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小桃树经历的句子,梳理小桃树的遭遇;
2. 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特殊感情;
3. 比较小桃树与“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小桃树经历的句子,梳理小桃树的遭遇;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
比较小桃树与“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赏析法、归纳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浏览文章,看看这篇文章由哪些内容组成?
明确:课文,旁批,阅读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要试着用旁批和阅读提示来学习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设计意图:以课型特点导入,引导学生利用旁批和阅读提示来学习文章。)
二、“初识”小桃树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题目叫做《一棵小桃树》,你有想问的问题吗?
预设: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它经历了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按照例句梳理小桃树的遭遇。(提示:文章多次出现“我的小桃树”)
例:这是一棵蓄着我的梦的小桃树
预设:
这是一棵蓄着我的梦却被我忘却的小桃树(3)
这是一棵被我忘却却从土里长出来的小桃树(4)
这是一棵被人遗忘却默默长出来的小桃树(5)
这是一棵样子极猥琐却让我十分高兴的小桃树(6)
这是一棵我深爱却遗忘了的小桃树(7)
这是一棵被猪拱了却努力支撑的小桃树(8)
这是一棵长得弱小却花全开了的小桃树(9)
这是一棵花开得又淡又白却笑着的小桃树(9)
这是一棵历经风雨却努力抗争的小桃树(13)
这是一棵梦的精灵的小桃树(14)
“我的小桃树”贯穿文章始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题目入手,解读题目,同时了解文章内容。“我的小桃树”在文中多次出现,每一次作者说“我的小桃树”,都会关联小桃树的经历和作者的情感,把这句话当做文章的线索来梳理小桃树的经历。)
三、“读懂”小桃树
作者开篇就说“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想写下的字,其实是对小桃树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无独有偶,课文第一个和第五个旁批都提到了情感,作者如果想为小桃树写下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他会写什么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预设:
爱——(1)我却无论如何不能氨水,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我爱小桃树,它为我蓄梦
(2)我却不大相信,执着的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爱它为我实现梦
(3)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小桃树身上寄予着我的幸福
过渡语:作者除了爱,还有什么?一起读读课文第二个旁批,看看他还会写下什么。
怜——(1)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怜惜小桃树发芽的“弱态”
(2)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怜惜小桃树不被人关心的命运
(3)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怜惜花瓣的单薄
(4)水质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怜惜它受不住风雨
过渡语:齐读第三个旁批——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作者对小桃树还有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愧——(1)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因忘记它而愧疚
(2)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呢?——因忘记它而愧疚
明确:作者在开篇说“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作者对小桃树,有热爱,有怜惜,还有忏悔,这样的感情复杂而深刻。作者缘何有这样深刻而又特殊的感情呢,
(设计意图:课文开篇第一句话是本环节学习的切入点,旁批是学习的佐证资料,明确作者的情感意图,与第一段中的“爱怜”“愧疚”相照应。)
四、“比较”小桃树
我为什么会对这样一棵平淡无奇的小桃树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呢?小桃树与我有什么关系?试着在文章中理一理我的成长经历。
预设:“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
“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明确:
作者写小桃树,小桃树的成长历尽坎坷,被忘却,被忽略,被猪拱,风吹雨打;也穿插了对作者经历的描述,“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从小有梦想,但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天真,“我”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但看到风雨中坚强的小桃树,我也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因此,小桃树与“我”之间,小桃树是从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这就是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托物言志”手法是本文的难点,利用比较法来突破,在已经了解小桃树经历的基础上,抓住“我”的成长经历,比较之中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五、“表白”小桃树
如果你是小桃树,你会对“我”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让我们听一听小桃树的心声。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典范。)
六、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初识——读懂——比较——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