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19 11:02:55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观察如1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2.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   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m/s。
3.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   。
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2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 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
5.(2015八上·深圳期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
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相同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7.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5m/s B.10m/s
C.15m/s D.20 m/s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
A.甲先到达B点
B.乙先到达B点
C.两人同时到达B点
D.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二、实验探究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 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填“大、小”)
10.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5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11.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两船在离北岸800m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m处迎面相会。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0.1;71.1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答表盘上的一个大格子所表示的时间是1s,一个大格子又被分为10个小格子,即一个小格子所表示的时间是0,1s;小表盘的指针偏过1min,即小表盘的指针所示的时间为1min=60s,大表盘的指针所指示的时间为11.1s,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小表盘和大表盘所示的时间之和,即71.1s。
故答案为:0.1;71.1。
【分析】根据大表盘上提供的信息分析每一个格子所代表的时间大小;分别读出小表盘和大表盘上指针所显示的时间后求解。
2.【答案】4;4.44;4.25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同学前5min行驶了1200m,此段的平均速度为:
v1=═4m/s;
(2)该同学用0.5 h行驶了8 km,此段的平均速度:v2==4.44m/s;
(3)该同学全程通过路程:S=1200m+8000m+1000m=10200m,所用的时间:t=300s+1800s+300s=24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4.25m/s.
故答案为:4;4.44;4.25.
【分析】(1)、(2)v=求解;(3)先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再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3.【答案】14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刹车前和刹车后的路程之和,s=s前+s后=vt+52 m=30m/s×0.6s+52m=70m,t=t前+t后=0.6 s+4.4s=5s,v==14s.
故答案为:14.
【分析】先把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过程中汽车走过的总路程和总时间求出,再根据v=求解。
4.【答案】48;1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经过A处的时间是7h;到达B处时,时间是7h48min,所以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t=7h48min-7h=48min;
由图可知,从A处到B处的路程:
从A处到B处的路程:s=120km-40km=80km,
v===100km/h.
故答案为:48;100.
【分析】根据汽车经过A、B两点的时间求解;先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再根据v=求解。
5.【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 ;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因此选项A、B、D都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特点的理解,对于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6.【答案】C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甲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路程不变,是静止的图像;乙图提供的信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丙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丁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逐渐增大,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分析每个图中的物理量的关系,得出每个图所反映的运动状态后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1m/s=3.6km/h,所以72km/h=m/s=20m/s;
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
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和汽车运动的时间相同,自行车的速度v==5m/s.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选项中速度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求出自行车在30s内通过的距离,最后根据v=求解。
8.【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和为s,即s=v1×+v2×=(v1+v2)t,t=,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t-t'=-=()s<0,所以t<t'。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求出甲、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然后比较甲、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的大小。
9.【答案】(1)
(2)小
(3)5.00;1;0.0333
(4)大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
(2)若斜面坡度较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较短,计时较困难,误差较大,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由图知,sAB=10.00cm-5.00cm=5.00cm,tBC=15:35:23-15:35:22=1s,vAC==3.33cm/s=0.033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2)小;(3)5.00;1;0.0333;(4)大.
【分析】(1)分别测出s、t代入v=求出v;(2)根据斜面的坡度越大时下车运动越快,所用的时间越短;(3)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和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A、B间的距离;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读出所用的时间;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分别读出AC间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v=求解;(4)先分析所测时间是偏大还是偏小的,再根据v=分析。
10.【答案】18分钟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5所示的标志牌可知,从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到机场的距离为30km,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
,由v=得t==0.3h=0.3×60min=18min.
故答案为:18分钟。
【分析】先从图上读出从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到机场的距离和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再根据v=的变形式t=求解。
11.【答案】1800米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两船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t1,总时间是t,由题意可知,当两船第一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路程之和为湖宽s,此时从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800米;两船第二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总路程之和是3s,从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s+600)米.……①;
当两船第一次相会时,从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s-800米;两船第二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总路程之和是3s,从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2s-600)米.……②
①②联立求解s=1800m.
故答案为:1800m.
【分析】先分析两船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的距离和时间,然后根据v=的变形式t=列出两船的第一次和全程的时间比求解。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观察如1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答案】0.1;71.1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答表盘上的一个大格子所表示的时间是1s,一个大格子又被分为10个小格子,即一个小格子所表示的时间是0,1s;小表盘的指针偏过1min,即小表盘的指针所示的时间为1min=60s,大表盘的指针所指示的时间为11.1s,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小表盘和大表盘所示的时间之和,即71.1s。
故答案为:0.1;71.1。
【分析】根据大表盘上提供的信息分析每一个格子所代表的时间大小;分别读出小表盘和大表盘上指针所显示的时间后求解。
2.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   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4;4.44;4.25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同学前5min行驶了1200m,此段的平均速度为:
v1=═4m/s;
(2)该同学用0.5 h行驶了8 km,此段的平均速度:v2==4.44m/s;
(3)该同学全程通过路程:S=1200m+8000m+1000m=10200m,所用的时间:t=300s+1800s+300s=24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4.25m/s.
故答案为:4;4.44;4.25.
【分析】(1)、(2)v=求解;(3)先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再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3.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   。
【答案】14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刹车前和刹车后的路程之和,s=s前+s后=vt+52 m=30m/s×0.6s+52m=70m,t=t前+t后=0.6 s+4.4s=5s,v==14s.
故答案为:14.
【分析】先把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过程中汽车走过的总路程和总时间求出,再根据v=求解。
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2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 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
【答案】48;1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经过A处的时间是7h;到达B处时,时间是7h48min,所以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t=7h48min-7h=48min;
由图可知,从A处到B处的路程:
从A处到B处的路程:s=120km-40km=80km,
v===100km/h.
故答案为:48;100.
【分析】根据汽车经过A、B两点的时间求解;先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再根据v=求解。
5.(2015八上·深圳期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
【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 ;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因此选项A、B、D都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特点的理解,对于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相同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答案】C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甲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路程不变,是静止的图像;乙图提供的信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丙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丁图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逐渐增大,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分析每个图中的物理量的关系,得出每个图所反映的运动状态后得出答案。
7.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5m/s B.10m/s
C.15m/s D.20 m/s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1m/s=3.6km/h,所以72km/h=m/s=20m/s;
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
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和汽车运动的时间相同,自行车的速度v==5m/s.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选项中速度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求出自行车在30s内通过的距离,最后根据v=求解。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
A.甲先到达B点
B.乙先到达B点
C.两人同时到达B点
D.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和为s,即s=v1×+v2×=(v1+v2)t,t=,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为t'==;t-t'=-=()s<0,所以t<t'。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求出甲、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然后比较甲、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时间的大小。
二、实验探究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 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填“大、小”)
【答案】(1)
(2)小
(3)5.00;1;0.0333
(4)大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
(2)若斜面坡度较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较短,计时较困难,误差较大,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由图知,sAB=10.00cm-5.00cm=5.00cm,tBC=15:35:23-15:35:22=1s,vAC==3.33cm/s=0.033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2)小;(3)5.00;1;0.0333;(4)大.
【分析】(1)分别测出s、t代入v=求出v;(2)根据斜面的坡度越大时下车运动越快,所用的时间越短;(3)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和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A、B间的距离;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读出所用的时间;根据图上所显示的信息分别读出AC间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v=求解;(4)先分析所测时间是偏大还是偏小的,再根据v=分析。
10.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5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答案】18分钟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5所示的标志牌可知,从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到机场的距离为30km,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h,
,由v=得t==0.3h=0.3×60min=18min.
故答案为:18分钟。
【分析】先从图上读出从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到机场的距离和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再根据v=的变形式t=求解。
11.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两船在离北岸800m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m处迎面相会。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
【答案】1800米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两船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t1,总时间是t,由题意可知,当两船第一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路程之和为湖宽s,此时从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800米;两船第二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总路程之和是3s,从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s+600)米.……①;
当两船第一次相会时,从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s-800米;两船第二次相会时,两船通过的总路程之和是3s,从南岸出发的船通过的路程为(2s-600)米.……②
①②联立求解s=1800m.
故答案为:1800m.
【分析】先分析两船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的距离和时间,然后根据v=的变形式t=列出两船的第一次和全程的时间比求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