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4 15:19:31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三期中检测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审题人:青松梁凤静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商朝前期的许多军事征战,往往要征集本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参与。自商王康丁以
后,常备军的数量大增,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的记载日趋减少。以上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方国离心倾向加强
B.商朝政治势力逐渐扩展
C.国家机器逐渐完备
D.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
2.右图为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交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由此推知唐朝
()
A.建立以道为中心的监察体系
B.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C.租庸调制助增政府财政收人
D,私营手工业的铸币技术高超
3.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
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种导向。宋太祖重用文士的根本
出发点在于
(0)
A.崇文抑武重建政治秩序
B.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
C.推动科举取土制度发展
D.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4下表是部分学者关于明代海外白银流人量的估算,由此可推知当时
日本
流入中国的数量总计
估算学者
美洲
5800万两
约1.13亿两
全汉昇
5500万两
约2.95亿两
李隆生
1.25亿两
1.7亿两
2亿两
约3.3亿两
王裕果
1.3亿两
7500吨
约5.4亿两
万明
12620吨
B.推动了政府赋税征收白银
A.闭关政策未能发挥作用
D.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C.海外贸易税额逐年增加
5.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
迟早要爆发成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
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
(
决。”这一言论旨在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净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味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6.右图是1900年前后义和团团民所散发的揭帖漫画。画面上,身着官服的监斩官一声令下,弓
箭手向被缚的猪身上射满了箭,刀斧手也欧掉了一堆羊头。作品利用谐音艺术,“猪”者,
“主”也,“羊”者,“洋”也。漫画所述现象主要反映当时
A.朝廷则杀团民
B.团民想象丰富
C.民族矛盾尖锐
D.清朝实施新政
7.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平和主义”外交政策,明确宜布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
债”、“所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继承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B.急于建立中华民国
C.获得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
8.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
()
A.切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
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C推动社会变革持久发展
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
9.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
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
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列强已经转变为平等对待中国的态度
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
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2023一2024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三期中检测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2
3
4
5
7
8
答案
C
C
A
B
B
C
D
A
题号
9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D
A
D
B
A
C
D
1.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商朝的军事力量由临时征集族众到国家逐渐建立了常备军,
说明国家机器逐渐完备,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方国脱离商王朝中央的信息,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商朝的政治势力的扩展,且与本题主要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原始民主传
统受到破坏”涉及国家大事的决策方式,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
2.C【解析】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唐朝依靠租庸调制征收赋税,租庸调制有助于稳
定政府财政收入,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租庸调制,并未涉及唐朝的监察体系,排除A项:
明朝时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排除B项:材料中银饼由地方官府折纳,无法说明私营
手工业的铸币技术高超,排除D项。故选:C。
3.A【解析】根据材料“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
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
种导向”及所学可知,北宋建国初,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改变唐末五代武人专权、藩镇割据
的局面,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遵循儒家伦理纲常,根本目的是重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
秩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A项正确:“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是材料所述的目的之一,
但并非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推动科举取士制度发展”和“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均是
宋太祖倡导武将遵循儒家伦理纲常的客观作用,不是其根本目的,故CD错误。故选:A。
4B【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在明代,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使得当时白银成为主要流
通货币,也推动政府赋税征收时征收白银,B项正确:闭关政策未能发挥作用,说法太绝对,
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每年的海外贸易税额变化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从美洲和
日本两地流入中国的白银量,不能说明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排除D项。故选:B。
5B【解析】依据题干“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
方所需要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
传教士把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愚昧无知,没有给予西方国家平等
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淹盖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即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
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这一言论意在推卸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责任,故B项正
确:卜舫济是为英国推卸战争责任进行辩护,并非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也非抨击清政府的
愚昧无知,故排除AC;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6.C【解析】根据材料“右图是1900年前后义和团团民所散发的揭帖漫画。画面上,身
着官服的监斩官一声令下,箭手向被缚的猪身上射满了箭,刀斧手也砍掉了一堆羊头。作
品利用谐音艺术,‘猪’者,主也,‘羊’者,‘洋’也”可知,漫画所述现象反映出当时社
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