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12.周考冲刺卷(八)(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12.周考冲刺卷(八)(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02:03

文档简介

10.“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词语出自
RJ·七年级历史(上)
A.佛教
B.道教
.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1.以下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A.外科鼻祖—张仲景
B.医圣
华佗
C.司马迁一《史记》
D.张衡《伤寒杂病论》
周周测
周考冲刺卷(八):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2.(广东深圳)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
选项符合班固这一评价的是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
题号
总分
C.《史记》讲究秉笔直书,爱憎分明,公正记事D.《史记》内容丰富,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得分
13.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
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炼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C,纺织
D.制瓷
1.(广东梅州)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
1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素始皇
B.汉武帝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C.陈胜
D.班超
2.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词:功业追尼父
1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16.(四川达洲中考)钟南山院士表示,有充足证据证明连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从而有力地
3.(四川达州中考)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假如要
驳斥了中医无用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
介绍下图中被隐去的典籍,你将选择
医学家。下面对我国古代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曾称它是“史家之绝
根源篇11种
A.扁鹊
一开始用针灸、按摩治疗疾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唱,无韵之离骚
:
B.张仲景
一编定《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B.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
C.华佗一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识的农学专著
创变篇9种
D.李时珍一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C.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
司马迁:
朱熹:《四书集注》
17.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D.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的学术地位
18.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
4.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B.《伤寒杂病论》的编写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人我国
C《九章算术》的成书
D.“麻沸散”的发明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5.下列著作中属于数学专著的是
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符合事实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因为她逃入的是道观
6.(山东束庄中考)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无论在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
19.(广东佛山)洛阳白马寺的十八罗汉像、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等都是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佛教艺术文化乃至中华艺术文化的珍宝。这说明
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A.佛教进人中国自西向东传播
B.佛教的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

7.某同学看了电影《霸王别姬》后,非常想多了解一些关于项羽、刘邦等人的知识,他可以参考的是
C.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D.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20.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不到10

A.《论语》
B.《墨子》
C.《史记
D.《诗经》
年,就死去三分之二。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
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
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学基础的名著
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A.蔡伦
改进造纸术
B.张衡一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C华佗一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9.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
材料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
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聪明。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一《史记·五帝本纪》
45
46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