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12.右图是汉朝时期的发明,此发明的用途是
RJ·七年级历史(上)
A.冶铁
B.灌溉
C.播种
D.犁地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在哪个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
周周测
周考冲刺卷(六):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政治
B.经济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C.思想
D.文化
14.2019年3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
题号
总分
革》。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文章中指出:“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不关进笼子,
得分
公权力就会被滥用。”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体制,把权力“关进笼子”,采取的措施是设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刺史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
15.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一名刺史。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毁
诗句。这首诗描述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16.下列对右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孝武初立,卓然罢避百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家,表形《六经》…
3.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
一班固汉书》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
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发展
C.优先发展商业
D.休养生息
D.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4.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17.(山东济南中考)“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统治
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文中的“这一时代”开始于
5.汉初首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汉初为了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
A,兵皆罢归家
B.轻徭薄赋
C.废除苛法
D.以德化民
18.“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7.下列古代帝王中以“节俭”著称的是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③太学儒生董某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文帝
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班
8.文景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A.“三分取二”
B.“十五税一”
C.“三十税一”
D.“二分取一”
19.(四川泸州中考)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
9.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出现了耧车这一重要的农具。它的作用是
(
题是
A.灌溉
B.播种
C.施肥
D.松土
景
活动
内容
10.“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下列是某学校学生排
驱
演的“文景之治”课堂剧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肥
A.农民李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
B.县令张二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
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C.景帝的嫔妃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文帝命人参照阿房宫修建豪华宫殿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11.“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封建帝王曾提倡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勤俭,以身作则的有
①秦始皇
②汉武帝
③汉文帝
④汉景帝
A,素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