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4 11: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选必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有哪些文化?
文化之间
如何交流?
如何传承
与保护?
单元分析
——明确单元主题
时期 战争主体 战争类型 代表
古代史 农耕文明 借口宗教的扩张 十字军东征(未涉及)
扩张 亚历山大远征
阶级斗争 马卡比起义、奴隶/农民起义
游牧民族 迁徙扩张 蒙古西征
近现代史 资产阶级与旧阶级 革命与斗争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
殖民者 与 被殖民者 殖民战争 殖民掠夺、殖民统治战争
利益分配战争(一战)
民族民主运动 美洲独立斗争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法西斯国家与 反法西斯国家 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无产阶级与 其他反动势力 早期工人运动 早期工人运动(未涉及)
革命与斗争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未涉及)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公元前334年
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1)时间:
(2)过程:
(4)分裂:
(3)统治方式: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
思考2:你认为亚历山大远征会对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思考1:分裂的原因?
(二)影响
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
波斯波利斯
遭到劫掠
破坏性
特点:具有侵略性质
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②被征服地区人口遭到奴役、屠杀,城市遭到劫掠、烧毁。
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积极性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②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加强了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与发展。
③“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BC359
BC336
BC334
BC324
BC323
BC301
BC30
腓力二世当政改革
确立希腊霸主地位
腓力二世去世,
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
亚历山大十年东征,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染疟疾去世
各地纷争,
拥兵自立
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
马其顿王国
托勒密埃及
被罗马征服
思考:亚历山大帝国真正统一的时间仅有10年,何以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并能延续300年?
“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斯皮瓦格尔著《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希腊化时代 300年
(二)希腊化时代(“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亚历山大远征军主要由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雇佣兵组成,亚历山大在东方的远征中至少留下了36000名希腊雇佣兵,让他们在各处定居下来。他们都是希腊文明的载体。东征中海油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测绘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他们与当地人交流来往,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
—— 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载《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根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远征军的人员构成的特点。
来源:主要来自马其顿和希腊 职业:涉及各个文化领域
根据材料,分析这样的特点对文化的影响。
他们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同时也吸收学习东方文化,使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交融冲撞。
思考:亚历山大帝国真正统一的时间仅有10年,何以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并能延续300年?
(一)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实施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根本目的:①为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帝国稳定。②为赢得当地人们的好感与支持,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③展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需要。
影响:
①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与管理,维护帝国的稳定。
②打破了民族界限,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一场空前的集体婚礼
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仍旧非常困难 ……回到苏撒,为进一步笼络被征服者,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由他主持让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贵族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英]J.M.罗伯茨 O.A.维斯塔德 著 陈恒 贾斐等译《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
二、一场空前的集体婚礼
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仍旧非常困难 ……回到苏撒,为进一步笼络被征服者,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由他主持让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贵族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英]J.M.罗伯茨 O.A.维斯塔德 著 陈恒 贾斐等译《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
根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此举的目的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结合教材P62 内容,简述亚历山大为加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1.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2.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
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 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教材P62页亚历山大的统治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三、一批新兴的城市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城市。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公元前275年的希腊化世界
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三、一批新兴的城市
阿伊哈努姆古城的建筑布局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选必二P57)
根据示意图,分析两座古城布局的相同点,并结合书本知识说明阿伊哈努姆布局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特点: 该城具有明显的希腊式城市特征。
原因: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作为殖民者,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P62
影响: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背景(方式):
①亚历山大远征,帝国的建立,政局的逐渐稳定: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②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亚历山大统治期间,统治者提倡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
③种族(民族)的融合:落后种族常会主动接受先进种族的文化(文明),但落后种族文化的多元、丰富性,也会影响到先进种族的文化;
④文化中心东移.
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地区被称为“希腊化世界”。
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
主要表现:
《选择性必修三》: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作为殖民者,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
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城位于尼罗河河口,由亚历山大规划修建。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 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另外,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如过去一样,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探究学习】亚历山大及其继任者统治时期,近中东地区迎来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交流,史称“希腊化时代”,结合材料,概括希腊化世界的文化面貌。
①民族交融
②生活方式改变
③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④公学兴盛
⑤文化交流,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⑦广大乡村的普通民众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⑥西亚、北非文化依旧有重要影响
希腊化时代文化融合交流的表现
一、希腊化的各统治阶级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各国的统治阶级;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上层居民不同程度接受希腊文化,部分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二、东西方文化交流
希腊语在许多地方被做为官方语言而得到推广;
建造希腊风格的城市,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主要表现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推行希腊化政策,向当地的犹太人征收重税,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以灵活的战术与塞琉古周旋,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罗马结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教文化继续发展。
【问题探究】马卡比起义反映了什么问题?
文化间的冲突
希腊化文化的影响有限,广大乡村延续固有文化。
①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③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④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⑤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希腊化时代文化融合交流的特点:
希腊化时代文化融合交流的影响:
①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荷马史诗》、《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地球周长、医学等)
②基督教的形成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最终逐渐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一)时空定位
1.西征概况
时间:
13世纪上半叶
空间:
三次西征、“四大汗国”
①1219年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②1235年,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③1253年,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拔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 李 强
自然条件恶劣
雄才大略的人物
东西无强国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是:诸国纷争, 东西方交通受阻。
(1)中国正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
(2)花刺子模帝国内讧不己
(3)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4)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5)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二)蒙古帝国扩展的原因
(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3)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色目人)
(1)对政治版图来说 (形成了四大汗国)
P64思考点: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中国:
大量色目入进入中国,促进了多民族交融;
西征过程中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对西方世界: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中国的发明传入西方; 加强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也引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三)西征影响
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课堂探究】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 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四 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材料五 《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气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P65 查阅资料,了解上述观点有何历史依据。
(1)蒙古帝国的建立一定程度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技术和商业的发展。
(2)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改变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组织。
(3)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大陆内部的民族分布产生了一定变化,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
(4)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建立,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基督教的再度东传正是这种交流的重要表现,随着征服地区的不断扩大,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战争
东西方交流
农耕文明的扩张:亚历山大东征
游牧世界的冲击:蒙古西征
希腊化时代
【课堂小结】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两位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大批移民由西向东迁,进人中国中原地区) ;亚欧内陆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各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改变。
民族交融;生活方式改变;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公学兴盛;文化交流,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西亚、北非文化依旧有重要影响;广大乡村的普通民众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文 化 交 锋
尽管战争带来的文化交流可能极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我们要清楚,文化的交流也有和平的方式。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续,文化交流仅是客观上的结果之一。而这样的文化交流,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
战争主体 战争类型 代表
农耕文明 借口宗教的扩张 十字军东征(未涉及)
扩张 亚历山大远征
阶级斗争 马卡比起义、奴隶/农民起义……
游牧民族 迁徙扩张 蒙古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