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东汉末期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RJ·七年级历史(上)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赤眉大起义
D.黄巾起义
东汉的兴亡
10.黄巾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周周测
周考冲刺卷(七):
A.公元9年
B.公元25年
C.公元前184年
D.公元184年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1,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称作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题号
总分
12.下列历史人物中,对最早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得分
A.李冰
B.张骞
C.鉴真
D.张謇
13.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软
1.(安徽芜湖)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历史三字谣》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14.(内蒙古通辽)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
“建东汉,都洛阳。释奴婢,查豪强。汉中兴,百年长。”此段描述中的历史人物是
(
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实物的发现证实了
A.周武王姬发
B.汉高祖刘邦
C.汉文帝刘恒
D.光武帝刘秀
(
2.西汉与东汉的都城分别是
A.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
B.班超曾最远到达大秦
A.长安;洛阳
B.镐京;洛邑
C.咸阳;洛邑
D.阳城:安阳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属于中国版图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
15.张骞通西域后,许多西域物产开始传入中原。这些物产有
腐、不能腐、不想腐。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
()
①葡萄
②良种马
③宝石
④占城稻
A.释放奴婚
B.实行三十税一
C.惩处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光武中兴”是对东汉哪位皇帝统治局面的赞称
16.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下列哪一地区
A.刘秀
B.刘彻
C.刘邦
D.刘恒
A.马来半岛
B中南半岛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
5.观看下图,东汉宅院画像砖最有可能反映了当时哪个富裕阶层的生活场景
17.史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现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A.豪强大族
B.奴婢
C.农民
D.诸侯
A.商朝
B.西汉
C.南北朝
D.隋朝
18.(河南郑州)《汉书·外戚传》记载:西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50多个国家,各国“自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译长、城长、君、监、吏…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这段材料体现了西域都护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B.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宦官得宠
珠杀外戚
皇帝长大
C.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
把持朝政
夺回军权
依靠宦官
19,新疆地区最早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第5题图
第6题图
A.素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6.(广东梅州)直观的图示能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从上图中可提取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20.东汉时期,受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帝国的是
(
A.张骞
B.班固
C,甘英
D.班勇
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配
C.封建社会外戚和宦官最可恶
D.古代皇帝大多年幼
21.东汉(公元25一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根据
四
7.东汉后期,年幼的皇帝长大后,通常是依靠谁来行使君权
材料,探究问题。(18分)
A.豪强地主
B.外戚
C.宦官
D.诸侯
【兴盛篇】
8.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这种情况最终
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刘秀在
导致
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他经常发放救济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动摇东汉统治,东汉走向衰亡
粮,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栽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
C.巩固统治
D.诸侯割据一方
员十置其一。他统治期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42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