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09: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在反复的朗诵中,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学习本文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段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梳理文言现象。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乐”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知识简介:
1.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后世誉之为书圣。
2.文体简介: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3.《兰亭集序》: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癸(ɡ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ɡ)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ɡ)怀
齐彭殇(shānɡ)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xì)之
2.注意情感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否定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注意文体特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三、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
明确:“乐”、“痛”、“悲”。
四、学习第一、二段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文段,梳理文言现象。
【合作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乐”的?
明确:
良辰: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乐事: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人物之盛)
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 (吟咏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视听之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二段。
2.完成活页作业。
第二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梳理文言现象。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三段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段,梳理文言现象。
【合作探究】
1.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为何有如此变化?
明确:由“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2.作者为什么产生“岂不痛哉”的感叹?
明确:
“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诗人由眼前兰亭宴游之短暂,联想到人生一世之短暂。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好静的相聚一室,坦诚相见,侃侃而谈;好动的遨游山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论是谁都有共同的困惑,都要面对人生的忧患。首先,人们有着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外在世界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还有,“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我们寿命的长短都是由自然造化所主宰,最终都会归于消亡!这些多让人心痛。
人生短暂
痛: 情随事迁
命运难测
三、学习第四段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段,梳理文言现象。
【讨论与交流】
1.作者心境有何变化?
明确:由乐而痛,由痛而悲。“悲夫!”
2.作者为何而悲?
【明确】
作者由现在回顾过去,古人从来就为生死而悲叹,再由现在推向未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来的人们也会悲叹生死。生死之感贯穿古今整个人类社会,情感更加深沉。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作了委婉的批评。
悲:自然永恒
人生无常
3.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的?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参考意见:
第一种观点:人生忧患意识。《兰亭集序》中一再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个“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从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悦,“信可乐也”。又能从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
第二种观点: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
第三种观点:看似消极,实则坦然。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四、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