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19:11:52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任务一:发现主题,比较不同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主学习单
王昌龄(公元698年—757年)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擅长七言绝句,其七绝与李白齐名,有“七绝圣手”之称。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毕生力主抗金,盼望收复失地。创作诗歌今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任务二:古诗解码,明晰方法
活动一: 诵读品诗韵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评价标准:
1.正确流利 2.声音洪亮
3.读出节奏 4.读出韵味
任务二:古诗解码,明晰方法
活动二: 品读浸场景
学习提示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和同桌说一说。
2.找出最触动你的字或词,品读体会。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评价标准:
1.能讲清楚诗意
2.抓住关键字词
3.能谈出感受
4.声音洪亮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山月》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朝中期70年间战争数量达到228次
战士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战争有36次
战士人数1万人以下的战争有110次
唐朝的对外战争
与突厥的战争共4次,历时100多年
与奚契丹的战争共9次,历时100多年
与回纥的战争共3次,历时71年
与突骑施的战争共2次,历时9年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活动三: 联读悟诗情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任务三:聚类集群,迁移应用
总结学法:
品读 浸场景
联读 悟诗情
诵读 品诗韵
任务三:聚类集群,迁移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
1.诵读品诗韵:
读准古诗,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品读浸场景: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找出最触动你的字词,品读谈体会。
3.联读悟诗情:
你会联想到哪首诗?
展示评价标准:
1.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能借助注释讲清诗意。
3.能抓关键字词,谈出感受。4.声音洪亮。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的手法表现北方河山的壮丽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宋王朝偏居一方,不想收复失地,那些被金兵统治地区的百姓沦为了亡国奴,被当成奴隶,被任意打骂,粮食钱财被肆意搜刮,受尽凌辱,遭受歧视,百姓因生活所迫卖儿卖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宋史》记载:“赋敛烦苛,民不聊生。”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们日日流泪,不断呼喊着“
!”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本诗作于公元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已罢官回山阴四年。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陆游作此诗时,中原地区沦陷已经整整65年了。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小立志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
hé guān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梦中不忘
病中犹记
被贬仍盼
临死叮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任务四:对比鉴赏,串联思辨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主题: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搜集、整理不同时代的爱国诗词,积累鉴赏,感受诗词的表达手法,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方法指导:
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归类整理。如:表格、思维导图等。
实践活动
推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