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用红磷(P)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点燃红磷,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造成结果偏小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2、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3、三毛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通过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对该物质作了以下推断,你帮他选择一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4、某同学检查甲装置的气密性,瓶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s—20s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B.20s—60s压强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60s—80s是该同学松开了注射器的活塞
D.0s—80s瓶内分子间的间隔先变小后变大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6、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大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核内质子数不同
7、关爱生命,健康饮食。“酱油加铁”、“葡萄糖酸锌”、“食盐加碘”等词汇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这里的“铁、锌、碘”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8、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不同,但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Na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CO2 B.NO2 C.O3 D.PM2.5
1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说明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小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11、氢原子核发生聚变时会释放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这种微观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12、硒被誉为抗癌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18 B.硒的化学性质与氧相似
C.硒离子符号是Se2- D.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
13、稀土金属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C.铈属于金属元素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2 g
14、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目前,我们知道空气只由氮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
B.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成分也比较稳定
D.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农作物地生长
15、“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和水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7、仿照示例填空。
例:食盐无毒,有咸味,作调味剂。
(1)红磷(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作________________。
(4)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_____ 。
(2)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 。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甲、图乙、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与图甲中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甲中表示离子结构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4)图甲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_,它与图乙中___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5)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图丙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当a=9时,该粒子是_________(选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a=_________,该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20、、结合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1,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和H2O B CO和N2 C H2O2和H2O D CO 和SO2。
21、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2)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属于_____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镁条,你若是该小组的成员,如何改进能使该实验成功呢?______ 。
23、可用如图装置探究有关分子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右手指堵住注射器口酚酞(注射器密封性良好),左手推动活塞,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气体压缩前后分子数________(填“改变”、“不变”);若是注射器内盛的是水,则发现不容易压缩。二者压缩情况的不同说明_______ 。
(2)图2,烧杯C中盛的是浓氨水(浓氨水有挥发性),A、B烧杯中盛的是酚酞溶液,用大烧杯罩住A、C烧杯,过一会儿你会发现烧杯_______中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用红磷(P)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点燃红磷,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造成结果偏小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答案】C 
2、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D 
3、三毛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通过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对该物质作了以下推断,你帮他选择一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C
4、某同学检查甲装置的气密性,瓶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s—20s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B.20s—60s压强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60s—80s是该同学松开了注射器的活塞
D.0s—80s瓶内分子间的间隔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答案】B
6、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大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核内质子数不同
【答案】D
7、关爱生命,健康饮食。“酱油加铁”、“葡萄糖酸锌”、“食盐加碘”等词汇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这里的“铁、锌、碘”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答案】C
8、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不同,但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Na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C 
9、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CO2 B.NO2 C.O3 D.PM2.5
【答案】A
1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说明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小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D
11、氢原子核发生聚变时会释放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这种微观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B
12、硒被誉为抗癌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18 B.硒的化学性质与氧相似
C.硒离子符号是Se2- D.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
【答案】D
13、稀土金属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C.铈属于金属元素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2 g
【答案】D 
14、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目前,我们知道空气只由氮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
B.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成分也比较稳定
D.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农作物地生长
【答案】A
15、“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和水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答案】A
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二、填空题。
17、仿照示例填空。
例:食盐无毒,有咸味,作调味剂。
(1)红磷(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作________________。
(4)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
(2)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3)保护气  (4)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18、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_____ 。
(2)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 。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甲、图乙、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与图甲中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甲中表示离子结构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4)图甲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_,它与图乙中___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5)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图丙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当a=9时,该粒子是_________(选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a=_________,该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答案】(1) 5 ACD (2)AlCl3
(3) A D (4)18 氧 (5)阴离子 12
20、、结合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1,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和H2O B CO和N2 C H2O2和H2O D CO 和SO2。
【答案】B A、C B
21、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2)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分子 (2)氢原子、氯原子、氮原子
(3)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 (4)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三、实验题。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属于_____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镁条,你若是该小组的成员,如何改进能使该实验成功呢?______ 。
【答案】(1)烧杯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21 % 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价
镁 + 氮气 氮化镁 化合反应 将镁条换成红磷
23、可用如图装置探究有关分子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右手指堵住注射器口酚酞(注射器密封性良好),左手推动活塞,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气体压缩前后分子数________(填“改变”、“不变”);若是注射器内盛的是水,则发现不容易压缩。二者压缩情况的不同说明_______ 。
(2)图2,烧杯C中盛的是浓氨水(浓氨水有挥发性),A、B烧杯中盛的是酚酞溶液,用大烧杯罩住A、C烧杯,过一会儿你会发现烧杯_______中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
【答案】(1)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不变 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
(2) A 分子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