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13: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4 延安, 我把你追 寻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第一课 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延、昔”等 6 个生字。 2.查阅资料,了解诗中所说的“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 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等具体事物的 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延安精神。
学习重难点 理解“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 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等具体事物的含义,领悟什么是延 安精神。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现代新诗,距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 较困难, 授课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补充相关资料(图片、视频、 文本故事),辅助学生理解诗歌。
教学辅助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35 年 10 月, 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 13 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播放一
组老照片,带领学生了解一下抗战时期的延安)。
照片中是在陕北的毛主席与朱德 照片中朱总司令正在视察南泥湾。 延安军民正在观看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场景 贺龙(左一)、彭真(中)、任弼时(左 三)看望患病的关向应。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歌,来感受一下延安的魅力。
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默读课文,回答清单上的问题?(过渡)
二、识读生字词
【教师活动】
1.让学生阅读诗歌,圈画重点生字词;
延 昔 茅 炕 旦 媚
2.课件展示重点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图片展示,使学生对不熟悉的事
物更直观地了解。)
“镢头”“窑洞 ”“土炕 ”
3.给学生一定时间默读后,指名让学生朗读诗歌,指导朗读节奏。(引导学生发
现,基本上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例如光、阳、香、场、琅、炕、
响、梁、煌、翔、想、阳都有 ang 音。第三小节中本是“琳琅满目 ”,为了押韵
改为“满目琳琅 ”。所以,现代诗读起来也非常优美动听。)
追寻你,延河丁冬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
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
) (
,实际上是讲毛主
) (
梨花的清香
) (
花时发出清香。讲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三、品读诗歌,理解延安精神
【教师活动】
1.分小节,找学生分别朗读诗歌。通过连线题,概括诗歌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概括北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
第一小节
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
) (
第三四小节
追寻延安的光荣历史
)第二小节 作者回延安的愉悦心情
第五六小节 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2.介绍第二小节诗歌中作者追寻的对象——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引导
学生感悟这些事物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
(
革命岁月。
) (
“枣园梨
) 枣园在延 花的清香”。 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千米,曾是党中央
(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
)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在这里
南泥湾开荒 著名的歌 的镢头”。 曲《南泥湾》就是歌颂 359 旅的。讲“开
作者追寻的延安, 其实就是延安精神, 诗歌第二小节的每一处事物都代表一 种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团结一 心……作者用“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
地方,表达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呼唤。
四、合作探究,解读当代延安精神
【教师活动】请学生朗读第三到第六小节,小组讨论回答下面问题。
1. 针对“老牛破车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两种事物, 我们的态度有什么
不同?
2. 为什么在“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的今天,我们仍旧需要去追寻延安精
神呢?(老师要展示新世纪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说明延续延安精神的意义)
3. 诗歌第六小节连用六个“追寻 ”有什么作用?(强调要将延安精神继续延续
下去,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 是延安精神的持续作用, 我们不
应该也不能忘却延安精神。有了延安精神,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才有希望。
六、作业布置(见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