;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引起 的炸裂;
小题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由于③中有一个多孔的隔板,故关闭止水夹后,稀盐酸被压回长颈漏斗,与隔板是的大理石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在装置④中盛放干燥剂干燥二氧化碳, 但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浓硫酸;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
小题2:根据实验室制取的氧气的原理、收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 实验装置和收集装置分析,同时要考虑干燥剂和被干燥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13.【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
(2)A;O2;大理石;HCl;C;D;B
(3)B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即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小题2:1、氯酸钾制取氧气,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属于固固加热型,故发生装置选择:A;2、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的是氧气: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HC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C或D;实验室制取氮气用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B;
小题3:A、使用分液漏斗不需要液封;
B、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液封,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逸散;
C、分液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关闭阀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水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水会倒流进导管口一段距离,则说明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用弹簧夹夹紧,往长颈漏斗缓慢加水,水在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的水位不会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
【分析】小题1:一是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书写方程式;
小题2: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二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方法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不同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确定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1 / 1鲁教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节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课时练习(新版)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邵阳期末)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一份充分煅烧,它们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
A.一样多 B.充分煅烧生成的CO2多
C.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 D.很难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因为碳酸钙的质量相等,由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也相等.由两个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 CaO+CO2↑可以看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也相等,由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两份二氧化碳的质量也相等.
答案:A.
【分析】两分质量相同的碳酸钙,含有的碳酸根的质量相等;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得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CO2和O2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的大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含有氧分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含有氧分子;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C、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97克/升,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升。
【分析】一是理解气体(除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三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一是不能使用碳酸钠粉末,会使反应速率过快;二是不能使用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三是不能选用稀硫酸,生成分硫酸根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块状固体药品用镊子夹取;
B、不能把鼻孔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这样容易引起中毒,应离瓶口一端距离,用手轻轻扇动,闻药品的气味;
C、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选用稀盐酸,稀硫酸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B、根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分析;
C、根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5.(2018·沂水模拟)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符合题意;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进行分析;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进行分析。
6.实验室选择下列药品制取气体,不合理的是 (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大理石和浓硫酸制二氧化碳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实验室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用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D、实验室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回答。
7.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C、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制取二氧化碳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防止集气瓶口;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B、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分析回答;
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正放。
二、综合题
8.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使 效应加剧。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 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21%;温室
(2)H2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小题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数目不变可以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一是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二是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二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
9.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先应该检查装置的 ,然后再添加药品。
(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方法是 。
【答案】(1)分液漏斗
(2)气密性
(3)D
(4)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小题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题2:气体制取中,当组装好仪器后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题3:收集密度空气大的气体要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择装置:D
小题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二氧化碳密度 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由于不支持燃烧,故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小题2:根据气体制取一般的实验步骤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小题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验满的方法分析回答。
10.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是 。
【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加剧温室效应
(3)植树造林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小题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 来源主要是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包括动植物遗体的腐烂等;
小题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导或加剧致温室效应;
小题三: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可以通过尽量少的使用化石燃料,多开发新能源,同时也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分析】一是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在自然界的循环分析回答;二是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二氧化碳影响份方法分析回答。
1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用上述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答案】(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a、f、e、c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小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小题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先干燥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选用装置f,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f、e、c
小题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小题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干燥气体时气流方向是“长进短出”来分析;
小题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确定验满的方法。
12.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 (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在装置④中盛放 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1)酒精灯
(2)2KClO3 2KCl+3O2↑;b;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稀盐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浓硫酸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小题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酒精灯;
小题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要从b端通入氧气;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引起 的炸裂;
小题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由于③中有一个多孔的隔板,故关闭止水夹后,稀盐酸被压回长颈漏斗,与隔板是的大理石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在装置④中盛放干燥剂干燥二氧化碳, 但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浓硫酸;
【分析】小题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
小题2:根据实验室制取的氧气的原理、收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 实验装置和收集装置分析,同时要考虑干燥剂和被干燥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13.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A) ,B) ,C) ,D)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 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 (填字母)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或D
CO2 和稀 常温 或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 加热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
(2)A;O2;大理石;HCl;C;D;B
(3)B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小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即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小题2:1、氯酸钾制取氧气,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属于固固加热型,故发生装置选择:A;2、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的是氧气: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HC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C或D;实验室制取氮气用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B;
小题3:A、使用分液漏斗不需要液封;
B、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液封,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逸散;
C、分液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关闭阀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水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水会倒流进导管口一段距离,则说明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用弹簧夹夹紧,往长颈漏斗缓慢加水,水在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的水位不会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
【分析】小题1:一是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书写方程式;
小题2: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二是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方法分析回答;
小题3:根据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不同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确定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