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社会治理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户籍制度
政治制度
选官制度
民族制度
外交制度
法律教化
思考:中国古代还有哪些社会治理的手段?
基层治理
救济优抚
年龄
性别
籍贯
状貌
姓名
身份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的特点、作用与不足,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第六单元复习训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①中国古代历代的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特点和户籍制度的特点、作用。
②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制度的演变、特点和作用
③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的特点、作用
④西方基层治理的特点。
⑤西方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及评价
时空观念:
时期 阶段 户籍发展历程
战国 确立
秦 推广
汉
魏晋南北朝 散乱
隋 严格
唐
宋 发展
元 僵化
明
清 松弛
时期 阶段 具体史实
战国 确立 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 推广 分类登记制度(民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 主管官员(中央:丞相;地方:专职人员);
“编户齐民”;定期人口调查
魏晋南北朝 散乱 重建户籍,“黄籍”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
“土断”(白籍土著化)
隋 严格
唐
宋 发展
元 僵化
明
清 松弛
材料:东晋一朝,中原丧乱,大批流民流寓江左,形成了许多侨郡县。这些人不为所在州县编户,无固定租税负担,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法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有的成为豪门世族的佃客、部曲,形成“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遂形成“国弊家丰”的严重局面……东晋、南朝政府先后十次颁布命令,实行“土断”。户籍上,对白籍侨民实行土断,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对于世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打击。南方土著和北方侨民混合杂居,侨流“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以土断定”使侨置系统与当地系统混合编制,构筑成新的地方行政辖隶系统,亦可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雷震:《黄、白籍问题与“土断”》
东晋:黄籍和白籍 原因
原因:
(1)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侨置郡县,为适应江南地区的开发;
土断的原因
①原有户籍制度导致侨旧矛盾、豪门地主实力强大,威胁国家政权统治,影响财政收入。
②为保障赋役征发,促进南方经济开发和民族融合的需要。
时期 阶段 具体史实
战国 确立 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 推广 分类登记制度(民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 主管官员(中央:丞相;地方:专职人员);
“编户齐民”;定期人口调查
魏晋南北朝 散乱 重建户籍,“黄籍”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
“土断”(白籍土著化)
隋 严格 大索貌阅、输籍定样
唐 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宋 发展 主户(税户)、客户(佃户)
元 僵化
明
清 松弛
输籍法是隋代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3、宋朝:主户和客户
原因①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扰乱统治秩序;
②“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③城市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④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强,便于管理的需要。
【思考】提取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原因。
客户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改革户籍制度,将客户与主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影响:①保证赋税兵源的征发,有利于国家稳定;
加强了国家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减少其对地主人身依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不平等的社会等级;
宋代户籍制度遏制了人口的正常流动,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户籍作用:
时期 阶段 具体史实
战国 确立 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 推广 分类登记制度(民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 主管官员(中央:丞相;地方:专职人员);
“编户齐民”;定期人口调查
魏晋南北朝 散乱 重建户籍,“黄籍”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
“土断”(白籍土著化)
隋 严格 大索貌阅、输籍定样
唐 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宋 发展 主户(税户)、客户(佃户)
元 僵化 职业划分户籍(诸色户计)、户籍世袭不得变动
明 职业划分户籍、黄册、户贴制度
清 松弛 基本沿袭明朝、管理相对松弛、康熙及后户籍永停编审只登记人口数量
输籍法是隋代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形成的背景
原因
经济: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
②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影响
①是国家进行治理的有效工具,维护社会治安,加强中央集权
②以征收赋役、兵源主要依据,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③控制职业,固定身份
④限制人口流动,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⑤维护等级特权。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重点探究
演变特点: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户籍与地籍逐渐分离,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下降;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户籍的控制甚至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1、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
2、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
3、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灶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4、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在中国历史上,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
5、带有宗法伦理色彩,以家庭为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
古代户籍制度特征
(2023·浙江高考·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答案】C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绅自治”。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需于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 基层治理制度
基层组织 户籍制度 自我管理、监督机制
秦 郡县制度 乡 里 制 分类登记
什
伍
制
汉 郡国并行——州、郡、县 编户齐民
魏晋 郡县制(州、郡、县 三级) 黄籍、白籍、 “土断”
隋朝 州、县两级 大索貌阅
唐朝 道、州、县 三年一造 邻保制
宋朝 路、州(府军监)、县 主客分籍 保甲制
元朝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 诸色户计 保甲制
明朝 省、府、县 里甲制 户贴、“黄册” 十家牌法
清朝 省、府、县 里甲制 永停编审 保甲制
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治理制度演变表
基础梳理
朝代 基层组织 基层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基础梳理
朝代 基层组织 基层治理
秦汉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唐 乡里制度 邻保制度
北宋 乡里制度 保甲制
明 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 乡里制保甲制合一
乡里制度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二、基层治理的纽带——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重点探究
相关史料
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②地方自治色彩、宗法关系鲜明;③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有机结合;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影响:积极经济①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收、农业生产,②有利于生产、生活中的扶贫济困。政治③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④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⑤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消极①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压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影响
①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经济:小农经济的发展
③政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
④思想: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
史料实证
想一想:中国古代政府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呢?
材料1:隋唐在318年中,较大的自然灾害有515次。其中旱灾134次,水灾120次,风灾65次,地震55次,雹灾37次,蝗灾35次,霜雪灾27次,疫灾17次。平均每年受灾1.6次。——《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材料2: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
材料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政府救济: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民间组织: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主体
——辅助地位
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
1.原因:
①社会:
②经济:
③文化:
④政治:
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巩固统治的需要
儒家民本思想的推动
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抵抗灾难的能力弱
2.社会救济类型:
(二)社会救济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善堂、善会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鸠杖
明初 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养病坊
宋朝 福田院
元朝 众济院
明清 养济院
(三)优抚政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在中国封建时代,一些地府为解决员题设立了专门的贫困救济机构,这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南北朝时期。灾害救助主要采取包括财物施舍、平抑物价、减免赋税、扶助农产等形式,慈善救助……主要由民间实施的一种社会行为……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社会救助行为……因此也就产生了庇护同宗、养老慈幼、扶困济贫的宗族救助。。在我国传统社会,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是国家救助,主要是指由官方政府组织的对于社会成员实施的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社会救助行为。——摘编自韩跃民、赵鸣《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初探》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特征,简析其历史意义。
①历史悠久,不断完善;②救济形式多样;③帮扶内容广泛;④官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⑤以保障农业生产为目的;⑥受儒家思想与宗法观念影响。
意义: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局限性:
①具有宗教色彩。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
③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社会优抚
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鸩杖
汉朝 编户齐民 常平仓制度
隋朝 大索貌阅
唐朝 户籍三年一造 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 邻保制度 养病坊
宋朝 主户与客户 保甲制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福田院
元朝 诸色户计 众济院
明朝 户帖、黄册 里甲制 土家牌法 慈善组织兴起
清朝 永停编审 编制严格 保甲制 养济院
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1.(2023·高考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2022·北京高考·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3.(2023·浙江杭嘉湖金四县区高二下期中·3)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关于各朝代户籍制度的管理措施中,与①②③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保甲制度
B.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
D.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帖制度
4.(2023·广东东莞高二下期末·8)元朝推行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它根据职业把全国的百姓进行分类管理,如农户、军户(世代当兵)、站户(在驿站提供服务)等,职业世袭,比较固定。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社会控制的加强
C.市民文化的兴起 D.民族交融的发展
5.(2023·浙江杭州高二上期末·19)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和户籍管理制度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下列关于地方行政制度和户籍制度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秦:郡、县二级制——“诸色户计”
B.汉朝:州、郡、县三级制——分类登记制度
C.隋朝:州、县二级制——“大索貌阅”
D.清朝:省、路、州、县多级制——永停编审
6.(2023·广东揭阳高二下期末·2)图3为湖南省
里耶古城出土的关于秦朝户籍登记的竹简。
由此可知,秦朝( )
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密的基层管理
C.严酷的法律制度
D.女子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