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3、品读诗歌,体会叠词的作用;通过意象感知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4、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点: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诗歌,体会叠词的作用;通过意象感知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多媒体 诵读、 启发式教学法设 、 合作探究、归纳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1. 请同学们齐诵《如梦令》。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写的是李清照闺中少女时期闲适和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名作《声声慢》,看这首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心境?
二、诵读诗词,感知愁情。
1、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教师正音正字。(引领学生疏通词的大意)
2、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问题1:本词抒发了哪种情感?(像《如梦令》一样快乐吗?)
明确:愁
3、解愁情:问题2:词人愁什么呢?
知识链接: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请同学们自读,讨论概括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教师点拨: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再加上再嫁、离异到入狱,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人之愁包括: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孀居之悲。
3、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词,感受诗人愁绪。(感情要充沛,声音要深沉、低缓)
三、深入探究,理解愁情
1、再读诗歌,回答:
问题3:这首词是怎么写愁的?用了哪些抒情方式?
明确: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问题4:请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问题5: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体会叠词的作用。
(1)开头十四个叠词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
明确:从动作、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极有层次地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
起到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作用,在结构上统领全词,构成全词的骨架。
(2)叠词的作用:(不用叠词的效果)
形式上,节奏感、音乐美;内容上,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奠定全词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4、合作探究:问题6:词人选取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绪
明确:“淡酒、晚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
(1)淡酒 —— 愁的象征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行路难》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题6:为何说是“淡酒”?
明确:并非酒淡,而是愁浓愁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2)晚风(秋风)——清冷凄凉,渲染愁情
①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3)大雁——象征思乡念亲、离愁别恨。
①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鸿雁指代书信)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问题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雁”是词人与丈夫传递信息的使者,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②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怀乡之思”。作者借“雁”来表达自己的故(乡)国之思和丧夫之痛。
(4)黄花——菊花 比喻自己憔悴的容颜,写出晚境的凄凉孤苦。
菊花憔悴不堪——比喻自己容颜衰老
问题8:如何理解“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无人与共摘
(5)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6)雨——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结:
这些意象都具有凄凉、哀伤、愁苦的象征意义,每一个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这位命运多舛的女词人,就是借些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了冷清凄凉、悲伤哀婉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种种愁绪,并且,她觉得,这还不够,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齐读这一句)这也是本词的主旨。
四、概括主旨:
1、主旨的格式:
2、全词的主旨:词人通过描写在深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
五、总结作业,致敬愁情
请学生带有感情的再次齐读《声声慢》,在诵读中感受李清照的凄惨哀伤之情,向这位坚强而又伟大的女词人致敬。
六、布置作业:
1、比较李清照前期作品《醉花阴》和《声声慢》的愁情有何不同?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特点。
2、选择本词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学短评。(不少于500字)
3、课后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七、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直抒胸臆
丧夫之痛 愁 (叠词)
流离之苦 借景抒情
孀居之悲 (意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